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重返滇西北(1)——北京、昆明、丽江的城市变换
重返滇西北!
对于这条走过多次的路,好像没有了那些往日的激动,一切都是很平静的,静静的来到,静静的欣赏,然后静静的离开。
一路上,总有些东西在记忆深处浮动,远去多年后又再次闪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梦幻的彩云在天空飘荡,那时还怀揣梦想的我,曾在这里尽情的绽放。再一次的亲近,多想把一切都记录下来,因为还有那么美妙的云彩在空中。
卡瓦格博
阴晴不定,朝拜圆通寺
赶一班早起的飞机,赴一场彩云的约会。
清早的北京,一切安好。可是我还是看透到有些许的阴霾。那远方会是如何?后来的结果是,一切伴着晴朗,再次见证彩云之美。
飞机上俯瞰万州
我乘的飞机中转在重庆万州,天空飘起小雨,我开始担心下一段的行程是否会因此耽搁。
多年过去,那两家三峡合拢时的老飞机依旧停在草坪上,细雨中,身上的灰尘被拂落,再次焕发新的面容。
它们好可悲。或许,它们自己也不知下一次的战场会在哪?也或许这一生就此静立,表面的发光,实则已是一摊废铁。它们也有些幸运,好在不是孤单一人。两架飞机并排而列,多少也是个陪伴。
万州机场的两架老飞机
下雨并未影响行程,飞机按时起飞。
我在中午时分抵达昆明,迎接我的是热烈阳光。显然这里已是另一番天地,建设中的昆明,好似一爿巨大的工地。少了往日那片宁静的春城印象,也丢了那份西南边陲的异域风姿。
简单的过桥米线,再次成为抵达昆明的第一餐。在匆匆寄存了大包之后,利用闲暇来到了圆通寺。
圆通寺八角楼
转过八角楼,主殿正在眼前
有红有绿的映衬
作为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圆通寺始建于南诏时代。经过元朝大德年间的扩建,一直也是昆明地区最大的寺庙。
值得一提的是,圆通寺由大乘佛教(又称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组成,以大乘佛教为主。所以在这里,一寺即可一览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
圆通寺中有众多的石狮子,也算是一景了
铜佛殿,却是一番南亚风情
巨大的水池,让圆通寺有着江南园林的雅韵
总是觉得云南或许离西天更近的缘故,很多细节更接近佛国的韵味
我不认识的一种植物
新建的铜佛殿
家里也养过透叶莲,却不知它原来还可以这么生长
亭台倒映在平静的水面
在圆通寺,有一方巨大的放生池,中心是垂檐翘角,轻盈秀丽的八角亭,周围以水榭回廊环绕,令人仿佛置身园林之中。放生池中间两座三孔石桥,暗含佛教“普度众生”的妙旨,同时又把天王殿、八角亭、圆通宝殿沿寺院中轴线连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与两侧的水榭曲廊一起,组成别具一格的全国罕见的“水苑式”建筑群。
圆通寺,那一方“放生池”,成为一片极乐
山上的石刻佛像与题字
一处处磨牙石刻,显示着圆通寺的古老
两幅古老的摩崖佛像石刻
“不杀生”居佛教戒律之首。佛教认为,杀生为最大的恶业,受恶报;放生为最大的功德,是善举。除了这方巨大的“放生池”外,在大殿一侧,还有一处半圆形的小放生池。
而这里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放生池”一侧的山上,摩崖石刻、佛像、题字罗列而存,好使一方净土。我想,这里应是圆通寺最古老的所在了。
市井街区,金马碧鸡
循着夜色,漫步在昆明繁华的街区。
走在路上,我总是少了饥饿,古人云“秀色可餐”,我总是深有体会。好像看着这美好的世界,我便可以精神食粮补充体力了。
金马坊
碧鸡坊
金马、碧鸡两座牌坊,曾是这座城市最富代表性的建筑,也是这座城市的人们最具智慧的杰作。可偏偏很多美好的东西,总是无法长存。两座美丽的牌坊也不例外。
夜晚的金碧广场,成为市民休闲的区域。叫卖、杂耍,还有自顾自的遛弯、纳凉。我们遁入这片市井之地,游客的身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融入这生活的片场。
金马碧鸡坊与纪念赛滇池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
夜色的前行,玉龙的等待
这日清晨的丽江,用一些云朵欢迎我
夜晚的火车,从昆明到大理。周边都是游客装扮的旅人,火车也是一夜无停靠,可以安心的睡去。
这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来丽江。新修的大丽铁路,明显是为游客量身定做。
人们在清晨醒来,等待亲临那座小城的时刻。只可惜这有些阴郁的天空,对面的玉龙雪山只露出微微的轮廓。
火车站对面就是玉龙雪山,只是掩映在云层里
那里微微的闪着光,有着不同周遭的异样
-
-
2013-06-09 11:11太№马虎这些我也去了太美啦。回复
-
-
2013-04-10 09:31山野清风我管你说的透水莲叫龟背竹回复2013-04-15 17:39shoo对山野清风的回复我那是不科学的叫法,不准确回复
-
-
2013-04-09 17:57清清小雅图文并茂,超赞回复2013-04-15 17:39shoo对清清小雅的回复谢谢~回复
-
-
2013-04-05 12:41花飞雪真不错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