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驴的惊喜 (二)
5月20日的活动,走的是京西古道。
我们从石佛岭进入古道,很快就看到石头地上随处可见的马蹄印。要经过多少次的铁蹄践踏,才能够将这蹄印深深地刻入石中!当初负重的驴骡马匹,现在连骨头也已经灰飞湮灭了吧,但这刻入石中的这蹄印,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他们的贡献,也记录了那段历史。蹄印已经沉默了几百年,可看着他们,耳边分明有了铁蹄敲打着石路的锵锵声……
转过一个山崖,山壁上豁然出现了一块摩崖石刻。我还是第一次在内地看到摩崖石刻,比西藏和西部的摩崖石刻要简单许多,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佛祖的形象,但包含的内涵却一点也不亚于西部的。这是个山口,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可以想象古人在此镌刻摩崖石刻的美好寄托。
不知不觉中,我们转入了一片杏园,青色的杏子已经挂满了枝头,领队说再过一个月就是杏子成熟的季节了,同时他也再三叮咛大家,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过,我想,多数人脑子里都在盘算,杏子成熟时最好再来一次。
忍着对杏子的渴望继续前行,前面荒野边突然冒出一个挂满殷红果实的樱桃树,孤零零的,像是没有主人。这时的我们,一个个如同饿狼扑食,冲到樱桃树下采摘起来。领队似乎也有些出乎意外,再三劝告一个人摘一个尝尝味道就行了,可是能听进去的似乎是少数(我是那少数之一)。野生樱桃确实不一样,味道既甜又浓。
过了樱桃树,我们也开始转入山间的小径,小径的宽度只能容一个人,二旁是不知名的灌木丛。踏在由人踏出来的小径上,才是真正意义的爬山。突然,前面的队员都冲向了左边,原来发现了野桑梓树,大家一哄而上,又将成熟的桑梓洗劫一空。
中午我们穿越过树木茂盛的山岭,到达了据说因为护山养岭而被废弃的道须村,大家在村外的树荫处一边享受着徐徐的凉风,一边吃过自带的午餐,然后大家在村外的大树下围成一圈, 玩起了猜数字的游戏,猜中者的奖品是吃大家午餐剩下的面包饼干等等食物。我贡献了最喜欢的瑞士三角牌巧克力做奖品,一直盘算着要赢回来,可是不知这该算是运气不好还是运气欠佳,居然一次也没有猜中。
游戏的欢声笑语之后,大家像鬼子进村一样,在废弃的农舍间转悠,猜测着房间的朝向,研究着糊在墙壁报纸的年代,评判着遗留在墙角的铁盘是否是古董。
突然之间,村子的另一头响起了狗的狂吠,原本以为已经废弃的村庄,其实还有人居住!在狗的不懈的驱赶下,我们灰溜溜地溜出了村,在村口,居然看到有间农屋已经换上了白色铝合金的窗子,石头和泥掺合的十足的乡土墙,居然与现代化的铝合金窗子搭配在一起,那么的不和谐,却又是别具一格,猜测着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呢,是不愿撤离世代居住的村落的村民?还时逃离喧扰的城市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