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凤凰驼
我的户外背包里永远背着这样几件东西:护膝、雨衣、头灯、雪套、冰爪、羽绒服和一些必备药品。是的,这些东西可能大多数时候都用不到,但它们加起来也没有多重,在需要的时候却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此次凤凰驼穿越,我的这些装备好几件都派上了用场。本来,我们的计划路线是从延庆的四海镇到凤凰驼再下撤到怀柔的庙上村;结果,在走完没膝的积雪路段刚想缓一下时,在鞍部又迎来八级大风!为避风我们决定临时改变行进路线,从背风的一面山坡向怀柔杏树台村方向下撤。没想到,这个临时决定还让我们救了一个上山砍柴的老乡。
大风起兮沙飞扬
此次活动是山水户外发起的,我最早开始走户外就是跟山水一起走的,山水户外的都是一些老朋友了。因为天气预报有八级大风,气候恶劣,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领队组精灵公子对队员进行了挑选,并在活动帖里进行了特别说明:“本次活动严格控制人数,不接受空降!”
周六早晨8点,当我赶到怀柔于家园时,远远的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精灵公子、厌离、应业和那些都已经到了。后来,我们等车时,山水和阳光也陆续赶到。据山水说,我们要坐的H60车非常少,好像是一天就一趟,还好,等了不长时间,这趟车就来了。
从怀柔县城到延庆四海真不近,车子足足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从四海一下车,我们就感觉到了风沙弥漫。天气预报很少靠谱,不过这一次它的确很准,预报说是八级大风伴扬沙,一点都不带打折的。大家把冲锋衣的帽子拉上,迎着风慢慢向西沟里方向走去。从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说从四海到西沟里是4.3公里,感觉这距离我们也没走多久,穿过了西沟外村很快就到了西沟里。在西沟里村外发现了一头牲口,大家有的说是驴有的说是骡子,结果也没个定论。在进山口,还建了一个小屋和一个木栅栏,也不知道是想收费还是给守护山林的人修建的。
路过西沟外村
这是驴还是骡子?
开始进山
西沟里在凤凰驼的北侧,所以我们一开始向上爬,就是在有积雪的山的阴面。不过,因为毕竟已经是春天,海拔低的地方雪都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但是,随着我们逐步爬升,雪开始越来越厚。出发前,我在网上提醒队友一定要带上雪套,因为半月前去离四海不远处的暴雨顶,山背阴路段积雪很厚。雪灌进鞋里,没带雪套的队友鞋很快都湿透了。后来不敢再走雪路,又在阳面山坡探路下山的。我提醒说如果走积雪路,没雪套很容易冻伤。应业大哥看到了,说都春天了还冻伤啊!这次凤凰驼他也一起同行,没带雪套,结果后来积雪没膝,他给冻得够呛。幸好积雪路段不是特别长,如果再长一两公里,脚或许就真的被冻伤了。
雪路漫漫蚂蚁窝
从西沟里往上爬,是一段长长的盘山小路,称为十八盘。到十八盘半山腰,雪已经没过我的高帮登山鞋了,我找了地方把雪套穿了起来。刚穿好雪套,阳光从后边赶了上来,说雪下的路滑,有冰爪也可以穿上,我就把冰爪也穿上了,穿上后不怕路滑敢迈大步了,感觉路一下子变得好走起来。继续向上,到十八盘尽头,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大家聚在一起吃了点饭,我坐在那里没两分钟就感觉到身上发冷,但又觉得把羽绒服拿出来麻烦,就赶紧吃了点东西背包继续前行了,坐下冷走着就暖和了。
真正的大雪是从我看到蚂蚁窝三个字开始的。在前方的路边扔着一块木头牌子,上面写着蚂蚁窝三个大字。没搞明白这里为什么叫蚂蚁窝,只是觉得脚下的雪突然开始变厚,一脚下去雪直接没过了膝盖。就这样一脚深一脚浅的在雪里慢慢向前挪。看来这个地方大雪后有人来过,前边有人踩出来的脚印,沿着脚印走还是相对省力的。但是能看出来,来得人并不多,因为脚印是断断续续的,很多路段找不到,只能自己在没膝的积雪中趟出一条路来。
队友行进中
队里最爱得瑟的心存阳光
阳光和厌离在行进中
上边看到的图片还没到雪最深的地方,他们都在我后边,这些照片是我回头拍的。我前边是领队大山水,走着走着我就发现山水在前面有点走不动了。那雪居然都到了山水大腿根,一脚下去,另一脚再拔出来要抬得高高的才能露出雪面。这么走了没多远,我看到山水就不再两脚走路了,他手脚并用,趴在雪上慢慢向前爬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毕竟现在已经是三月份了,我们所处的位置海拔也就是1500米左右,白天天气暖和的时候,这里的雪已经开始悄悄融化,可是到晚上气温降到0度以下,融化的雪又冻了起来,就在积雪的表面形成了薄薄一层硬雪,如果单位平方面积上的重量小于那个硬雪面的最大承重,人就可以不陷进雪里,山水显然是发现了这个诀窍。
领队山水雪地行走1
领队山水雪地行走2
领队山水变爬行动物
后面有队友发现了爬行的好处,纷纷开始效仿山水
看来瘦子有时候还是有点好处的,很多地方的硬雪面居然能支撑得住我在上面小心翼翼的直立行走而不塌陷,但也不是全行,有好几次还是掉了下去
。在半路上好像还听到后面有驴友喊着说想原路返回,没听清是谁,估计是没带雪套的应业大哥
。不管怎样,好在这段路不长,大概也就一两公里,最后大家都是顺利通过。
改路线意外遇老乡
走完了积雪的路,就来到了鞍部。鞍部倒是一点积雪也没有,但是风大的吹的人根本无法站立。没办法,大家只好背风坐在那里等风小些了再走。想想刚才那段路雪那么厚,应该有相当部分是被风从鞍部吹过去的。山梁上的风实在的太大了,往杏树台方向只需要在梁上走几十米就可以下撤到避风的山坡,而去庙上则要迎风走很远的路。风实在太大,领队山水决定改变原定计划,从更安全更容易走的路线往杏树台方向下撤。
精灵公子抱着树,怕放开手被风吹跑了
爬上凤凰驼西侧副峰
从山坡阳面下撤,感觉跟阴面太不同了,雪已融化,厚厚的落叶铺满了山坡
从阳面下撤的路就是很不明显,记得之前看过第五维度写的一篇游记,他说在这里迷了好几次路。我们前后队距离稍微拉远了些,在后队的队友就找不到路了。前队反复在手台里说了好久,走在中间的驴友停下来等后队,后队才慢慢找到了路。
刚把后队的路指清楚,我们前队在下撤到离杏树台大约两三里路的时候,忽然听到山路一侧的山坡上有人喊救命,走过去发现是一个老乡躺在山坡上已经不能动弹,边上是已经砍好的几捆柴,开始我们还以为老乡是上树砍柴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好在他的言语还是比较清楚,沟通后才知道老乡是脑血栓犯了,老乡告诉我们他就是山下杏树台村的。开始还想把老乡背下山,后来有同行驴友说脑血栓好像不能随便动。问清楚情况,领队大山水一路小跑冲向山下的村子去找救援。山水要留在村子里联络救援,队里体力最好的厌离后来也跑到村子里,把砍柴老乡的亲人带上山。这时已经是快下午5点钟了,山里的气温下降很快,老乡说觉得冷,我想起自己包里的羽绒服,就拿出来给老乡披上了。
我们赶到后,厌离在和老乡沟通
鬼娃在一边陪着老乡
老乡砍的柴
杏树台回怀柔的公交车比较少,差不多两个小时一趟。本来我们急急忙忙下山是计划赶上一趟车回去,遇到老乡出事就推迟到了下一趟。后来老乡的亲人来了,再后来急救车也来了,看没什么事了,我们才开始陆续下撤到村子里的公交站等车。等车时遇到一八十多岁的老奶奶问我们去哪里了,我们告诉她去了后面的凤驼梁,她说自己九岁就在这个村子里了,从来也没有去过。她看看高处的凤驼梁说:“去那里,要走一天呢,我可去不了。”其实我觉得,并不是她去不了,是她内心里从来没觉得那个地方值得去。在她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或许觉得,在山脚下种田照顾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更高的山头看看,虽然那个山头距离并不远,抬头就可以看见。
真的好有意义。需要多麽大的勇气呢。大家真是好样的。
春暖花开的季节了,抽空出去走走吧
大忙人也不见出来玩了啊
以后时间都不太确定了...
是拖得有点久了
很棒的游记,很温馨的旅程。
先要想办法赚钱要紧,以后的游记估计都这个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