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黔东南
油菜花开的时节,我报名静空和尚的队伍,随队友们一起来到魅力黔东南。
曾经我印象中的青山秀水,在冬季的阴雨中却是落尽繁华,唯有那油菜花,碧茵茵、金灿灿,明珠般镶嵌在田间、山野,给古朴的山寨平添了一份灵动的美。而阴雨仿佛给神秘的苗、侗村寨又蒙了一层薄纱。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故事。神秘黔东南,多少故事烟雨中......
曾经,数年前的5月,正式枇杷成熟的季节,我曾独自一人流窜到贵阳。坐落在市中心的黔灵公园令我惊叹不已,那高耸陡立的山峰,山上茂密的植被,以及自由漫荡在枝杈间的猴子,形成和谐自然的景观。我想,如果北京的北海、中山公园也有这样一座山峰,北京人不出城就可以享受自然山水,岂不幸事。于是,在贵阳市区逗留的3天时间里,我去了两次黔灵公园。之后,又浏览了以适合谈恋爱著称的花溪公园,以及“臭名远扬”(臭豆腐)闻名青岩古镇。
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在黔东的施洞镇。
那是个晴朗的早晨,我起了个大早,从贵阳市区出发,坐公交车到火车站,然后乘贵阳到梵净山的火车,本想到梵净山一游,但随着车轮滚滚,穿越无数个隧洞之后,我却有种莫名的不安全感,于是便在中途的凯理下了车。下车后举目四望,却不知去往何方。便转到当地的长途客运站,随便搭上了一辆公交车转到了台江县城。当时的台江县城,一条清水河相隔,划分出新老城区。老城区连片的灰瓦木房、清水江上的风雨楼,以及悠闲出入的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村民,已经初现地方人文、自然风情。我在老城区游览拍照后,在新城区的街边小摊上吃了碗酸辣米粉,算是午餐了。正午之时,整个台江县城,清净而整洁,几乎见不到游客。我在街边的树荫下边吃边和摊主闲聊。目的是了解一下周边境况,以确定自己下一步行程。经摊主推荐,我便乘公交车辗转到了施洞镇。
其实也就是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但施洞镇对于我这个独自游荡,事先又未做任何功课的游人来说,已经算深度游了,这是我此行所能承受的最远界限。
5月的施洞镇,风景秀美,气候舒适。一条碧澈的江水沿山脚蜿蜒,浩荡而去,江的那一面是高耸的青山,山腰一簇簇翠竹掩映着灰瓦木楼,错落有致,呈现自然民俗特色。江的这一面是镇文化、商业中心区,灰瓦、水泥、木桩混合搭建的简易建筑,分列在并不宽的水泥路两侧,大多二层,底层沿街开店铺,上层为生活用房。
施洞镇面积不大,我用半天时间沿江边和街心路把整个镇走了一个遍。小镇寂静、古朴、典雅,在青砖灰瓦水泥构筑的街巷内,在悠悠的清水江上,依然演绎着令我新奇的少数民族生活。
黄昏落日中,一条乌篷船悠缓地荡桨江面,往返摆渡放学的孩子、收工回家的村民过江,江上再无其他船只。那份安静、那份自然、那幅青山倒影的美景,令我久久呆望。
第一晚,恰遇镇里一家办白喜事,披麻戴孝的、摆案记账的、忙碌着杀猪杀鸡烧火做饭的,井然有序。我出于好奇,凑到记账先生身边,问他交多少礼钱可以一起用餐呢?先生说50元,就算是一般乡亲。于是,我便以50元的投入参加了一场苗族白喜宴席,但没敢喝酒。
第二天,为拍一场江上日出,我起了个大早,却遇江面雾气蒸腾。清晨朦胧中的清水江另有一份神秘的美,江边洗菜的、洗衣的,淘米的各不相扰,与江畔的袅袅炊烟,隐约可闻的鸡啼犬吠,构成一幅祥和自然的画图。
镇子虽小,我却住了两宿。第二天的晚餐是在下榻的店家用的。店家院内有个2米多深的水池,池底养着冷水鱼,据说这鱼只能生长在清冷的泉水里,长不大,只有脊柱一条刺,是当地较名贵稀少的野生鱼,肉质鲜美。于是,一条近一斤的活蹦乱跳的清水鱼就成了我的晚餐。
就餐时,一位当地老奶奶一直笑着站在桌边,不停地问:好吃吗?我说:好吃。她又问:好不好吃啊?我说:好吃啊,真的很好吃。店老板进来送米饭,见此状,说:这鱼比较名贵,当地人打了鱼卖,自己不舍得吃。
哦,我恍然大悟。于是,另找来一副碗筷,我和这位老奶奶共进了这顿晚餐。
因为下一站要去黔西南素有“地球上的伤疤”之称的马岭河自然风景区和有“八卦田”之称的兴义景区,住第三天乘早班车,我离开了施洞镇。
而今再次来到贵州,时隔数载,小镇的风貌依然在我心中。只是不知,你是否还有当年的那份宁静、美丽、祥和?
今年的黔东南之行,一团30余人,我本就没指望能找到当年独自流窜贵州的那份感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欢快、热烈、奔放的氛围,依然不失古朴的民俗,成为此行的主旋律。苗、侗民族青年男女的对歌,不时地冲破迷蒙的雨雾,回荡在飞檐斗拱间。
每一个苗、侗村寨,都会有一座或几座高耸的塔楼,分散坐落在灰瓦木楼间。而每一座塔楼与周围的一片瓦房就构成一个村。所以,无论一个镇子有多大,如果想知道这个镇有几个村,就数一数有几座尖尖的、高耸的塔楼即可。
春节正是农闲之时,也正是欢庆之时。每座塔楼下都会燃起一堆篝火,男人们、孩子们围拢在火堆旁烤火、聊天、下棋、嬉戏,却很少有女人在此,大概是在准备年饭吧。于是,身着鲜艳户外装束、手捧大小炮筒的游客们,便成了塔楼下、篝火旁的一道风景。
提起年饭,经与村民聊天得知,自从进入年节,每个村都会整村人集体用餐。杀猪、做饭、聚餐、对歌,成为村民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
我们住在肇兴镇的两天里,每天都会看到几起杀猪场面。我曾亲眼目睹了一场杀猪的全过程,当那把一尺长的锃亮的刀刃,刺破嚎叫着的猪的喉咙时,当殷红的血喷涌着从猪喉咙里流出时,我本能地屏住呼吸,仿佛那刀捅到了我的喉咙,良久,缓过神来时,感觉心里像堵了一大团棉花一样压抑。这种原始的屠宰方式虽然我小时侯也见过,但现在一见真是难以忍受。久居城市,现代文明却使人脆弱。
我和队友们三五成群游移在巷道里、塔楼间,感受着苗、侗村寨里节日的快乐与新奇。在静空和尚的带领下,我们几名队友,有幸以每人30元的份礼参加了村里的长桌宴。与村民们一起把酒狂饮,米酒、啤酒、白酒轮番碰杯,尽享节日的放松与惬意。没想到几个回合却把我们团里年轻漂亮的女领队干倒了。嘿嘿:)
如此看来,跟团出行自有其优势,可以放心大胆地狂饮,这种安全感,是我独行所不曾有的。
此行5天,所到之处都是阴雨绵绵,密集的灰色瓦顶浸雨后更加灰暗,瓦檐时紧时慢地嘀嗒着雨珠,如同一份咏叹。村镇中的道路满是泥泞,愈显村寨的原始。虽是冬季,虽然阴冷,但田地里的各种青菜,在雨中愈发鲜嫩、翠绿。而那此起彼伏的欢快歌声,是这深山里、阴雨中的柔弦慢板。
这个节日,我匆匆走过黔东南。虽然隔着雨、隔着雾,但我知道,每一座高塔下,每一间屋檐内,都传承着平淡而不朽的生活,都演绎着神秘而浪漫的故事。
1、2007年5月,贵州施洞镇
2、幽静的清水江
3、悠闲而质朴
4、原始的脱谷机
5、清水江畔的早晨
6、母亲在江畔洗刷,孩童只能仰天长啼
7、小孩的母亲并不介意我是过客,于是,我将小孩轻轻抱起。
8、今年春节,我再次走进贵州,走向黔东南,恰遇油菜花开
9、走在肇兴的云雾里
10、
11、
12、烟雨朦胧中的肇兴
13、每一座塔楼,都代表一个村
14、时尚与古朴
15、节日里的炫彩台江,因难忍阴雨中寨子里的住宿,我逃到从江县城。
16、入乡随俗,有幸参加了侗族人的长桌宴。
那就走一趟喽:)
长桌宴那都是旅游景点用来接待游客的。
我们这晚是参加一个做满月的宴会。不是刻意而为,是恰好赶上的,桌子不多,就在长凳子上了。一样吃一样喝。
看到你五一的活动了。
春节刚去过,五一就不去了。
等你再有其他活动时,再叫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