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黄山速游记

国庆大假到了,之前种种计划一一搁浅,最后决定去黄山,顺道还可去婺源,准备在外逗留4、5天。

 

功课是先做了,但网上查的行程和时间不是太满意,直到9月30日,下班后才去买了黄山的大巴票,十月1日的全天没座,十月2日只有14:25这一班还有四张票,速买。

 

再去网上查酒店, 黄山景区汤口镇上都没房了, 黄山上还有千元以上的房间, 这就贵了,再说等我到黄山都晚上了,似乎也上不了山了;并且天气预报这几天阴有雨,看到日出的机率仅为15%-30%。

 

咋办?去吧,天地之大,总有一张床是为我留的。

 

上海至黄山脚下,车程6个钟头,睡不着,只得盯着车头的电视看了4部电影,其中3部都是砍砍杀杀的香港警匪片,弄得本来就有个疙瘩的心,愈发沉重了。最后向开车的师傅要求播放《功夫熊猫》,被他讥笑后(小孩才看的),还好如愿。

看着胖熊虽笨拙的身体,仍有一颗执着的心,去追梦,并不辱使命完成了众人所托。这样励志并搞笑的片子,可释放前面港片的血腥压力,要不万一今晚真的流落街头,夜不能寐时,都是拳打脚踢和刀光剑影在眼前晃动,可得把人愁坏。

 

 

车至黄山市区,大部份人都下了,前排加我共3个女生,最后排还有三、两人。于是我开口问司机:“有相熟的旅馆可介绍吗?我还没有订好房间。”两位司机中年龄偏大的答:“今天,很难的。”我坚持:“试一试嘛”,他过一会才同意帮我问问。后来打过3、4个电话,回复都没房,他就不再操心了。

我又问另两位女生要了她们订的酒店的电话打过去,也没房。

 

我让自己在《功夫熊猫》中开心大笑,没太着急。

 

 

反倒是另一位较年轻的司机挺上心,听见他用当地话和老司机说(大意):“你再打几个电话嘛,帮人家找找,要不然把她拉到哪里呢?人家不认识地方呀”“是个女的,要是男的就跟我睡。”

我感动,但没说话,没错,总是坚信这世上好人更多。

终于,老司机联系上一家,还有房。他说到了你自己看,合适就住。

千恩万谢!

 

停车后,旅馆的人已在等候,一位年过60的老者,面善,行,这就靠谱了。但人家还不是很愿意带我走呢,不住的问:就一个人?

或者人多一些,可多收些房钱,我理解。

 

边聊边走,很快就到了,我只求能安顿下来,什么样的条件都认了。房子是在桥头江边的民宅,不想去细述房间和设施是什么样子,只说一句:这是我在外住过最差的一回,但还好有一台电视,至少在睡前,有人说话给我听。

 

进房放下行李,老者又推荐我参加旅行社,他说这两天有5万人在黄山,每处排队都得好几个钟(乘摆渡车、买门票、搭索道等),我一听排队就头大,赶紧跟着去最近的一家旅行社交了钱(门票加摆渡车和服务费共计292.00)。

走回去的路上,老者说不该这几天来,人太多,房间也贵。我顺势问了平时他这里房间多少钱,他说20、30元,今晚我付的是10倍。

 

凌晨4点钟就集合乘车上山,所以我10点就合衣而卧,虽然平时有光亮睡不着,但基于这房间的状况,我不敢熄灯。夜里12点半醒过来,就没再睡着,熬到3点半起来收整,4点钟老者陪我走到旅行社。

他问我今晚还回来住吗?我不忍拂了他的热情,只说自己可能会进市里去,他还是说给我留着房,下午4点钟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我答应说好,其实那时心里已有下山就买票回上海之意。

唯恐到婺源仍是这样的境遇。

 

 

其实,这一趟,可用顺利来形容。

 

04:20  乘上摆渡车(从集散中心到景区约半小时,全是弯道),吃了两片面包加两个核桃;

05:10  领好票开始登山。前后都有人带电筒,我借了光在夜幕中深深浅浅的迈步;

05:30  天还没亮,但路面已隐约可见;这是走得最辛苦的一段,心跳剧烈;

06:00  对面的人可看清长相了;当把相机从背包中拿出来后,感觉轻松多了:一是减负,二来边拍边走,放慢速度后没那么累;

 

后来雾更浓了,能见度又下降些。

 

07:30  走到白鹅岭,消灭了今年最后的一个月饼存货;一阵强风刮过,寒颤之后将所有衣服穿上(共计4件:长袖棉T、薄毛衣、薄抓绒衣、面罩皮肤衣);

08:30  来到一处较宽敞的地方,汇聚着很多人,一个隐约有些轮廓的建筑在浓雾中,原来光明顶到了,我想象中的光明顶应是武林高手所在之地,结果这里是黄山气象台的观察站,海拔约为1846M;

 

卖吃的小摊,生意颇好。好象又饿了,插进去问了玉米棒的价格,10元一个,没买。

 

9:30  北海宾馆(或是白云宾馆)前,补给和休整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个茶叶蛋速度呑下。

 

继续前行,没走两步,就见人流渐渐汇集,听到有工作人员叫大家排好队,要去鳌鱼峰和迎客松方向。

我排进去,但队伍移动得很慢,想起在山下听导游说:如果赶时间,见到排队的就掉头原路返回,于是聪明的我从队伍中挤到边上翻了栏杆出来,去问工作人员如果要到温泉方向还有别的路吗?人家都没看我,说:排队。只好再回到队伍中,这一折腾至少多花30分钟。

“欲速则不达”这词,原是这么来的。

 

接下来的1个半钟头,呵呵,我用什么心态来描述好呢?

从正面说,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长长的队伍缓慢的挪动,听着以东北话为主的宏亮声音说东道西,权当是免费春晚了一回;

从负面说,饥寒交迫在风中,就那么一会儿,差点没把俺的小手冻出冻疮来;还得提防偶尔有人加塞;有一阵儿我身后一哥们儿无限煸情的说:“这会儿要有买热牛奶的就好了”,我也非常向往,差点接话:100块一杯。

 

11:15 原以为要3、4个钟头才能通过这条窄窄的鳌鱼洞,还好1个多小时成功穿越了(若在淡季,估计10分钟就搞掂);

 

从鳌鱼洞出来,看见对面山头上也排满了人,原来他们是从前山上来的,同样要经过这里,队伍至少蜿延1公里,嘿嘿,各位,您慢请吧!

 

11:30  到了迎客松位置,想拍照,得排队。我从人缝中望去:这大明星估计已垂垂老矣,好几根钢丝斜拉住树干和树枝,要不估计早倒下了,就这,不照了,看过就行。

 

下山本是计划坐索道的,但一想到排队也要两小时,无聊的等候还不如走下去,这代价我是知道的--小腿和膝盖会很受累。

 

玉米棒,再贵都得吃一个,背包里没什么可充饥的了。

啃着玉米棒幸福的下撤。

这下山比上山难,人所共知,上山是心脏受不了,但适应期过了就好一些,可下山是小腿受不了,越走越打颤,休息的次数估计超过了上山。

 

虽然每一步都有石阶,但角度很大,有几段恐怕超过了70度。当然我没喊娘,这会儿喊谁也帮不上忙,总归要自己一步一步踩实、走稳了才下得了山。

 

14:15  终于来到慈光阁,算是走出了半山门,这里有车可坐。但我们旅行社的车还在1500米外的山腰上,如果要从这搭车,得重新买票。掏钱吧,我不想再往下走了,脚累不说,我怕赶不上回上海的车(希望还有票)。

 

15:00 已经买好17点回上海的车票(最后2张),我总是这么幸运,哈哈。

 

15:20 还有大把时间,吃点吧,这两天匆忙赶路,对胃没太关照,现在去安抚一下。

进了一家名“黄山缘大酒店”(黄山人特有底气,一路行来,随便一幢小楼都挂着某某大酒店的门匾),点了半份红烧野猪肉(挺香的),一盘炒青菜(有点咸)。

不擅酒,否则当浮一大白,显我勇登黄山的豪气。

 

16:00  餐毕,看见有几家黄山名茶店,晃去进,想寻点又好且便宜的茶,送人自用皆宜。

比较了4、5家店,终于被一位其貌不扬但态度似诚恳的店员说动,挑了较贵的(希望也是较好的毛尖、毛峰和猴魁)几款,当然杀了价,各自都认为没有吃亏的成交了。

包装好,又捎了黄山茶饼两包。

 

17:15 大巴出站,驶向上海。

       经过一夜无眠加上9小时的山路,任是超人,都可能HOLD不住了。在车上虽睡不实在,但前3个小时都不想睁开眼,直到休息站下来活动,吹了冷风,后面才又在香港警匪片的陪伴中回到上海。

 

23:00 扺达上海南站,站口的TAXI听我去的路不远都拒载,只好走到马路对面去拦车,没想到走到路中间才发现有高栏杆,向左右望望离斑马线都很远,于是又勇敢的翻过去。

 

最后,我想夸自己还算身轻如燕,呵呵。

 

旅行很好,回家更好。

 

因为天气原因(大雾加阴天),因为时间原因(自己没规划好,找了个人最多的时候上山),所以黄山的景色我就无法描述更多,奇松怪石没有太多感觉,云海没见,人海是见了;至于日出嘛,得再择吉日了。

传说看不到云海和日出是人品不好,这个我本想认了,但想到今天有4万人和我一样,不能把大家都骂了,所以只能说黄山很好客,希望大家再去哦。

 

这去得多了,总有碰上云开日出的一天。

发表于2011-10-05 17:39  
分享到 
赞过
(854次阅读/0个评论/1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