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集
写这个集子本身有一种无奈的心理。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真正要说的话太抽象太泛泛的缘故吧。正所谓言者有权解释,听者有权理解,二者如果不符,交流自然难以实现,尤其是双方相互的态度染上感情色彩。“我们总是通过敌人来了解自己”,这句话或许曾经正确过,但它的流毒并不亚于曾经的成功,尤其是在这个聒噪轻率以至于断章取义的年代,“敌人”的存在仅仅止于对立,而疏忽了对自我的审视,更何况“硬币两面”之外的中间地带呢?
目的?坦诚点说,就是布道。记得很早的时候,一直崇尚蒙田、卢梭两人。尽管那样的自剖会带来多少的鄙视,但比起炒作来说,还是值得更多一点的理解与宽慰——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软弱与卑劣展示人前。这里无意于推崇什么或者贬低某个方面,一如理解与解释的权力归属。无非,这样一种方式,更能够让自己得以心灵的慰藉,而非博得听者的共鸣。
掐指算来,自己已近奔三年纪,付出与所得亦可按照经营般支出收入核算一番,然而还是不算为好。倒不是担心满眼飘红,只不过与他人相比,投入大抵类似——无非时间、精力、青春、感情之类——而投入所受回报则因人而异,更何况千人千面自然会评价不同。那么自己究竟所得几何?
是为序。
1.置之死地结果有二:生者即便信口开河也会作为奇迹流传后世;死者即使破釜沉舟也只是留给后代文物引以为鉴
开篇之初,最想提及的,就是“死”
自从养成文字的习惯至今,这个踌躇萦绕多年。“死”的问题,我已感慨十年有余,多次欲提笔记述,但总难如愿。
为何?
恐惧。
人总是对未知事物患有恐惧本能,那么,死亡应该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他人,而最终又不得不自己面对的问题。
悉数前人,面对的方法,或冠以大义,或跻身宗教,或避于本能。但是没有一种是以冷静态度面对自己的死亡。奇怪么?一点也不。
若要做个比喻的话,死亡类似于一潭沼泽,如果想要了解最好的办法只有自己接触,然一旦陷入其中凭个人能力多难以全身而退。何解?
想要解释的话,它有点类似于对色情图片的研究:人一旦接触,理性的思考直接被本能“短路”。被恐惧的心理干扰,就难以对死亡有冷静的认识,思索难有结果,便更加欲罢不能,直至萌生出想要亲身体验的念头。
本人幼年较为蹉跎,目睹过家中老一代领导离去,幼儿、小学时期均有经历,正是这样一个缘故让死亡的感受过早入驻心灵深处。在顺便劝诫诸位为人父母和将要为人父母的看官注意不要给自己孩子童年留下这般心理阴影的时候,也等于暗示了把别人孩子关小黑屋是一种多么彻底的报复方式。
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深陷于这个问题苦苦难以自拔。总是会有某个晚上即将入睡的时候幻想自己离世的情景:看着自己的皮囊陈于人前,于炉中火化,肥料般撒播地下……一边感谢发明火葬的人让自己可以免于缴纳高昂占地费的同时,总算明白了曾经各路皇帝痴迷于长生不老的缘由:别人的生活仍在继续,而自己又如何愿意割舍?
讲到这里,我才终于可以把“死”或者死亡的核心剥离出来,即是:终结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结论并不难得到,很多人都有过如此表达。然而把别人的结论作为答案未必妥帖,正如自己未必能够模仿别人的方式去死。淹死,起码还得要求我能沉入水底吧?所以,尽管是个勉强的所以,人的死或者别人的死,与自己仍然有很大差异。靠抽象与理智躲避本能的恐惧,会让人观其表而忘其里,正如对美丽的表达总难用数字与公式来实现。
正因为如害怕沼泽一般唯恐深陷其中,对死的理解每每浅尝辄止,用其他个体来代替自己自然就成了最便捷也最无耻的方式。
但是他人的死无法将信息告知,即便自己百年之后也要有个灵魂尚存的假设以及两个灵魂共处一室的运气,所以唯一可以考察的,便是这种方式的“死”对于其他人的影响。“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然而真正会因为这个人死组团哭泣的,也仅限于亲朋好友,当然其中没有考虑狐狸之类的特殊存在。那么,一人之死,之于一家,之于一族,之于一地,之于一国,之于一球,之于一(solar)系……(后面就带有科幻成分了)到底能够权重几何?常说的一句话:没有你地球照转。将个人的死,放到宏观的层次上,便会逐渐显得虚无飘渺。
至此,才是我真正想说的一句话:死,意味着终结与虚无。它所昭示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它的主体,是思想,而不仅仅是生命。
如果以这样的死为标准,又可以勾勒出怎样的生人呢?生命得以延续,思想不断变化,这就是对某一类人的描述,也是我,对自己的希冀。
“痛,证明自己还活着”,尽管这种退而求其次的说法并不值得推崇,但总要比它所针对的舒适更要前进一步。
对生的看待,同样如此。
没有终结的,算不得生;没有变化的,算不得生;没有充实的,算不得生……
人总是出于对对短暂的恐惧而追求永恒,生命如是,爱情如是。那么,亘古不变的生命与爱情,算不算得更高一个层次的死亡与结束呢?
那么,人们到底有在追求什么?
这样的死,让快乐与痛苦有了相同的归宿
这样的死,让成功与失败有了相同的结果
这样的死,让勤勉与颓废有了相同的终点
作为最极端的两种情形,颓废失败的快乐与勤勉痛苦的成功,能有怎样的不同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总是在寻找折中
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生命吧
徒步到精疲力竭的时候,“辛苦迟早会要过去”,这样激励自己
工作到殚精竭虑的时候,“辛苦到底为了什么”,这样提醒自己
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喜悦能够留存多久”,这样追问自己
同伴最终分别的时候,“思念可以绵延几何”,这样宽慰自己
一切终将归于虚无,唯有记忆作为自己生存的明证,而当记忆最后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时候,情何以堪?
大义,给了人们无畏的勇气;宗教,给了人们来世的希望;本能,给了人们遗忘的空间
然而,难得人生一遭,何不把自己的行囊装满,完成漫长的第一步,留下最丰富多彩的记忆呢?
可以不为柯察金的话而自慰,可以免于白求恩的悼词而自满,甩开世俗的禁锢,只为了赋予属于自己的生命
那么,我应该让自己如何生活……
2.前途光明看不到,道路曲折走不完——这谁说的?太TM正确了
戒斋、沐浴、更衣、焚香三柱、提笔文字……
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一觉睡到下午两点省下早中午饭没吃,身上一周积累的味道逐渐不堪忍受只得去浴室洗澡,把一个月没换的衣服扔到墙角,顺便翻出来以前只穿了一周的继续穿,点上三圈蚊香赶走爱叮鸡蛋的苍蝇,坐到角落开始用电脑打字……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确切地说,是幻想的力量。
用文字记录生活,总会有苍白的感觉,然而借由文字的联想让我们丰富了对所描写主人公的理解,尽管或许它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啊,其实今天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前面谈过了对于“死”的看法,尽管写成后自我感受并没有把自己想说的东西写明白,但多少还是传达出来一点。一切终将结束,终将归于虚无,下一句,或许应该是: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死了算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只能说你对“死”依然只是参透了一半。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宣判,却遵照了习俗对今天的思维。
“习惯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免于复杂痛苦的思考”,按照习惯去做,一个人就少了很多迷茫,少了很多困惑,一个社会就连快乐与幸福也有了标准。如此看来,和谐是一件多么容易达到的事情啊。
愿望或许是好的,但结果未必理想,也许这就叫做“好心没好报”?善意的出发,经常会启动道德的枷锁,后面的道路只有一条,给你指出了方向,也让你别无选择。社会的发展总是通过突破常规来实现,那么个人的道路,是否也需要多一些发散思考,而不是仅仅对习俗唯马首是瞻呢?
绕了这样大的一个圈子,其实就是在谈终极目标(应作goal,或许称作终极结果更合理,但是更别扭)之后必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来完成自己的过程?
既然死亡已经不单单是停止呼吸,或者所谓的脑残,它已经具有了更普遍的意义,那我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让自己免于一死,来生活呢(这逻辑是不是更加别扭)?
没有了习俗的指引,剩下的只有尝试,就如同布朗运动那样。什么叫布朗运动?去地下室看看就知道了:黑暗的空间,但是得有一柱阳光投入,光线中灰尘的颗粒纷飞而没有规律,既不用担心飞散也不用担心沉积,就那样飘动着,没有始终,没有止境。
也许这并不是一种高明的手法,按照我的想法推导,很容易联想到一种前一刻笑后一刻哭的表情,如果我真是这个样子,估计已经距离去特种医院注册报到不远了。然而,既然我能坐在电脑前写字,而且十分确定我不是在特种医院里面写字,那就是说这种方法确实存在。但是它究竟是什么样子?
频繁的尝试,很难让人理出头绪,再加上精力的有限,不可能在生活的各个侧面深入体味。这样持续下去,很容易留下许多长短不一,更是好坏不一的记忆,难道这就是想要的么?十几种原料,可以精心熬制出一锅甘甜爽口的八宝粥,但是任何人都清楚这原料里面绝不会有一种是老鼠屎。正在吃饭的你开始反胃了?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尝试之于习俗,是作为墨守陈规的对立面来存在,而且仅仅是为此而存在的。打破和谐与一统,才可能能带来社会的进步,人生同样如此。没有尝试的生活,只是遵循习俗,那便是死水一潭;没有尝试的智慧,而只是遵从习惯,那已经是终结的人生。
“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习惯而已,大家都在这样做么!”
这样的人,到底能有几分确认他确实在活着呢?
工作、学习、生活莫不如此,一旦沾染“重复”二字就会成为令人厌恶的桎梏,即便是在假日借助游戏小憩,频繁的打怪与升级都会让人萌生浪费时间的反感,无端产生一种将一切甩开的冲动。
实际呢?
妥协,或许是尝试能够显现于生活的唯一方法。日常的,总是必须的:必须的工作、必须的饮食、必须的交际,问题是在无可奈何的范围之外,你到底要选择什么?省些心思力气的继续下去,还是找些新奇让自己玩味其中?
记得曾经跟朋友谈及个人生活,他觉得我很充实:平日尽力工作取得成绩,假期出门远游舒畅胸怀。然而,我却不得不泼他的冷水:充实仅仅关乎记忆,每时每刻都有深刻的留念,或事物,或亲情,或快乐,或哀伤,这样才能免于虚度的感慨。唯有值得记忆,才说明它真正是生活所需,也恰恰为此,人才得以延续,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记忆的守夜人吧。
行文至此,感觉已经很有歪题的意味,“途”与“路”代表了“明天”与“今天”,然而最终却要以“昨天”结尾,是一种矛盾?其实更应该看作一种传承吧。正是因为我们欲求看到明天,所以走在今天,最终促成的,正是昨天。
最后来个总结的:即便一切终将结束,也许一切回归虚无,但是你还可以选择,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便是选择之一,因为你将有幸拥有属于自己的过去。
3. 思念总在回溯,但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分离,即是永诀
好吧,我承认标题是抄来的,引用如下:
《时光的背叛》:当克隆技术发达到可以复制记忆、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说灵魂也可以被复制时,死去的人就可以复活。但是复活的还是记忆里的那个人吗?“我们‘记得’过去,但和这个‘过去’相逢时却对面不识,思想总在回溯,但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分离,即是永诀。”
伊始,从地摊上廉价买来《SFW》中的这段话每每让我难以释怀,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把“思想”二字看作了“思念”,于是好好的一篇对意识世界观深入探讨的科幻作品,就被我在不经意间出自善意的猥亵了。
然而,正是这一字之差,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自己拥有的东西,很多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简单点说:“物是人非事事休”,“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个话题比较棘手,一不小心就容易绕进儿女情长之中,并不是说不能涉及,而因为那不是我的优势。为了情爱ORZ的人士与作品早已汗牛充栋,我只能在情爱的周边另辟蹊径学富五车了。
近来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领导:遇到突发事件并没有赶快寻找最佳解决途径,而是躲到犄角旮旯里进行自我反思。花了五天时间终于明白自己对待事情的想法,但是解决的机会早已杳无踪影。暗自神伤之余,没准还一不小心顺便培养出“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当然也许还有暗地里偷着乐的。
思念总在回溯,但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分离,即是永诀
在成为高级劳工之前,自己是经常有时间做些自我反思的。用那时的话说,叫做“身与心的和谐”,是当时自己认为应当处理好的三大关系之一。对于自己面对的关键事情,作出的关键抉择,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因为什么,为了什么,成为什么。简单的三个字其实寓意深远,当然并不排除自我发挥的成分在里面。但是经常进行这样的追问,总能够让自己保持清醒,不做无谓之事,不打无准备之仗。
因为,面对的选择太多了;因为,面对的诱惑太多了;因为,自己的躁动太多了。
也许做出选择并不困难,即便选项有千百个,按照自己的需要近似选择就可以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这个选择真的是最可靠的么,那个选择真的是收益最大的么,另一个选择真的是最长久的么……人,总是在这样或那样的需求之间左右摇摆,一旦针对一项需求做出选择,其他需求失落的感受便会急剧扩大,在心中形成不满的愤懑:“为什么就没有N全其美的选择呢?”正是这样的情绪,让人在抉择中耗费了无谓的精力,忽视了可能的选择,忘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真正需要的就是那么一点点,可想要得到的为什么总是更多呢?
是因为,贪婪吧
有利有弊,有付出有所得。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然而在生活的抉择中,理性往往会给本能让路,迷失了方向,仅凭一时冲动,作出影响终身的选择。等到冷静下来核算支出收益的时候,或许才开始感慨自己当时因为不必要的欲求,而不得不付出额外的代价。
更何况,这选择往往并不仅仅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对于其他的人,对于受到损害的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公平?仅仅一句“对不起”能够偿还多少的自责呢?
当然,这里所指的不仅是人,更是人的良知。不为别人考虑的选择固然省去了自己的许多麻烦,但是自然会转嫁给他人,如果有个“麻烦守恒定律”,恐怕就会有麻烦的传递,最终促成“大家的麻烦大家担”这样一个局面。“不要踩猫尾巴”,似乎是有这样一个典故的吧。
话,说起来总是很容易,正如经常信誓旦旦的人开始总能大受欢迎一样。“理解自己”在这样的时代太难了,外界的吸引,自身的聒噪,就连冷静的选择也不得不开始面对未来的变数。这时候“同内心的交流”似乎已经慢慢向瑜伽靠拢,目的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心灵的慰藉。或许,这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现在的生活来说这无异于痴想,不单单环境不予允许,如若有人执意如此,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出世甚至病态的。
大是大非,大吉大悲,大起大落。这样的戏剧性似乎成为了生活的魅力所在,多少人前赴后继沉迷其中,然而估计多数人更关注在“是”、“吉”与“起”上来,对生活的另一面目关注甚少。这未必是坏事,具备寻求生活的勇气,才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还记得么?充实。
是啊,尽管似乎存在过最高理想,但是现实允许我们留下的最多不过回忆。即便是这样的财富,还要面临再次被剥夺的危险。
值得回忆的,往往是美好,是甜蜜。然而这美好,这甜蜜并非一成不变,否则便踏入了“死”的门槛,即便不讲终结,即使不谈“边际效应”,想要留住的,大半总是在离去。变化是“死”,不变亦是“死”,有人统计说恋爱一般只能维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算不算一种解释?
有开端便有结束,有留恋便有离别。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之所以思念,恰是因为时间流逝。思念之情之境,是否幻化作了更高一个层次的情与景而继续延续下去呢?
如是,怪不得总会兀自冒出似曾相识的感慨?
思念总在回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情景分离,即是今生永诀
但求,问心无愧
4.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什么非要是萝卜呢?
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来这句话。拔出萝卜来确实有坑,但是坑里的未必就是萝卜,也有可能是白菜,是菠萝,是茄子,是黄瓜……你该说了,茄子、黄瓜没有长地上啊。没错,我没说萝卜,其实也没有打算说坑,我想说的,是叶子。
所谓,落叶归根
到现在我也不是很了解以前的老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思乡情绪,也许是自己还没有到那个状态吧。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游历过的地方,都没有特别的亲切感,反倒是对一些很多人向往的大都市多有反感情绪。记得在新疆徒步过程中,帮助了一个遇到困难的老太太,在得知我跟她同乡之后,便不住感叹还是老乡好。老实说我是没有什么感觉的,老乡也好,故里也罢,无非是一个地域范畴,待出国之后,恐怕只要是来自同一国家的人,也会不禁倍感亲切了。可为什么就一定是相同的故乡呢?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做归属感。
所谓的老乡,可能会在习俗、语言、生活习惯上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吧。同一职业,相同爱好,相似性情的人更容易交流,更容易彼此认可,这就可以叫做臭味相投了。气味也好,习性也罢,它帮助人们相互认同,相互依赖,那就必须要承认归属感是一个好东西。
然而,这正是我所缺少的。
掐指算来,自己求学在外,这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期间,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所有的选择都要自己做出,没有什么依赖,也无可依赖,全凭一己之力,做对了继续前进,捅了篓子自己负责,人就是在这样慢慢长大,不自觉的却逐渐疏远了跟别人的关系,甚至连深入交流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变得有些孤僻,还是应该叫做曲高和寡?
人终究是需要相互依靠的,即便没有功利在里面,也是出自本能。俗话怎么说的来着,“每个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飞翔”。阿拉,一不小心又把暗示掺进去了。
并不是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习惯的惯性总是很大,每次尝试遇到麻烦的时候都会有回到原点的想法;不是说没有归属,可是长久的归属总会让人视作理所当然而置若罔闻,只有失去的时候才明白它的重要;不是说不会寻找归属,……后面的可是还很多,关键是你还有耐心看么?
最难的,莫过人心。
明确自己的终结,追求自己的生活,寻觅自己的记忆,这大多尚可在自己控制之内。但是人并不能只靠自己活着,不然游戏哪里玩,饭要谁来做,连去WC都只能用冬天储备的树叶了。
啊,这里讲的应该是归属感。
归属在于认可,那么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不认可了?并非如此。应该说,归属感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认可之后的变节。出来混的人,谁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即便没有也会很快接受教训储备两把。于是,人际交往首先不是认识一个人,而是先看到一把刷子,一个面具,每个人保护自己的一件外衣,看来古训应该改作“识刷识衣不识心”了。这件外衣的认可,就有点类似女性展示新衣的心理,都在寻求着对方的赞赏。待表面认同之后,才会有寻求内心归属的欲望。然而,归属总是与认可的平方成正比:越是接近内心,对认可便越加挑剔,有时几近达到病态,任何一点的差异,都完全可以成为否定的理由,尽管理由这东西存在与否都不是很明确。
层层审核下来,恭喜你,终于通过了,成为圈里的一份子。先别高兴,圈里交的保护费估计比党费还高:维持一致,促进和谐,经常的联络,没准还有一大把需要隐藏的差异。任何交流上的不畅都可能造成误解,再被平方一下,麻烦就不远了。剩下的只得取决于信任或者理性,也许还有预期,重新缴费的可能有之,直接崩盘也不是很难,完全看群体发挥了。
然而,这种就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即便多么麻烦,也要寻求下去,维持下去。孤独,品味?那大多是无可奈何的托词罢了。记得第一次失恋的时候,有个女孩给我写了一封安慰的信,当时我的心情完全可以用震撼形容:一个很少交流,甚至很少接触的人,内心却是如此丰富,更难得的是如此通透,敞开心扉。各位看官,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们后面没有故事,只是我得到了一个教训,自此从不会再轻视任何一个人,哪怕跟我对立的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浩瀚如海,区别就在于把你放在海洋的什么位置,放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还是放入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由不得你。
看惯了这样的此起彼伏,有时候还真是觉得很累。曾经有女生说羡慕我去西藏的经历,向往那样的流浪,让我完全哭笑不得。流浪很少能够联系到浪漫与潇洒,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智,便不得不具有决绝的毅力,脱离任何的归属,无牵无挂,无所聊赖。如果心中尚存依赖,或是牵挂,那你的流浪只能算作或长期或短途的旅游罢了。流浪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只是,要记得偶尔回家看看。《非诚勿扰》的看官们,知道剧情即将结束的时候,邬桑为什么哭了么?
西部边省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也是唯一去过的地方,那里的民风质朴,或许我更愿意拿过来作为归属的借鉴。心胸开阔一些,语言直爽一些,动作磊落一些,省却了中间很多繁冗的环节,归属会不会更加容易寻觅?交心的朋友,会不会更多一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豁达的心态,也许比恋恋的不舍好一些吧,更不论私利的算计。
这时候不得不又开始想引用那段很老的话了:人生一世,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朋友,新的朋友到来,正如老的朋友离去。每个朋友都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你归属的素材。将它们一段段串联起来,构成了完整的生命,织就了心灵的归属。谁说归属就一定是固定的人或地方呢?
随着生活的脚步渐行渐远,愿你自此变得更加冰雪聪明……
5.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那是不是说拖得越久不还就越是成功?
“天涯”其实是个很有爱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扯淡的言论,当然要赶在被和谐之前。经济、政治、事业、爱情、婚姻,家庭,各个层面各个深度都有,有时候看看这些扯淡,对自己还是有些帮助的,除了大笑之余,是不是还可以让自己反思下曾经对未来的美好设想?
啊,其实我没打算给“天涯”打广告,只不过泡了一天,突然想把这个蓄谋已久的想法补上。生活中扯淡的东西其实挺多,戏剧性离你我并不遥远,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可能客串到舞台的中心,情愿或者不情愿的表演,那就表演吧……不用期待我提个为什么或者该怎样的问题。
出门有交通法规,公司有规章制度,回家有伦理传统,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规则贯穿一切。遵守了就遵守了吧,而戏剧性恰恰就是对规则的一种叛逆。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好玩或者唏嘘的事情,也正因为这个,才让我们知道原来生活的脚步,除了老一代演示下来的之外,还有其他的舞步。
记得自己中学的时候,一直是一个很静的人,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交际圈小,更多的还是在看书,在学习,学习成绩进步很快,结果体重进步更快,很快就到了远近闻名的程度。大学之后虽然注意运动,但是并没有太大改观。毕竟人的性格固定下来,很多习惯上的东西就不容易再去更改了,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在自习室抱本闲书愣神,而不是去球场挥汗。转机还是在考上硕士之后。
大概是06年初吧,朋友无意间提到户外运动,自己有点好奇,闲来无事就参加了一次穿越,感觉还算不错,新奇的运动,新奇的交际,主要是那种交流的方式无拘无束,让人感觉很是轻松,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第二次跟圈子里的人走就已经没有了感觉,待到夏天便独自一人跑到新疆徒步,第二年夏天便转战西藏。现在想想,自己基本观念的树立,可能跟这样的经历有着紧密联系,当然更深层次的还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但不管怎么说,生活的窗户算是又打开了一扇,让自己了解到生活其实还有很多的可能,很多的选择。高兴了,也更加迷惑了,尽管说每个人肯定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但是开放性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也是我这个习惯了标准答案的人当初最头痛的事情,原以为自己就会按照大多数走的那条路延续下去……就像“雪域”客栈的女老板笑谈那样:每个人都是带着问题来西藏的。于是,每次徒步,其实都是带着问题上路,精疲力竭的走下来,心里却平静不少,问题未必能解决,但却可以更加明白自己的想法,也便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最惬意的日子,就是在拉萨的时候,每天头发凌乱胡子拉茬的满大街逛游,轻松的心态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回来之后呢?
工作,又是絮絮叨叨的工作,然后是固定的交际,就像渔网上的格子,很难动弹。
生活就是生活,规矩有时候是不得不遵守的。
尽管时代在变迁,对规则更加宽容,或者是一种无可奈何吧,旧有生活总是在不断被新的代替,尽管它昭示着一种进步,但自己的脚步还是有一些凌乱。跟不上节奏的舞蹈,尽管不算错误,但总会缺少美的感受。
就像“八零后”跟“90后”的扯淡,时代现在是我们的,迟早会交给别人,搞些没用的东西做什么呢?过过瘾罢了……是否避免冲突并不重要,但冲突之后应该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然而现在很难做到,所以说我们不会对待别人,自然也不会对待自己。
真理仅仅取决于人数,不是么?
每个人的生活,对于自己都是很重要的,自己要弄明白;然而在别人眼里只能算做表演,顶多联袂,最多只能争取。搞到头来,跳上一个台阶来看,每个人跟那地下室的灰尘又有多少区别?
这就是规则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是一个群体,无法离开对方存活。然而有了规则,便会出现上下之分,这就让上层的人有了可趁之机,也让底层的人有了反抗需要。
奥巴马胜出为什么那么多人雀跃?那是一种政治符号,就像中国的山寨精神一样。
记得大学的时候,教“邓论”的老师知识面比较宽,当堂发挥起昆曼的经济学,结果正赶上我在通读昆曼的经济学著作,于是苦于理解经济原理的我下课后就把老师问了个灰头土脸,连连后悔上课不该讲到这些内容。这感觉是不是很爽啊?其实想想也挺无聊,教政治的老师又能明白多少经济理论?“出师未捷身先死”,只不过有点过于着急表现罢了。
事,其实就是那么回事。看过吴思作品的人应该了解明清时代表面现象之下的利益格局,我曾经也写过一个讨论婚姻模式的水文《The Human Animal》。“鸭子游泳,动作在下面。”看清楚现象背后的道理,自然也就明白怎么按照规则来玩。这也就是精通规则的人更擅长玩别人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三十年河东了,总会有三十年河西。被玩的人老不爽了就会改变规则,然后一切颠倒过来。在这里我倒是不想呼吁和谐有爱不折腾之类的俗套,只不过想奉劝玩规则正上瘾的人:谁都有偿还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
无端想起那句老话:迟早会遭报应。说这话的人估计不是弱者就是胆怯,自己没能力改变只能寄托到别人甚至非人的身上。嘛,都是出来混的,两把刷子之一,总该有一个是不被别人耍吧。
自然法则是无情的,社会法则也不见得有情到哪里,谁该保证人文关怀不正是对弱者的同情呢?
所以,还是赶快长大吧。
后记:
其实酝酿写这些东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几经踌躇一直没有动笔,原因之一是觉得这些东西过于消极过于负面,跟现在的主旋律不符。人都是在自觉不自觉的追求安逸享受,直到被消极被负面了才会感受思考这方面的东西。既然未雨绸缪很难做到,就把它当作亡羊补牢的努力吧,当然先要祈祷你的“羊”不止一只。另一个原因是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以为再也没有考虑这些东西的必要了,阔别了一年,忘却了很多内容,手法也没有以前熟练,勉力为之,因为以后很难再有这个时间。暂且算作对自己过去一个时代的告慰吧。
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些什么,只是仍然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去看一看,去经历一下,去体味一下的,难得人生一趟,应该好好把握机会。纸醉金迷就算了,就怕偿还的时候利息太高。青春么,还剩下有限的一点,赶紧挥霍,不然就没有机会了,跟钞票差不多,这东西存起来大概也只剩下贬值的份。
总之,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估计也就是两个: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并不多;理想很好,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剩下的就是策略问题,如何来实现修正后的目标。这些东西无所谓对错,极端点说,我是支持每个人只为自己考虑的,修正下就要说兼顾他人,起码不要故意伤害他人。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不要留下遗憾。正确和错误的分界线未必那么明确,盗亦有道么。
生命在于折腾
是为后记
-------------------- 2009年 元宵节 是夜
于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