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门-潭柘寺-定都阁》【原创】

       周六穿越应梦寺-后河之后,回家一两小酒,半斤猪头肉下肚就想睡觉了。因为周日还有一次圈门-潭柘寺-定都阁的爬山活动,也是要翻越两次山。由于门头沟的雪不是很大,自然减少了不少强度。

      不到六点起床,准备早点和中午的午餐,八点准时到达苹果园地铁站物美超市门前。尽管看到了“北京青年”的队旗,由于是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没有一个认识的驴友。还是拿出手机给队长“北京土豆”打了一个电话。落实了地点的正确就和队旗旁的山友们打招呼,由于是同道中人很快的熟悉起来。陌生感一下子飞走了,剩下的只是驴友之间的亲切感。 

       在苹果园地铁站坐上了370公交车,370公交总站下车就是圈门。经过点名和相互认识,讲解今天的活动路线,开始合影。这次活动是圈门为起点,翻过山下山走小路进入潭柘寺,在翻回来去定都阁午餐,在下山回到圈门370总站坐车回家。参加的队员为21名,队长是“北京土豆”副队长是“不会游泳的鱼”,队员有银杏树林、朱大哥、泰山、木人、豆姐、未知数、妥妥、白开水等(一些队员的名字我忘记了)。队员年龄组成最小的十二岁,和他父亲一起参加活动,大部分是50岁左右的人,年龄最大的是我和朱哥,在六十岁以上。

       第一次参加这一次活动,队长北京土豆是一位很有凝聚力的人,很随和但也认真负责,副队长不会游泳的鱼虽是女同志,但是做起事来干练泼辣,对每一位随行的队员很关心,遇到路滑的地方都在反复提醒,也由于女同志心细的原因,随身还带着止痛喷雾剂,创可贴,绷带等物品。

 

 

 小分队行进在大山中。道路上的积雪基本上融化了,少数路段还有积雪。

  老头我站到树上去了。哈哈,人很丑但是很温柔。

 

  到达山脊的防火道,这是一个三岔路口,一面是桑峪村,一面是圈门,还有一条路可以下到潭柘寺。

  帅小伙“木人”,东北来的小伙子,现在北京工作。

  美女“不会游泳的鱼”,副队长。

 

       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潭柘寺的龙潭,附近有值班的工作人员看守,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亭子已经倾斜了,现在用木棍支撑着。担心游客到此一游受到伤害。 

龙潭里没有泉水涌出,潭柘寺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满山的柘树和这里的龙潭泉水。现在是满山的柘树依然在,龙潭泉水无处寻。 

 

海蟾石 ,一部分不愿意去潭柘寺的山友在这里休息,愿意下去的山友随着队长下到潭柘寺。

潭柘寺财神庙。

     “现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老北京有着这样的传说。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因庙后有龙潭,庙前有柘树,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比北京城建城还早800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时期(265-316年),时称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故有“先有潭柘, 后有幽州”之说。唐代扩建后名龙泉寺、金代重修后名大万寿寺、清代大修时改称岫云寺,至十七世纪末形成现在的规模。俗名“潭柘寺”千古流传。

 

不知道这香的名字,似乎在摄影展览中见过。姑且叫它“龙盘香”吧。 

 

很多队员认为在这里可以上山回撤到山脊,其实这里根本没有路。我们四脚朝天的往上攀爬。 

来,我拉你一把 

 还好,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回撤的小路,走防火道去定都阁,并在定都阁露天野餐。

       定都峰在长安街西延线的最西端,相传是明成祖朱棣的军师姚广孝为其选址京城时的坐标。定都阁的建成,与长安街东端通州大运河遥相呼应,形成“东有大运河,西有定都阁”的新景观,也成为市民登高眺望京城的绝佳地点。  如今,定都峰周边绿树成片,近有千年古刹潭柘寺、戒台寺,四通八达的山间公路像项链串起广慧寺、孔雀庵、张飞寨等周边景点,已成为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景区。而定都阁作为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一颗明珠,为景区谱写了新的传奇。

 开始下山

 

这里是一处泉眼,路上见到不少来这里打水的人。 

 15:45分下撤到此,看到山脚下的村庄,我们也似乎看到了希望。这里距离圈门已经很近了。

北京的雾霾天气始终消不去,雾蒙蒙的天空高挂在天边,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

  定都阁介绍:来自网络

  定都阁为仿古造型,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高33.9米,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有2个暗层,外观为3层。向外挑出的平台和走廊,形成约600平方米的观景台。朝携云雾,暮浴疾风,南聆潭柘古刹之晨钟,北映京都华城之丽景。

  如今,定都峰周边绿树成片,近有千年古刹潭柘寺、戒台寺,四通八达的山间公路像项链串起广慧寺、孔雀庵、张飞寨等周边景点,已成为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景区。而定都阁作为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一颗明珠,为景区谱写了新的传奇。

  定都阁为何坐落在长安街西延长线上?这可不是人为或者巧合,一个民间传说把定都阁和北京城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传,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命诸皇子镇守四方。四子燕王朱棣坐镇北平,其军师姚广孝隐居西山潭柘寺。一日朱棣去寺中探访,姚广孝请他留宿在寺中。第二天一早,两人出去散步,登上潭柘寺东边的牛心山。站在山顶举目远望,日出东方,紫气蒸腾,浑河横亘,龙鳞闪闪,峰下潭柘、戒台、西峰三寺环立,真是山河壮美,气象万千。燕王感叹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正是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这座山峰真是上天赐予的观景绝佳之处。”

  朱棣夺得帝位后,打算把都城迁到他的发祥之地北平,选址建新都的担子落在姚广孝肩上,朱棣要求把 “日上”之地定为金銮殿址。

  “日上”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哪里才是日上之地?姚广孝百思不解。一天晚上,他梦见开国谋臣刘伯温说:“站在日落之处,才能知道太阳从哪里升起。”姚广孝顿悟,日落之处正是昔日与朱棣一起登临过的牛心山,于是登峰东望,确定了今天北京城的位置。后来牛心山也因此被改称为定都峰。

 

 

点击进入银杏树林的博客

http://mhdsxgf.blog.163.com/blog/static/12845783920130302727892/

【引用时请不要删掉链接】

银杏树林发表于2013-01-30 18:32  
分享到 
赞过
(2985次阅读/1个评论/1人赞过)
    随影

    写的很详细,照片很精彩!有机会一起爬山,我是妥妥。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