新驴第三步:暴晒走京西古道(中)
路边有一些很明显是现代建造的叠水景观的土建工程遗存,还有一个山庄,估计也是滑雪场的配套工程。
原来叠水景观的最上端就是拉拉湖了,一位老者在接着涓涓细流。一直走老师一路在念叨,今年的降水据说是减少了70%,可是山体的植被保持得还是不错。北方的大山雄浑,可是不像南方的山那样一路都会有溪流相伴,所以出现这样一个水源真是不易,这还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山泉呢。
再走几步就是官厅煤矿矿井入口,煤矿已经关停,外边的几座红色房子估计也是矿上的,门头上刷着上个世纪的标语,仍然有人居住的痕迹。一直走老师从5年前开始走京西古道,亲眼见证了煤矿从生产到关停的过程。《新京报》今年5月报道,拉拉湖村由于位于煤矿采空区上,出于安全考虑已经基本搬空,成了一个只剩2户人的“废村”。
到了拉拉湖,也意味着缓慢上升250m的好日子结束——天梯到了!11:40,连在天桥浮休息在内花了1个小时。天梯不属于古道,是拉拉湖的村民为了方便上山种植而开凿出来的,同样是为生存做的努力。这里也出现了驴友留下的第一个GPS定位指路牌,海拔401m。一直走老师征询大家的意见,是走天梯还是绕远走十八盘的老路,正犹豫间一位大爷带着个小孩出现在了天梯顶,小孩都能走~~那么晒那么热的,豁出去了,不绕路。手忙脚乱开拍,没顾上拍队友爬上去的照片,应该还是有点唬人滴。
天梯没有想象中的危险,脚踏面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窄,手脚并用,只要一门心思向上,不往下看就行。远远听到一直走老师说,天梯其实不难走,上面的碎石路麻烦些,呃~~确实如此!有4位队友在这里退出了,给自己打气要坚持住啊!在齐人高的灌木丛中穿行上升,中途自行喘气一次,集体休息一次,又累又热。休息时向东远眺,右手边就是在370公交车上看到的首钢小区西门热电厂的两座冷却塔和两座高烟囱。
半小时后12:10到达废弃的滑雪场,别小看这半小时的辛苦,又有队友因为中暑而退出了。湖里还有3只鹅在游泳,所以说废弃也不尽然,只是不再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了。
滑雪场把十八盘古道截断了,而且还占据了一处绝佳的风景嘹望点。
绕到滑雪场的西面,有几块巨石挡路,中间有缝很容易穿过,瘆人的是,不会是从山上自行滚下来的吧?!
滑雪场西侧的这小段路相对平缓,到下一个上升点前再次休息。太晒太热,消耗大,饿坏了,我已经忍不住提前吃午饭了。期间拍下小照若干:正是漂亮的荆条紫色小花怒放的季节,北京的商店卖得最多的蜂蜜就是采自这种花的,不过在烈日下用小DC拍下来偏色了;像是我们南方的荨麻的植物,估计是同一类的吧,身上粘上它的绒毛的话,会象蜂蛰一样疼痛难忍;还有~~我想问我们是来干嘛的?要真有人来逮,我们就说集体来打酱油的,不算犯规了吧?
12:35再次开拔,爬过表面都是松散碎石的防火道,总算进到树林里了,林子里就是古道了!
一下子清凉了不少,帽子和墨镜可以暂时收起来。林子入口再次出现的路牌,标高654m,恭喜你,又完成250一个了。
林子里有放养的小猪,难怪不让人进林子,绝对纯天然绿色瘦肉型登山猪。
京西古道曾经是一条全部用石块铺砌的6m宽的官山大道,因山路陡峭每隔1m就会栽立石一排,以防石块松动下滑,这是古道经久坚固的诀窍所在,也是下降时的防滑措施。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在齐人高的灌木丛中前行,大自然界在收回原本就属于她的一切!期间集体休息两次,自己喘口气若干,又出到树林外了,我想是离登顶不远了吧。
13:10胜利到达峰口庵,如果不算戏楼和过街楼的讲解时间,全程2个半小时,跟一直走老师召集帖里的时间吻合。慢着,写到这我都觉得糊涂了,怎么好像很容易啊?我要说,我当时是很很很辛苦的!气喘如牛,累得就想贴在地面爬,头疼,这是轻度中暑的迹象,直接后果是午饭根本吃不下了,所以队友们请原谅我自己独享了葡萄,全靠这些葡萄刺激胃口,才能勉强吞下两口午饭保持体力的。
峰口庵又名峰口鞍、风口岩,是今天的第二座关口。因地处九龙山西头之大坨顶南端与桑峪大梁北端之绝石梁相交形成的V字山口之底,东西又各有一条大沟,东风或西风由此冲过,常年有风不断,风势峻急,故称风口岩;又因南北两山夹峙,似倒放的马鞍,故称峰口鞍;又因关口外有庵堂,又称峰口庵。
峰口庵同时还是古道之上收税的卡子,不过为了保证京城的煤炭供应,官府对于煤炭的运输税是免征的,而且还立碑为据。这块碑现在应该就埋在关口前的石堆(尼玛堆?)里,一直走老师曾见过,还发生过一个关于自律和他律的小故事,想听跟他走一次自己听吧。右下角拍自关口拱底,是几个被捅掉的大马蜂窝留下的痕迹,这是前驴为后驴扫清的障碍吧。
峰口庵外的庵堂遗址,现在还能看到倒在地上的神像,头部已经佚失,另一侧有一块功德碑。
峰口庵向西远眺,一直走老师给我们指哪里是铁砣山,哪里是青水尖,最好认的是有两个小耳朵的抓髻山。
从峰口庵往南走不远一拐弯处,是今天的行程里最华彩的篇章——蹄窝。在一条长约13m,宽约1.5m,开山劈出的路面上,有156个大小深浅不一的蹄痕,最深的竟达到半尺,这是京西古道上最为密集的一处蹄窝。出现这样密集的蹄窝,一方面是因为这段路的路面是辉绿岩,这是一种石质稍软的花岗岩,而运煤的驴子和骡子出于动物的本能会找有凹坑的较稳处落脚,千百万次的负重踩踏,蹄窝越来越深,这算是主观原因。
另一个方面,古代京西产煤的窑地因排水、提升等条件的限制,煤窑大多分布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区。而西山大道北路受永定河影响不能全天候使用,南路主要是香道,运煤的重任自然大部分就落在了中路。从元代开始北京已是一个百万人的大城市,并且“皆以石炭为薪”,毛驴最多驮300斤,骡子也只驮500斤左右,需要“牲畜驮运煤炭昼夜不断”,才能满足京城的用煤需求。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1872年,清政府在门头沟创办了北京第一家以蒸气动力为提升设备的近代工业——通兴煤矿(今门头沟煤矿前身)。1905年,为了解决京张铁路的机车用煤问题,詹天佑将运煤支线京门铁路修到了门头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到来,使得曾经是山回人声水返驼影的京西古道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百年后的今天,驴友们却在以同样古老的方式——行走,将古道从京西大山的荆棘丛林之中唤醒。这就是轮回!
-
2019-03-06 22:17一直走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1872年,清政府在门头沟创办了北京第一家以蒸气动力为提升设备的近代工业——通兴煤矿(今门头沟煤矿前身)。1905年,为了解决京张铁路的机车用煤问题,詹天佑将运煤支线京门铁路修到了门头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到来,使得曾经是山回人声水返驼影的京西古道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百年后的今天,驴友们却在以同样古老的方式——行走,将古道从京西大山的荆棘丛林之中唤醒。这就是轮回!回复
-
2010-09-19 20:49蒙泰恩短短一段行程,在有心人眼中就是写不尽的景儿~~回复2010-09-20 20:39小指左的回复人文对我的吸引远远大于体力,因此我想我不会走得很多,那么就每次看仔细些吧。回复
-
2010-09-15 21:30一直走是的,小指左试着操作一下。回复2010-09-19 00:52小指左的回复闻过则改~~回复
-
2010-09-15 12:23蒙泰恩最好用“导入游记”的方法,把游记倒到517上来~~回复2010-09-19 00:51小指左的回复从善如流~~回复2010-09-19 20:48蒙泰恩对小指左的回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