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游5:平型关记
2011年8月30日下午4点,从五台山回到五台山火车站所在的砂河镇,下一个目的地是平型关。去那里的火车要晚上7点多才到,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一下。吃了很好的刀削面、补了路途所缺的青菜,一瓶啤酒下肚很爽。到底是在山西,刀削面削的又细又长和京城吃到的仿制品不可同日而语,价格只要4元小伙子还谦虚的连说削的不好。在火车站前找到同车下山的老乡开的旅馆,花了住一晚的10元钱要了一个床位。虽然别处拉客的店能洗澡他这里不行,但是感谢他一路介绍情况愿意和他有一次交易机会。要了一盆水洗去身上的汗水,利用上车前的一个多小时,让20多个小时没有放平过的身体放松一会儿。
去平型关的火车是京原线的绿皮慢车,见站就停异常便宜。我坐的这个区间有43公里路,票价只要3·5元,每公里8分钱的运价是一路上最低的。在五台山车站下车的人很多停车时间又短,待连我在内的几人手忙脚乱挤上车时列车已缓缓移动。火车到达平型关车站时,我由于和几个老弟聊得正开心没听清站名,等到要往下迈步时又是一次列车缓缓移动,好险。平型关火车站是个小站晚上极黑,离要投宿的白崖台村还有七八百米的下坡水泥路,而我的头灯此时偏偏又出了问题。和我一起下车的仅有的两个人是一对50几岁的夫妇,他们打着手电送我到投宿农家院后又返回几百米外的家,多谢了。农妇今年55岁,自己说修这条铁路时还是13岁的小姑娘。这里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也没有养老金。
白崖台是离平型关战场最近的村子,有几百户人家也是灵丘县白崖台乡的所在地。村子沿一条河谷延伸,一条乡间公路(乡道001)穿村而过。睡了一夜精神很好,早晨起来在村里小卖部补了水后一边等车一边打量这个山村。清晨的村庄沐浴在朝阳金色的光辉里,一条小河哗哗的流向远方。当年平型关大战前林彪曾经在这个村中住过,不过这是在我看过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后才知道的,此时只是在欣赏小村的宁静。不一会从灵丘县城到白崖台的中巴到了,上下车的多是本地乡亲车里顿时一片乡情。到平型关战场即本地人叫乔沟的地方,昨晚农家院的老板同车而去灵丘县城,指点我在这里下了车。
下车地点就是当年平型关战斗中中日两军争夺最激烈的老爷庙。来到这里时我突然有些激动,一是因为知道有数百名中华好儿女在民族陷于灭顶之灾时在这里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他们的鲜血和英灵;二是因为这里是我45年前擦肩而过的地方——1966年秋冬之际,我一个人从北京走到了灵丘,计划次日走到平型关;后来听从了一位高校大哥的建议,随他绕道去了浑源追赶母校的延安长征队而最终与平型关失之交臂。45年之后,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昔日的旧战场芳草萋萋、林木葱茏,沐浴在朝阳下一片寂静,只有战地纪念碑默默的注视下面昔日的战场。老爷庙庙门紧闭,看来关老爷还没有上班,只有庙旁边早起的农妇给我简单指路。循着她指的路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感到有些糊涂:印象中去平型关是要步行呀?在路口吃自带的早餐时,得到一位当地老弟的帮助。尽管他也不清楚去平型关怎么走但是认识从路口不断驶过的那些卡车司机,于是我直接坐进了一辆车的驾驶室。
平型关关城就在战场西南部6公里外的山梁上,扼守着灵丘通往太原的古道。如今一条很好的柏油路(乡道007)从关城旁边经过,运煤的卡车不绝于途。当年日军就是要沿此路南下太原,而林彪也就在乔沟那边选了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打了一场胜仗。清晨的关城很冷,从西边山谷吹来强劲的风。关城不高连基座只有5、6米,上面的城楼已不存。关城向两侧山梁上延伸的夯土墙还有残留,让人感受到在漫长的岁月中平型关的地位。拍照后搭了一辆运煤车返回老爷庙,路上司机告诉我他的生意经:从繁峙运一吨煤到河北阜平的运费是75元,他的“利润空间”并不大而是靠超载挣钱。我不禁暗暗担心山路行车超载危险,但司机好像对这条线很熟对此并不太放在心上。
凭栏俯身下视,可以看到沟底一条旧路在这里拐了一个180度的弯后向上爬升
重新回到三岔路口,这次才注意到路口东侧不远处还有一条水泥路伸向旧战场,这就是通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路。循路行数百米,左侧分出一条土路通往旧战场。走土路。不久,丛林里出现一座汉白玉砌就的露天平台。拾阶而上,平台面积有几十平米,附近没有任何说明文字。凭栏俯身下视,可以看到沟底一条旧路在这里拐了一个180度的弯后向上爬升。明白了这里就是当年林彪设伏地点,这点随后也为纪念馆里的资料所证实。离开平台前行不远找到了那条通往沟底的公路并且沿着它走向沟底,沿途有的路段已需要拨开拦路的树枝,有些路段已完全为草木掩盖。70多年的岁月过去了,当年的枪林弹雨已归于宁静。
纪念馆和老爷庙隔沟相望建在乔沟另一侧,整个馆体依山而建,从山脚向上延伸并与山尖上高高的纪念碑遥相呼应,气势不凡。115师的指挥部就在纪念碑西侧不远的山腰上,如今有一条沙石公路通向那里。先参观了纪念馆,免费。我的相机电池在这里出了问题,寄托了全部希望的纪念馆小卖部根本不存在,很后悔早上没有在白崖台那个小卖部买好备用电池。还好一个工作人员从他的车里取来一对5号电池。付钱,感谢。馆里正在播放每天一场的平型关实景模拟,几十米宽的空间加上布景及声光效果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身边射击的战士雕塑已是真人大小。馆里陈列着丰富的实物、资料、照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直到12点被下班的工作人员催着才走出了纪念馆。继续上山去看115师指挥部和纪念碑。头上是正午的骄阳,腹中感到了饥渴。停下来,在路边的树荫下小憩喝水、吃完了前天从北京带来的面包。
站在林彪当年的指挥位置,我在仔细的辨清附近的地理。山脚下是一条人字形的山谷,指挥部离乔沟主战场和白崖台的直线距离都是1·5公里。但是那条就应当在附近的京原铁路怎么就看不到?我早上去平型关走过的那条山谷又应当是人字形中的哪一条呢?寻找间突然山下一声火车笛声,循声望去,铁路工人说的中午1点多的那趟客车正在驶离平型关车站 ,仔细看去它径直钻进了我脚下的大山。原来如此,难怪我找不到京原铁路。排除了这条沟,另一条有公路的沟自然通往平型关的,这也为视线中我今天两次经过的那座公路大桥所证实。今天意外顺利的看到平型关,眼下又看完了战场、纪念馆和林彪指挥部,于是一鼓作气用半个小时登上了山顶纪念塔。
下午3点,再次回到老爷庙等车去灵丘。此时这里已经热闹起来,路边凉棚下一些人在吃饭等车。店家卖的凉皮很是诱人,可是看到上面挥之复来的苍蝇决定还是算了。老板娘说苍蝇没什么可怕的,那口气讪讪的惹得众人笑起来。离开老爷庙前行一两公里,突然看到乔沟入口处高高矗立着一通几十米高的纪念碑,远远可以看到红色碑体上金色的字样,但因车子飞快的驶过而无法留下照片。平型关战斗实际上是1937年秋季,中日两军在中国山西北部一系列战斗中的一次。数百名红军精英以生命捍卫祖国赢得了此战的胜利,乔沟战场也因为这支军队后来成为国内战争胜利的一方而得到保存。实际上当时还有几万名中华儿女血洒晋北这块土地,其中仅牺牲的军官就从连、排长直至师长、军长,只是由于党派斗争的阴影使得他们的英名长期湮没,我们同样应当记住他们。
相关游记《五台山记》http://www.517huwai.com/blog/17619
- · 北京周边游1:轻车一日走三陉
- · 北京周边游2:感受元三都
- · 北京周边游3:旅行归来
- · 北京周边游4:五台山记
- · 北京周边游6:雨游太行
- · 北京周边游7:随雨落听风队登上河北屋脊
- · 北京周边游8:再上小五台山记
- · 北京周边游9:蔚县行
- · 北京周边游10:出行琐记
- · 北京周边游10:京西北两日行
- · 北京周边游11:西行简记
- · 北京周边游12:京西北一日游
- · 北京周边游13:《小五台》
- · 北京周边游14:三十元走京西
- · 北京周边游15:张北草原印象
- · 北京周边游16:西行三日之桑干河 .
- · 北京周边游17:西行三日之汉与胡
- · 北京周边游18:西行三日之拒马河
- · 北京周边游19:《太行行》
- · 北京周边游20:《带路官厅山峡》
- · 北京周边游21:官厅山峡两日行
- · 北京周边游22:徜徉古城堡 游历山水间
- · 北京周边游23:两日游攻略
- · 北京周边游24:关于去百草畔和龙门天关
- · 北京周边游25:《晋北五日行》(上)
- · 北京周边游26:晋北五日行(中)
- · 北京周边游27:晋北五日行(下)
- · 北京周边游27+1《在赤峰泡温泉》
- · 北京周边游28:太行四日行之去济源
- · 北京周边游29:太行四日行之輊关陉
- · 北京周边游30:太行四日行之穿越山西
- · 北京周边游31:太行四日行之蒲阴陉
- · 北京周边游32:赤峰行
- · 北京周边游33:去怀来卧牛山
- · 北京周边游34:去大营盘
- · 北京周边游35:记一次难忘的行走——07·1·6 沿河城-大安-沿河城
- · 北京周边游36:百年沧桑话津门——小记2009清明天津三日行
- · 北京周边游37:08·7·20雨落听风约伴小五台简况
- · 北京周边游38:娘子关夜景
- · 北京周边游39:去浮图峪
- · 北京周边游40:《拒马河畔古城关》
- · 北京周边游41:《官厅山峡两日》
- · 北京周边游42:官厅山峡图片
抗战开始国军打的几场大仗硬仗都是在山西打的。
八路军开始打的几场著名的“游击战”也是在这块土地上。
有意思的是,国军(中央军、地方军)那些阵地战的战法败法极其相似、8路军那些游击战的战法、胜法也极其相似,后来对战事的宣传却。。。。
历史,曾经血淋淋,史后,往往悲泣泣
简单地说,山西这块土地上,埋藏着中国的历史,饱浸着先人的血泪。
如何发掘、理解、正视、评价,反映着“史后”的时代和人的状态。
我们去访古、去凭吊、去感受,其实,就是开阔我们的视野、校正我们的视力。。。。。。
?嗯
什么情况?猫看的多走的广,别光笑啊,欢迎把所见所感奉献出来,期待ing
(这里主要是说山西呢,表把重点转到河北河南山东和更广阔的战场吧?)
香山附近(可在植物园下车)佟麟阁墓旁,有个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红、白两方团级以上为国捐躯的军官名单、职务、牺牲地点,全国战场主要战役的的概况、抗敌规模,其统计的比例结果一目了然。对“验光”很有用。
其实山西就是全国战场的缩影。
而上个世纪的中国则充满了这种激情的批判和血腥的斗争。这由当时的内外条件和各种力量博弈造就的历史对于我们无可选择,但是我们却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如果我们用同样激烈的方式指向当下的弊端,那我们与被指向的对象之间并无根本的不同。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这是上个世纪留给我们的一个基本经验,值得走向新世纪的华夏儿女深深记取。
保持你的血性和激情,那是一个民族奔腾不息的活力源泉。同时也提倡一些理性,我们有过多的战乱和流血,中国需要建设。这也就是我在本文中坚持温和、理性表达自己对历史问题态度的原因,要着眼于发展和未来。
拜读了。。。长了知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