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 失落历史 灵魂流浪)
轻抚历史冲刷的痕迹,回望岁月残存的记忆……
2010 9月27日 古格王朝遗址 晴
今天计划的行程很简单,上午自由活动,下午2点出发去古格王朝遗址。哈哈,自由活动啊~~多么难得的自由哦~~一堆人一起走了好多天了,天天按点儿出发、按点儿吃饭、按点儿睡觉,这回总算能想干点儿啥就干点儿啥了,哈哈~~
同伴起大早去托林寺,犹豫了一下,决定哪儿都不去,直接睡懒觉。美美的睡了一觉起来,又跑到澡堂舒舒服服的洗了热水澡,接下来嘛~~嘿嘿,找小色女去昨夜那家没开门滴烤肉店接着吃烤肉。说起小色女,哈哈,那绝对是我的吃肉拍档。每天只要一到能吃饭的地方,准能看到我俩拍桌子嚷着要吃肉,绝对的无肉不欢啊!出门的时候看到深海、寇寇和西力哥,走走,一起吃肉去。
唉!烤肉馆居然中午不开门!晕死了,还是小色女聪明,跑到旁边的商店里询问,说是晚上能开。就吃个肉嘛,咋这么费劲呢。外面的阳光非常好,我们向托林寺的方向继续走,感冒咳嗽一直没好,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顺路去药店买了另外一种消炎药,这一路的药实在是吃的邪乎啊!五个人坐在路边的栅栏上看着人来人往,扯着闲天儿……中午大家陆续的集合在一起,随便吃了些东西,等不及到2点,决定提前出发到古格。
路上,心底里一直有一丝隐隐的小激动。可以这么说,古格是阿里之行中最让我好奇的一个地方,没有办法,就是喜欢神秘滴东西啊。临行前,翻看着关于古格王朝的文章,那曾经无比强大的西藏古国在300年前一夜之间从历史中消失,拥有西藏最强防御能力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那么战败真相到底如何?莫名消失的十万古格人去了哪里?如果被屠杀,尸骨在哪里?如果迁徙,为什么至今都再没有发现古格人的后裔?这被无数人询问的问题也同样冲击着我的脑子。而现在的古格到底是什么样子?向往着……期待着……
借用图书资料,小小的话说一下古格王朝的历史: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也就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外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隧道能上去的古格王宫。
石头楼并没有修完,只修了大概有十几米高。没有修完的原因是因为在修的时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还有一种就是,古格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2005年去西藏时,随身带了一本2003年出版的藏羚羊自助游系列图书的《西藏》篇。这次出来还是毫不犹豫的把这本书又带了出来,放在手边随时翻看着。那时候旅游类的图书很少,能拥有这么一本当时很是庆幸,也确实受益匪浅。现在此类的书倒是真多,五花八门、印刷精美,但翻看了好多都没有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详实有用。快餐文化的时代,讲求的是效率,比拼的是效益,踏踏实实做好东西的真是越来越少了,真不知道是进步?是特色?还是悲哀……
将近20公里的山路后,终于在高原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开始在古格王国中游走,所有的想象在眼前逐渐展现出真实的面容。怎么形容我的第一眼感受呢?古格王朝的城堡自身使用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城堡整体被广阔无边的各式土林环绕,放眼望去浑然一体,满眼的土色又晃眼的震撼。
大家沿着小路向城堡北面的山沟行进着,走600多米就是古格的藏尸洞。藏尸洞离地面很高,大概在距离地面3米高度的崖壁上,洞口很小,一米见方都不到的样子,看标示牌上写着洞里大概有两三层尸体,但是所有的尸骨都没有头颅。之前看过一个电视短片说藏尸洞的尸骨没有头颅的原因是猜测里面的尸骨都是当年的古格士兵,头颅都被割下来领赏去了。而藏尸洞存在的原因也是因为当时杀人太多,根本来不及埋,就索性挖了个洞,全部抛尸至此。唉,兵士、百姓,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悲惨的存在,生存中被层层剥削,一旦战争出现,更如蚂蚁一般被随意碾压,身份与地位永远决定现实生活中的命运,所谓真正的公平合理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梦罢了。体制或许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多赋予平常人些许的权利,但本质上的东西是根本不会改变的。
扯远了,接着说藏尸洞。藏尸洞下放着梯子,用来供人们爬进洞里去,梯子可以落脚的地方离着很远,尤其是最后一格,想真正爬上去还颇有难度,必须得有人帮着往上推。同伴们轮流上去,有人进去了,有人只是在洞口向里面张望一下也就下来了。据说气味超级的难闻,空刚到洞口就匆匆下来并一直干呕着,说奇臭无比难以形容。想想也是,几百年的尸体堆在一起,能好闻得了么。可为什么说是据说呢,实在是自己感冒什么都闻不到,倒是幸运了。我也只是在外面向洞里张望了一下就下来了,能看到好多碎布和碎骨,没有进去,总觉着心里有些别扭。倒是小叶、小春夫妻俩相当厉害,都爬了进去,在里面呆了很久,小叶抓着骨头照相,我们取笑说,从来没见她笑那么甜过。
整个古格沙化非常严重,小路一旁的谷底是仅存的绿地,蜿蜒如河流一般,美则美矣,但当年曾养活十万民众的绿洲早就消失不见了。仔细看了一下,绿地里高一些的植物是沙棘,矮小的沙棘树上结满了橘红色的果实。山谷之间的跨度非常大,土坡很滑,每层的高度也着实不低,突然看到对面的山上有人向我们打招呼,居然是老灵感,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攀爬过去的,号称爬遍北京周围山脉果真8是吹牛滴呀,60岁的年纪,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要是在周围仔细的转,别说一个下午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都转不完。大家简单的走着,沿途有好多洞穴,奇怪的是洞穴里面是漆黑像是烧过一样的痕迹,很均匀,不知道是古格人居住还是修炼的地方。
被晒蔫儿的同伴们陆续回到古格城堡下,纷纷开脱,实在是热啊,一直出汗。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开始爬古格城堡。几个人去找导游,回来说不请了,价格没谈拢。这个这个嘛~~没差多少钱的事儿,真没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计较,损失的其实是自己。既然不集体请,我和空、湾、红果、芥末自己请了一个导游,一个很可爱活泼的藏族小姑娘。
古格城堡往深刻里说是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可往简单了说呢,是满眼断壁残垣的大废墟。即便如此,依然能深切的感受到生存700年王朝的辉煌历史。小导游介绍着沿路的寺庙和建筑。可印象最深的是古格的壁画和刻着六字真言的大木头门。
古格的壁画啊,让我如何去描述呢,受着印度、克什米尔、波斯等等文化影响的壁画笔触细腻、色彩浓烈、姿态万千、线条华美,反正好词儿就拼命用吧。壁画颜料都是使用的矿物质,所以至今依旧鲜艳如新。一路上和小导游聊的很开心,她帮我们开了后门,让我们进到栅栏门里面,得以更近距离的欣赏流传下来的艺术品,Lucky~~壁画的内容很丰富,有佛像、王朝生活、世俗场景,还有地狱轮回、礼佛盛典等等内容。由于不让拍照,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权且回味一下吧。对于这种影响壁画保存的规定,还是很支持滴。
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红庙木头门啦,木头门有几层,木雕刻工精美,门左右两扇,沧桑凝重。分别刻着藏文的“唵嘛呢叭咪吽”,据说念“唵嘛呢叭咪吽”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
下图是可爱的小导游
介绍完红庙和白庙,小导游离开去接待下一拨游客。刚才一直往上爬,走得气喘吁吁的。于是一边休息一边感受古格的景色。据资料说古堡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等级森严,一路上房屋洞穴很多,据说有300多个。现在除了最顶端的王宫,其他的我是分不太清。古格很多地方残破得很厉害,颇有悲壮的味道。四周土林景致磅礴,网状的河道为整个古格增添了灵动的生命力。
天儿还大亮着,想着寇寇说过在城堡最高点看古格落日甚为壮观,拍日落效果也好,便也不急着再往上爬了,开始在一处很有气势的废墟处拍起照片来。期间又换了几处地方,数次爬到墙上或洞口,颇费了一番周折啊,好多地方好上不好下,还是有点儿危险滴。
拍拍走走,走走停停。想着一路的台阶路应该是后修的,路上遇到了湾,在墙壁上进行了兔狗大战,哈哈,好玩儿~~往上爬真的是很累,经过了一段不太好走的山洞,想着这过去古格王住在顶端,难道也自己爬么,或者找人背他上去。看描述古格王和王妃生活的壁画,随从众多相当奢华,都是这么爬上爬下的么?
兔狗大战
终于爬到了古格城堡顶端,300多米的高度啊,相当于现代100层楼那么高,从上往下看,车辆也就火柴盒般大小。心里琢磨着当年下令修建这城堡的王到底是个神马心态,只是为了高高在上么,还是因了战火纷乱,住的高能满足他的安全感?王宫只是一个小小的红房子,据说古格的王宫分冬宫和夏宫,冬宫从王宫的一个地洞下去,是个能让人豁然开朗的所在,不过我们并没有到那里去。
古格的历史中伴随着数次宗教信仰的变更,甚至于灭亡也是因为企图用基督教削弱佛教。想想,宗教的产生无非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某些政治目的,最虔诚的教徒往往都是普通的民众,在西藏这人力无法与自然力、统治力相抗争的地方,只能寄托于佛来改变命运,除此之外又能怎样呢?宗教在王的手中只是工具罢了,真不知道他们自身的信仰会有多虔诚。
喜欢一些宗教的教义,虽然对自己的用处更多的只是修个身养个性,无法做到深信。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无法否认某些宗教的神秘,心底总是带着敬畏与尊重。这个世界上的好多事情都是无法用所谓的科学解释的,也是啊,在时光隧道中,人类又刚刚存活了多久呢?
太阳开始缓慢的落下,终于等到让人无比激动的古格落日。虽然天还蒙蒙的亮着,可金黄色的光辉已经洒落在城堡,洒落在土林,洒落在山峦,洒落在云彩,洒落在广袤的土地上。落日景象用美字来形容,有些过于的单薄;用华丽来形容,有些欠缺沉稳;用绚烂来形容,有些不够辉煌。文字和照片在某些时候替代不了眼睛,描述不尽真实……
不由得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古格王携着王妃在王宫顶端俯视着金色笼罩的国家,环绕四周的土林质朴、豪迈而有力量。佳人在侧,国民无数,国土无疆,这才真是名副其实的气吞山河、豪情万丈啊!故宫神马滴,从建筑高度上来讲,绝对浮云了。
越是美好越是短暂,落日只留下一抹余晖,而古格只剩下百年落寞!金戈铁马,恩怨情仇,盛世辉煌早随风散尽了……
同伴们早下山了,我也该离开了……
回程,心思从古格如梦如幻的落日余晖中被拉回。对于古格来说,我们毕竟只是匆匆过客,纵然好奇,但无法驻留探寻,即使靠着图书网络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但那也往往是被无数人反复借用的东西。真相总是会存在的,无论以现代人的智慧或手段能否揭开那些,但真相永存于历史当中。
所谓失落,或许只是一个时期的感慨而已,越是不知,越是勾着魂魄。去过古格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些文字,风格各异,我也不去免这个俗啦,总是要留下些记忆的嘛。罢了罢了,让灵魂随着思想去流浪吧……
哈哈,8过肉身还是要继续生活滴。晚饭大家还是一起吃,饭菜不可口,心里又惦记着烤肉,一反常态的吃的很少。天略黑,估摸着烤肉店该开门啦,拉着小色女、寇寇和西力哥再次杀到烤肉店。我滴个乖乖啊,总算是开门啦!第三趟了,再不开门,我都该开始恨你啦,哈哈。要了鸡翅、骨肉相连啥滴,嘿嘿,还真是好吃的很。不管怎么说,也是吃了晚饭的,肚子并不饿,解了馋,还剩下一些。寇寇说晚上可以放到车里,反正天冷也不会坏,明天可以用暖风吹热了再吃。嘿嘿,好主意!
牙好胃口好,还真是吃嘛嘛香!又到睡觉时间了,心满意足,心情舒畅的我,睡了,睡了!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一 买车票惊魂记)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二 火车上的休闲时光)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三 踏上前往阿里的路)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四 终于到达珠峰脚下)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五 集体下地狱的夜晚)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六 杯具+洗具的一天)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七 神湖很近很遥远)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八 坠落神鬼,阳光复活)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九 神山誓言,时光无敌)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一 美好信念 不翼而飞)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二 自由行走 夜最温暖)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三 满愿之夜 银河飞舞)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四 搓板之路 四驱抓羊)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五 山泉经幡 梦里桃源)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六 可可西里 暴雪艳阳)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七 无人之境 折返无憾)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八 旱獭开会 色林魅惑)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十九 纳木晨曲 拉萨日暮)
- · ☀ 阿里行记——饮下阿里这杯酒(二十 挥挥衣袖 告别过往)
此篇极佳,风景,感悟,历史,图片.....就象你说的文字和照片在某些时候替代不了眼睛,描述不尽真实....只有有这种感觉才能拍那么多写实没有过多修饰的美....从中感受你所感受的那种美....
那个西藏女孩表现的很艺术。
你有两张风景照角度稍欠,再去一次吧
都没去过.很向往...
无关其他,好的我留给自己了.
喜欢这条线路
很美
终于再见妙文!呵呵
祝远方的朋友新年愉快!万事顺利!
嗡啊昧得瓦舍 介是个神马
哈哈 我的裙子是从墙上扯下来滴~~
那可差滴远啦~~~
找你那个朋友给咱弄点旅游攻略啥滴呀!
看到的美景,听到的美乐,读到的心灵。
前几年曾经寻找,西藏佛乐,蒙古长调,追求心灵上一丝的宁静。
越野才越玩儿,
才越开心。
欣赏美文美图,感受楼主身临其境,跌宕起伏的心境,呵呵,肉身还要继续生活滴...
写的真好,收了。
浓烈的红,醇厚的黄,透彻的蓝,这样的色彩,真的已经美得超过了语言的范畴…
之前对舞鞋说,她的阿里游记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古格。
你的照片跟她的风格不同,震撼力却是一样的…
其实挺遗憾的,去古格那天阳光太强,万里无云。技术太臭,好多照片天空都拍的过爆,没法使用。去阿里之前读的舞鞋的游记,很有感触,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直在那里的那把椅子。
古格真的挺让人震撼的。
快餐文化的时代,讲求的是效率,比拼的是效益,踏踏实实做好东西的真是越来越少了,真不知道是进步?是特色?还是悲哀……
同感
急功近利的年代
身份与地位永远决定现实生活中的命运,所谓真正的公平合理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梦罢了。体制或许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多赋予平常人些许的权利,但本质上的东西是根本不会改变的。
透彻。
社会发展有其自然规律,但实质都是发布命令,服从命令。
几千年历史 其实从没有变过 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
有了阶级就不可能再有公平,只能相对的、一定范围的公平。
只能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小集体、通过关系。
现状如此。
反抗?如果没有自己社会关系的保护,没有小集体社会关系的保护,没有网络媒体舆论的同情,后果是粉身碎骨。
还是欣赏你的美景吧。哈哈
所以,现在有这么多的朋友加入到户外。
你的图文并茂,是多少人的向往呀。
去西藏容易,溶在蓝天黄土中不易,
尤其你准备的服装,色彩艳丽,最适合。
嘿嘿 专门带了三条花裙子过去~~
现在去西藏确实容易啦 但是想体验真正的西藏,真的得往荒芜人烟的地方走,难得一去,但所得绝对丰富。
人表面可以承受任何重压,但内心必须要抗争。
要追求美的、友谊的。
在高楼大厦中没有,在拥挤的环路上没有,在拥挤的地铁中没有,在生意场上没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
只有在大自然中去追寻。
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正在引导着大家奋斗。哈哈
正在看你其他游记。
写作的精神可嘉,感觉连续写了8小时之多,鱼确实勤奋,不停的游,自己还老加水滴。
同感,不过我找到好办法了,先缩小至900以内再传,反正小照片,基本不用PS处理了,只压缩一下。但效果不如你的好。看你QQ上一直挂了十小时,估计一直忙这游记。以后交流一下照片的编排和上传技巧,数量少,没区别;数量多,就有技巧了。
那是相当费时间了,而且感觉你PC的内存也不够大。我一般都设两种格式,先用JPG看那张好,再保留RAW。否则确实辛苦。方舟也是我的好朋友,以后活动时,我们当面切磋交流吧。
是呀~~~不是一般的费时,所以处理起来不是一般的麻烦。在阿里总担心万一卡的空间不够,没设双格式,晕死我自己了都!
有时间切磋交流~
去美的地方,又是长线,必须带上小本,可以随时存储起来,再16G的卡带上5张,双备份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