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树深红出浅黄——海陀游记
细算起来,海陀前前后后已去了五次。除了姜庄子、和松山景区之外,常见的上山路线都已经走过。而每次从大海坨村下山,路过姜庄子之时,总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想走欲望。今年已经两上海陀,都是西大-大海坨村的路线,太腐败了。这周见无有合适的活动,就去问老搭档snow有没有想去的地方,回答我说是海陀。下个月海陀就该进入雪期,湿滑的路加上70度左右的斜坡使得海陀增大了强度——这周正合适。以前都是snow就和我,没想到我就和她的第一次也是我想去的地方;再加上没走过姜庄子,今年没走过啤酒溪:那这周就是海陀吧。随后就发了姜庄子-小海陀-啤酒溪的探路活动。
各种原因就橄榄栽子MM报了我们的活动。人太少,成行不了。这时我看到org mef发了海陀的活动,具体线路未定,哈哈我就去鼓动他走这条线。mef告诉我这条路挺无聊的,先计划走大海坨村-啤酒溪的路线,到时候再定。我和snow就上了org报了活动。以为没觉得能走姜庄子,前期的预习作业也就没好好做。后来觉得真是可惜了。
周五晚上我们公司北京team在东直门聚餐,回家都好晚了,也没买什么食物。只好早晨又做了个蛋炒饭背上山了。七点半在德胜门集合。周四我打算建议mef坐S2过去,但自己做过领队,知道领队的辛苦,所以也和他提及。幸运的是,mef照顾我,问了大家有没有反对走姜庄子的。最后决定从姜庄子上山。
十点到了延庆新汽车站,郁闷的是居然没一辆小面,我熟悉的小面师傅今天都有活走了(看来也不能找太靠谱的师傅,他们的生意都太好了^_^),将近十一点才坐上车,最终十二点集体到达姜庄子。

刚下车时,看见位老大爷,咨询了下山势和大概的走向,再加上mef有轨迹,恩,今天差不多能走出来。mef照顾我,让我走在最前面,找一下探路的感觉。前面一直沿着一条防火道走,走到后面感觉是条宽阔的沟。mef提醒我轨迹是应该走脊的,但我们觉得那条沟是在是太美了,而且轨迹显示这边据脊也就100米,我们就全部同意走“错”路,压着沟向上爬。1点午餐,其中有个最牛X的哥们背了8瓶王老吉上来,一人给了一瓶,太佩服了~~~一点半出发。
沟虽然挺美,但感觉越向上走,越有“销魂坡”的架势。走着走着,路就不明显了。但感觉快到山脊了,我们就在60多度的斜坡上生生钻了半个小时的林子。上来之后才发现,虽然路难走,但省了好大的一段路,上来直接就可以看到与闫家坪交会的地方。这边更美,大家不停地拍照。

与闫家坪的路汇合之后,发现这边已经上了铁丝网,应该是西大将西大方向包围住了。我们没有上升,直接横切到西大垭口。这时候已经三点了。
由于队伍里老人很多,就两个人没上过海陀。这时mef决定西大下山,没去过海陀的轻装去。这两个哥们也挺速度,上到海陀45分钟,下来半个小时。而我、mef和果果大哥,则上到垭口西侧的小高点,研究海驼山的几条山势,以及远处的马鞍山和天皇山。
四点四十出发下西大。说实话,我这种体重的人最怕陡坡下山,还好今天双杖在手,那段陡坡一会儿也就过去了。不过今天有个小伙可能体力不好,mef又要求天快黑了的情况下要不时等他和收队果果大哥。走到六点半,到达第二溪水地之后mef要求把相机收起来,头灯带上,衣服拿在外面随时准备。再次出发之后,由于我认路,则被要求快速前行,尽快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联系小面。
一个人走在黑黝黝的大山里,并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非常享受这种寂静;与大山独处的时间。不过脚步越来越快,六点左右有了手机信号,叫师傅来西大接我们,而我六点二十下到公路。
小面师傅六点五十到达,随后上了S2回北京。
好像文不对题是吧,景色没有过多描述,大家还是去看snow的照片吧,毕竟我不擅长拍照:)
同行队友的照片: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id=0&post_id=44110502&view=1 (鄙视一下论坛,真小家子气度)
竹林贤人发表于2011-09-25 01:38
周日也去了海陀,秋天的海陀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