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几相逢——记南太行抱犊马武双底行

一山一水几相逢

——记南太行抱犊马武双底行

太行,第一印象总是绿林,总是草莽,总也不会同那些仙神相关,总也不会同那些人文相连。甚至于,太行给人的感觉,与佛无关,与道无关,太行就只是一座山。

名山凡几,太行独一。太行的绿林不是穷山恶水,太行的草莽也不是替天行道,太行的山蹇险延绵,太行的水曲转流长。太行,似乎自古以来,以兵为盛。

从小出生在代地蔚州,踞太行之北冠,燕山之余脉。于是,对太行也就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云台山是95年夏去的,那时的云台山几未开发,溯溪而上至百丈瀑下,深潭之上呈七彩虹光。那时,也只是觉得,云台山也就只是一座山,更没有将它同太行有任何关联。近年来,随着户外这一概念的推广,随着旅游这一资源的挖掘,南太行逐渐呈现为近来时尚之地。

18年后,全国各地,一山一沟,都一一成为了景区。八里沟,九连山,也不例外。这一次的南太行之行,即始于九连山景区。

当下的景区,本就多是一些人工破坏的景色,水泥覆盖的场屏。而辉县不知种种进行的一些开发,让八里沟同九连山俱都不见任何的山溪流水,干涸的谷底溪石如同一抹颓废的败笔,让人恨不得将整张的画纸揉卷撕碎。

景区借路不远,我们即从沟底开始上升。一行32人,前前后后,沿着一条山间小路逶迤前行,开始走在了山里。走在山里,有的人是为了走路,有的人是为了观景,有的人是为了回忆,也有的人只是为了走过。走路的固然是在走路,却总也会有驻足的时刻,观景的亦然是为了观景,却也一样需要走路。那回忆的在捡取着昨日的足迹与今日的忧思,这走过的亦会留下今日的脚步与明日的曾经。

路在脚下走着,山在脚下升着。未曾久时,至一崭崖处,或谓之抱犊天梯。所谓的天梯,就是在这崭崖处,人力所修的一段回折凹进陡立急升的石阶。阶宽不足尺,阶陡百丈高:石阶之外,即为崭崖之壁;石阶之侧,是为崭崖之凹。一阶之隔,为崖为沟;一梯上下,豫晋之交。天梯上罢,却距抱犊村尚远。或许,“抱犊而入,犊成而耕”,这八个字,可以让我们无边无际地去想像着抱犊村的由来。

 


景于高处显,山在陡时升。站在山崖之上,层峦叠嶂,尽收眼底。一沟之隔,对面的山如一囤囤的粮仓,高耸如斧斫刀削的崖壁之上,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圆润的四围恰将一个“峦”字道尽。与层峦对立,这一崖的山,却是如一条条的帷屏,清晰如笔润墨染的崖壁之顶,是卓尔独立的苍松,鳞栉渐次无不将一个“嶂”字铺呈。

 


山间小径,在这一屏屏的嶂崖之上蜿蜒盘绕,直将一条幽深而狭长的山沟绕过,入眼处,是一抹平展的山石——山石上铺满大大小小的卵石,远处有石屋几所,近处则乍然收紧,深深侵蚀出一束泻洪之涧。

 


石屋所在,就是抱犊村了,抱犊村也是山西全省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是的,村落,抱犊甚至已经不能再称之为行政村了。

从抱犊村继续向太行深处,是一条山沟沿伸而去,也称为抱犊沟。抱犊沟全程为山涧,涧底不时有立崖,立崖之下则必有石潭。崖或高或低,潭则或深或浅,崖有相衔,潭亦相连,涧随山转,水顺涧流。时值公历五一,冬未雪,春未雨,涧底皆为枯石;若是夏季雨后,抱犊沟怕是根本就无法通行了。

沿抱犊沟向上,有一三岔口,一侧通往八里沟,另一侧继续向上通向马武寨,于是,这一侧也叫马武峡。抱犊沟窄,有崖有潭,马武峡陡,于是,要不时从峭壁半腰借路。及至从马武峡渐渐走出,则是一坡敞散的梯田,梯田远处的村庄,即是马武寨了。

 


我们当夜宿在马武,于次日继续行走在太行山深处。

出马武向西,是还算宽的乡间路。乡间路在群山间盘绕,我们偶或从某处翻过一处小山,少绕上一个弯,少走上几步路。当这乡间路盘绕待尽时,突然呈面眼前的却是崭崖叠嶂之下的谷底,还有盘绕谷底的公路。

降至谷底,沿着干涸的河床向上,是大磨河提水站。提水站对面的山壁,有引水干渠穿山而过,穿山的距离估计约近两百米;穿山之后,干渠在半山腰砌石而成,沿山而转。

穿山之后的峡谷,是红豆杉峡谷,全长32公里,因两侧生长有红豆杉而得名。我们从干渠尽头下至谷底,此处距谷口约为10余公里。

红豆杉峡谷,谷深幽长,溪水清冽,谷底乱石杂布,山峡曲折多弯。转弯处,峭壁下水自成潭,溪流外路随山转;狭窄处,溪深路隐,水急石巨;宽敞处,溪阔路明,水清石润。

 


红豆溪终于在某一处转弯后,由溪而河,水势渐缓,河形渐明。人沿着溪水行走,太阳围着山峦盘转,时光就这样一步步地悄然走过,太行深处的宁静就这样一步步远去。当最后一道山峡转过,也就又进入到了熙熙攘攘的双底景区。

次日夜宿双底。于双底洗去了一身的尘与汗,也洗去了那一山的宁和静。

 


双底,是白陉古道的一个重要节点。现在所存双底附近的这一段白陉古道,属黄围山。双底村,属马圪当乡,而所谓的马圪当大峡谷,也不过是白陉的一段罢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那山与水的背后,又有多少的历史已经湮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这山与水的当下,又有多少的熙攘正在拥来。山也罢,水也罢,哪又管我们看山与看水,都不过是过客,是尘烟。或许可以问一问自己,碌碌红尘,一山一水几相逢?



第五维度发表于2013-05-08 03:35  
分享到 
赞过
(3892次阅读/94个评论/49人赞过)
    对家
    经典,模范
      怨不得我们偷懒,老五的游记一出,得,我就别献丑了擦汗

      你可以偷懒,你家SEVEN不可以偷懒!

    xiaosishe小蛇
    被圈养的,,,在这里看看,,解解馋!!!强
      散养很容易的偷笑
    海军~
    上学的时候语文肯定特好吧!偷笑
      真不是,那时是相当地不好。折磨
    redwind大强
    写的真不错,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鼓掌
      那恭喜一下?
    饭团
    强强
    呆呆望天(小瑞子)
    喜欢,好看,好像慢慢得又走一次。
      同小瑞子也走了回长的。
    良知行
    微笑很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笔调,功力那是相当的深啦抱拳
    叶竹岩
    强
      下次布条放好些。。。
    玲玲
    写得真好!强  话说,第一张照片,戴戴真像个小乌龟偷笑
      小动物
      哈哈哈哈哈,小动物!
      能看出品种来么?

      小动物也是爷!

      那必须是爷,这种小动物寿命那叫一个长,爷爷辈没问题偷笑
    小古
    人呢人呢
      你是说谁?疑问
    旅人
    老五写得好!呲牙
      没你拍得好呲牙
    神偷萌萌®™
    V5

      照片你呈给帆帆了没?偷笑

    花谢
    五锅出手,就是不凡
      你跑哪儿去了?

      能跑哪儿啊,回家呗,今年长假、小长假尽是往家跑了

    蜗牛
    沙发,五哥大作,认真拜读
      你西安又吃爽了吧?
      必须的吃货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