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草原,追寻梦的气息____兼谈长城的起源



        曾经听过杜维明先生一个讲座,他说国际史学界有一个共识:这个世界有一个至高点,这个至高点就是大兴安岭以西,天山以北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长城以北的这一范围。这一带土地肥沃,气候特殊,民族关系复杂,民风彪悍,并极有张力。民族众多,历史上各个民族,像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层出不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类历史有很多大事件都是由这一地区发动。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30多年竟没有忘记,而且,一有机会我总是向这一地区靠近,比如走河套,比如在呼伦贝尔草原断断续续两年的徘徊。有意无意的亲身接触和体会这一带的各类信息,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对话。最近两周的户外,又连续安排了游走草原活动。

   

                                                  草沿天路两侧的景色

 

 

第一次,810——11日,带队由张北地区的张库古道起,乘车往东横穿一百多公里坝上。第二次,823_25日再次穿越锡林郭勒的多伦草原。通过这两次草原边缘的游走,对这个纬度的诸多人文和自然现象,如草原、沙地,如长城、墓群、寺庙、甚至土壤、庄稼、花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起码可以印证书本信息了。

一、草原游走,每一步都踏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

乘车出德胜门,过关沟和八达岭,穿过延庆,向西进入怀来盆地,再向西北至华北咽喉张家口,自张家口大境门沿张库古道北上至坝头西端,从京城海拔不足百米,跃上坝头,地势已经升高到海拔1000多米。气候由闷热京城到了凉爽的坝上,令人舒爽异常;自然环境已经是由完全的农耕向农耕与放牧相结合的过渡地带了。其实,更主要的说,这一路的驰骋,恰好走在了华夏乃至世界文明的中轴线上了。这一线自北而南有承接关系的石器文明屡有发掘,包括了旧石器和新石器等各个阶段的石器文明,甚至可以说这里是世界古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国最早的战争记载是这里——炎黄二帝的战争(今张山营地区);民族之间的征伐有齐桓公远征山戎(延庆旧县和怀来鸡鸣驿),讨伐叛逆由刘邦的大将周勃追杀叛将卢绾…….。在商贸和民族交往方面,这里又是古代最繁荣的商旅大道之一,是沟通中华文明圈和俄罗斯及北欧文明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帝都文明和边地文明等的主要通道。在诸多的文明发育中,河北北部,尤其是张家口地区长城文明的发育尤其突出,大约在北纬40——43度这一地区,长城纵横交错,以几条甚至十几条格局东西延伸,并有南北勾连,对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风俗都产生着重要影响,长城远远超越了军事战守功能,涵养了太多的人文历史因素(长城的问题本篇将有专题述及)。可以说,我们走这条路每一步都踏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

                                                          张家口西境门

 

二、乘车自西而东游览坝上草原,坝上草原美不胜收。

我们20人坐在一辆27坐的中巴上,象放风的囚徒,最大限度的使用着眼睛,欣赏窗外的美景;象一帮放学的小学生,用最轻松地语言和话题彼此进行充分的交流;甚至我一路的讲解,也“遭到”了大家的调侃:“你是照稿子念还是自己编的啊”?“哈哈哈”。这种欢乐的气氛,只有彼此熟悉和信任的人群才能具备,也只有这美丽的草原才是抒发这种轻松愉快的最好环境。连续两次草原游走,从张北的坝上沿草沿天路往东,穿过沽源县城,再往北到草原湖、滦河神韵、闪电湖,再往东北方向行驶,到内蒙的多伦县城,从多伦县城往北近50公里,到达蔡木山镇的蛇皮河,乘车加步行超过一千公里一千公里的行程,就是一千公里的绿色,一千公里的花海,一千公里带有甜味的新鲜空气。本来自认为对草原风光已经不新鲜,甚至有点审美疲劳。但真的走进草原时,却还是那样的兴奋。这都是草原的美丽使然。

                      

                  

           草沿天路景色

 

从这里开始,一路上的美景可谓美不胜收。草沿天路,这是一条坝上草原东西走向的百公里观景大道,也是一条百公里花溪,更是一条百公里画廊。道路新近筑成,柏油路面,平整如邸,人少车少,道路宁静,道路两侧,绿色无边,鲜花满地。由于这是坝上的南沿,站在高处或者坐在车里,可以俯视坝底的千沟万壑。从坝底到坝上,大概是几百米的相对高度,纵向是千沟万壑,道道沟叉,因深浅不一,其地形地貌又有不同。横向是梯台构成,每一道梯台都有不同的颜色,沟壑梯台纵横交错,煞是好看。

                  喝酒、唱歌谈人生是转山队扎营的保留节目,这是坝上两日的营地联欢

 

坐车游走,有几处风景实在是美不胜收,停下车,大家得瑟玩耍一番。这样走走停停的,不觉来到塞外九寨之称的桦皮岭。古话说,“天下十三省,最冷不过桦皮岭”,这是说冬天。这个我曾经领教过:2012年元旦,我参加蚂蚁的活动。关内无雪,桦皮岭积雪过膝,关内风和日丽,桦皮岭风有八级,大家连主峰都没上去。盛夏的桦皮岭,这还是第一次来,时值下午五点,我已感觉到阵阵寒意。原来还想,如果时间晚了,就在桦皮岭扎营,就近取水。这个温度看来不行,因为这样寒冷的地方过夜,会减少大家活动的快乐程度的。在桦皮岭得瑟拍照一番后,继续赶路,最后在西合营镇旁边的山坡上扎营过夜。

第二天,拔营赶往草原湖。草原湖被誉为塞外明珠,是一处由草原、河流与湖泊互相交织而成的一处奇特高原草原风光。平均海拔1500,总占地面积为 800余公顷。风光秀丽的草原湖,百花怒放, 野鸭、海鸥、鱼鹰,群起群落,构成一幅塞外高原风光。草原湖是滦河上有的重要湖泊之,它起到收集水量,涵养水系,调节流量的作用。难能可贵的是,这是自然形成的功能,和人力无关。草原湖紧邻滦河神韵。这个名称和景点都是人工设立的。就是在栾河的一个支流流经草原时形成的几个回环称为滦河神韵,并把最佳视角圈起来收费。不过话说回来,这里和草原湖联系起来观赏,还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值得一看。特别是附近的一个山头,景色很美,可以作为露营的理想营地。

            草原湖

 

 

在草原湖的东南,约十几公里,有闪电湖。闪电湖是闪电河上的一座水库,本身景色并不突出,但和草原湖、滦河神韵和附近的辽肖太后梳妆楼等连接起来,在一个不大的地方集山川、河流、湖泊和古迹,在塞外高原,那就算绝佳的度假圣地了。难怪当年被康熙大帝御赞为“八百里金莲川百花争艳”。这里人文积淀深厚,千百年来这里曾繁育生息了许多北方民族,各个民族走马灯一样兴亡更替。至今尚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元、清各代行宫及马场遗址。还有一个有趣的景致,是滦河在沽源及内蒙的多伦境内,因地势原因形成反向流动。我国绝大部分的河流是由西北流向东南,而滦河在这一带,则是由东南流向西北。

                                                                      萧太后梳妆楼

 

 

                                  滦河神韵

 

 

三、多伦穿越,户外经典;多伦之行,其乐融融。

第一次游走,闪电湖是最东端,然后我们乘车向南,经过独石口、赤城县城、后城和延庆回到北京。第二次,即82325日,则从与闪电湖隔一道冰山梁的111国道一直向北,穿过多伦县城,再向东北方向距多伦县城30公里车的蔡木山地区。

               

                       多伦营地的欢乐

 

多伦之行,可谓准备充足,实际领队是尘沙,是尘沙在很投入的准备这次活动。尘沙在多伦县城长大,爱家乡爱草原爱户外。在三爱意识的主导下,去年就开始研究这条线路,今年端午节又驱车探路,为这次组队穿越做实质性准备。再加上转山转水队去年东猴顶的经典活动,给尘沙留下了美好印象,他决意一定要再次复制那样的经典,甚至人员都不要有大的变化,因此他邀请了原班人马的大部分成员。尘沙还自掏腰包给大家买了羊肉,在营地现穿现烤羊肉串,平均每人23串的样子,但都说没吃够,想着下次。尘沙那种精细的工作精神,我这个做了几年领队的老驴自愧不如。有领队如此,何愁活动不精彩呢。

                  穿越多仑草原

在尘沙的精心准备下,多伦活动终于在82325日顺利完成了。多伦全称为多伦淖尔,蒙古语是七个水泡子(湖泊)的意思,多伦因此得名。按照尘沙的计划,第一天从蔡木山镇的姑娘湖起步,向北穿越20余公里草原和沙地,在大渡口扎营。第二天从大渡口赶往储草站,然后乘车返回。这个走法,相当于在多伦草原的无人区,走出一个大大的“7”字。将美丽的姑娘湖景区和富有神秘色彩的大渡口景区的草原、沙地、蛇皮河和地下森林等景色一网打尽。实际执行则是从姑娘胡向北,直达蛇皮河与地下森林,在距大渡口约8公里的万象基地扎营。第二天从营地直接乘车返回,经多伦县城土特产采购以后,满载而归,于2521点返回京城。没有按计划执行的原因是,精华地段都已完成,没有走到的地方地形和景色基本雷同,改变原计划不影响活动质量。所以电话联系司机来营地接人。

                  多伦穿越的起点——姑娘湖

这一天的出穿越,是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的结合地区,这里是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植被,这儿海拔多为在12001500之间,南面是植被茂密的蔡木山和广阔的锡林郭勒草原,北面是恢宏壮美的浑善达克沙地,中间是贯通东西的蜿蜒曲折的蛇皮河和天然氧吧般的地下原始森林。大渡口风景区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景区,人迹罕至,我们走了一天,只看到一个开割草机的,一个骑摩托的两个人。地形基本是草原丘陵,走在草原上,无需找路,有路没路都一样,一般是翻过一道沙丘,隔12公里的平川,远处又一道沙丘,草原起起伏伏,富有动感,与穿越者跃动的心情相吻合。结队走在草原,你既能体会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美感,自己又成为美丽画卷的一部分,产生一种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和谐和喜悦。

  姑娘湖既是一个旅游景点,又有凄美的民间传说,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承载,造就了景色的精美;蛇皮河即滦河源头之一,古称濡水. 北魏时期郦道元把多伦这一带称为滦河的发源地.。我们直接踏上了水源头,看到了由沼泽状到溪流状的变化过程。河流仍然是自东南向西北流去。由于土质松软,蛇皮河将沙地切割出一道深达数百米,宽不足二百米的地下沟槽,河流两侧植被发育旺盛,形成地下森林。

                穿越多伦草原的团队

多伦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植被,为多种野生动物季节性栖息繁衍提供了自然条件。行走一段以后,我对尘沙说,这些地方应该有狼的存在。尘沙说,这里经常有狼出没。他说,除了狼,还有鹿、狍子、黄羊、野兔、松鼠等走兽以及野鸡、鸿雁、鹰、天鹅等多种飞禽。

真是一条户外穿越的好路线。此次活动也创造了户外活动的经典。尘沙希望复制以前的经典是不可能的,因为经典只有超越,不可复制。明年一定早些来。7月中旬,应该是花香四溢,百花齐放的景象。从此时起,期待明年的多伦之行。

                                                           草原的宽广与博大

 

四、草原之美,美的深刻而博大。

草原的美丽美在辽阔和宽广。由于我们本来生活环境的限制,看到空间的高和远是有限的。在山区有青山遮眼,在城市则是高楼林立和雾霾深锁,我们的视线总是很有限的。自然眼界的局促,造成了心胸的狭隘,熙熙攘攘,趋炎苟且。来到草原,高天宇扩,地广无垠,天与地相接处,足以放飞心灵。这和我们本来生活的是完全不同的空间感觉。天高云淡之下,清风徐徐,弥漫阵阵花草的清香,则不知庙堂之高,更不计江湖之远,宠辱皆亡,回归本真。

草原之美美在她的翠绿。有一首草原歌曲唱到:“走一千里呦,一千里的绿呦,望一百眼呦,一百眼的绿呦”。来了草原,你才能更加理解那种旋律的美妙,不来草原你无法理解这种意境。就是这种绿色,就是这阵阵小草,赋予了草原的无限生机,滋养着万物生灵。甚至草原的纤纤小草也牵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上个世纪90年代,草原过度商业化,牧群超过了草原的承载力,草原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化严重。加上从张北的坝上到锡林郭勒草原以及浑善达克沙地普遍都在海拔1500左右,比京津地区高出很多,来自西伯利亚的劲风一吹,就像站在高岗上向北京扬沙,几百万吨沙尘一夜之间铺满京城。沙化直接威胁着古都北京,有的专家提出了迁都的动意。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自到坝上,到多伦考察,做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朱总理看到草原严重退化,明确指示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并主持出台一系列对农牧民的优抚政策,必保这片绿色屏障. 坝上和多伦人民也积极支持,响应号召,喊出“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口号。坝上到多伦也由此而成为北疆草原大规模生态优化建设的发源地。有国家的财政支持和多伦人民的辛勤劳动。目前看,终于遏制住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堵住了沙龙的向南漫延,迎来了绿树成林,花草冒盛的绿色坝上和多伦。这次我们一千多公里的游走,看到的是水草茂盛,风吹草长美丽草原。农牧民们一改传统的放牧为圈养牲畜。现在在到草原,只见绿草茵茵和白云朵朵,不见牛羊成群和沙土裸露了。旅游休闲杂志2011年评出中国最美的两个秋景:九寨沟和多伦湖。当然,也希望这里的旅游也不要过度,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力。

草原之美美在她的沉静。夏天的草原,草长蛾飞,鸟鸣虫啼,一片乐土的景象。但当你融入它,分明感觉到的是深深的的沉静。好像花草的摇曳,鸟飞兔走,以及我们的造访,都是衬托这种沉静,加深这种沉静的厚重一样。白云的悠闲,天地之间的空旷高远,视线尽头的天地交融,远处山峦诡异与神秘,这些都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微闭双眼,深深吸入花草的芳香,一种强烈的宗教气息弥漫了灵魂。这个时候,你一定忘记了自己,你体会不到你的存在,你没了肢体和脏腑,你似变成一缕白云飘起,融入进花草的清香,融入进绿草的枝叶,融入进白云朵朵,融入进这松软的白壤。这种融入就是对你体内,灵魂内污浊存留的清晰和净化。六祖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我相信,你我经过草原的那种巨大沉静的洗礼,我们会变的逐步纯粹起来的。

五、长城的兴起与悲壮的草原。

游览坝上和多伦草原,绕不过的问题是长城,因为这一带,正好在长城带上。这一带也是历史上围绕长城的攻守战合故事做多的地方。

201354,我带队穿越长峪城到镇边城之间的长城,回来后写了《这里是长城,这里是花海》的游记,其中用抒情诗的语言讴歌长城为民族的脊梁。由此引起老顽童和博雅散人的长篇跟帖。对二位的治学精神我很佩服,遂说道:“要知道大家对长城的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在游记里多说一点长城的内容啊”,老顽童立即答话:“现在说也不晚!或者专门开个讨论贴,或者,补在游记后”。“好吧这活儿我应下了。但俗务较忙,不定哪天才出炉哈。主要从几个方面说明我的认识吧:长城的缘起与定型;长城的攻防;长城未来。你就等吧,不要怕等的花都谢了哈。”老顽童的这个作业,今天必须的完成了。下面就说长城的问题。当然,限于篇幅,也只能点到即可。要深入讨论恐怕得开专题帖子。

我认为长城的起源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就是对游牧民族的骑兵的冲击,必然有封堵措施,所谓有矛就有盾;所谓偶然性,是最开始的人选择了高筑墙这一方式。封堵骑兵还有别的方式啊,比如挖壕沟,但人们选择了筑城墙的方式。

 

走在大草原上,时时有一种扬鞭跃马的冲动。实际上,这种冲动不仅你我独有,也不仅仅现在才有这种冲动。可以说这种冲动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了。也由于这种冲动,使我们穿越的这片草原曾经像屠宰场一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是这种冲动的冲击下,世界最伟大的工程,长城得以产生。

长城大体在北纬40~43线范围之间,考古学界称之为“长城地带”或“内蒙古长城地带”。这个地带基本上都是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分界线。长城修建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对农耕民族的冲击而修筑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内蒙古赤峰(多伦东侧)地区,发掘了距今约4000年的以石城群组成的一种防御设施。这种石筑城堡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初步估计,这种石城堡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北部分布数量达几千座。这种城堡群,被考古界称之为“原始长城”。类似的情形,在中国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如《春秋•成公十五年》,记载: “楚盛周衰,(庄公)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这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长城。

于是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上,南方的农耕部落,经常受到来自北方马队的冲击和抢掠。于是你有“矛”,我制“盾”,南方的农耕部落便就地取材,用石块或夯土筑起城堡群落(楚国人和齐国人最早筑起列城),以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冲击。随着战守的升级,这种城堡群落逐步被用“墙”连接了起来。也因此,这种防御工事称为“长城”,而不称为“长墙”。到了战国时代,北方的魏、韩、赵、燕四国,互相学习,都在北部边界修起了城墙,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待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便命蒙恬带30万大军,打退匈奴,并征天下徭役,将四国长城连为一体,于是万里长城就形成了。

此后长城象民族融合的乐章,时而悲壮,时而欢快。在这首乐章的伴奏下,匈奴、氐、羌、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复汇聚长城地带,逐鹿中原。一些民族实体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实体诞生。这片草原也造就了很多偶像级的人物,留下了讲不完的故事和血泪悲欢。(本篇照片来自同行队友)

 

 

(关于长城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景爱的《中国长城史》和罗哲文《长城》两部书,这是研究长城比较权威的著作

带你去转山发表于2013-09-02 21:05  
分享到 
赞过
(4182次阅读/73个评论/40人赞过)
    panpan
    第一张照片超帅的呲牙
    带你去转山
    7、8月的活动从下周起就要从金莲花专题转入草原专题了,再把这篇游记顶起,营造氛围吧。
      最好穿越下榆木川,那地方超级有感觉:成片的榆林+漫漫的沙滩+静静的河水!光这个名字,就勾起多少想象吧。
      鼓掌
      希望跟转山队走草原......
      好啊,看看时间,组织一次。鼹鼠正在计划乌兰布统呢
    陈大明
    转山大哥太帅气了
    小白鹰
    我对历史也非常感兴趣,户外跟历史的结合,是一种很具沧桑美的意境
    博爱
    转山大哥 第一张照片够威武的,老帅哥偷笑

      哎  别气我了  我没赶上好时候啊

    微风细雨

    9月21在东猴顶见到了传说中的转水转山大哥,看到了你们的队旗飘扬在东猴顶,没人告诉我哪个是您,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人群中的哪个是您微笑

      呵呵呵  看着哪个傻哪个是我啊

    語児

    第一张图片好酷哦。。。羡慕你们可以有时间到处走。。。

    小锅
    下次有活动,一定要跟上!
    彭亦飞
    咖啡这篇文不错,赞一下。
      写完没修改,谢谢,赞一下。
    小锅
    敬佩!学习!
    老二毛
    微笑一个草原就走出来这么多文化,学习强
            3500——4000年以前,地球的气候不是现在这样。我国也不是季风气候,现在的河北北部和内蒙一带很温暖,很湿润,是人和动物的天堂,目前华北一带的故人文化,都是从北往南繁衍的。
           由于气候的变化,在这一点产生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于是产生了两个文明,两个文明的冲突,就构成了几千年的草原悲歌。
    包子慢半拍
    第一张太帅了!以后要经常来混~~
    鬼娃

    游记 使人回味无穷啊,。。。

    一江南

    驴友不可怕,怕就怕驴友有文化。

     

    除了羡慕和嫉妒,只有紧紧地跟随了。

      呵呵呵  也别羡慕嫉妒恨  常一起走户外就行了

    开心大哥
    依然是精华
      谢谢  过奖了
    丫丫邓

    一篇欢愉故事之后,阿爹 您的文章都是“硬货”哇!研究研究……不愧是“文化工作者”! 赞赞

      哎呦  说文化工作者那是调侃  你可别说哈   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职业啊

      知道,没看我加了双引号嘛!

      呵呵 鬼丫头
    博雅散人

    回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东西方文化比较热的时候在北京听过几次来自美国哈佛杜维明先生的演讲,那时候杜维明先生与北大哲学系的关系不错,经常应邀来访。

     

    杜维明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个值得关注的学者。

     

    兄台的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议论的话题也多,有些话题是我很感兴趣的东西,希望能展开话题,以便能学到新的东西。

      我也是那个时候接触到的杜维明教授,很博学的一个人。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啊,有朋友一起讨论问题不亦乐乎

      握手都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热时期的爱好者,多交流!

       

      那时候美国天普大学的傅伟勋先生、夏威夷大学成中英等人都来京做过交流,傅伟勋先生的“终极关怀”,成中英先生的中国哲学的世界化,这些最优秀学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城是个很大话题,1991年CCTV播放了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用写实手法对长城内外做了一个概括,也引起了国人对长城更深层次的思考。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个叫鲁军的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学院,专门请中西方著名学者,交流中西文明。产生了一些成果,促进了思想解放。那个时候理想和激情是时代的鲜明特征,挺难忘的。

       

          因为我平时不爱看电视,那部电视片我还真错过了。可惜了,那肯定是吸收了很多人的研究成果的片子,看了会有启发的。

      鲁军我认识,北大哲学系的,当时与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几个老师一起搞了一个中国文化书院,请汤一介做院长,他做副院长,找来了梁漱溟、季羡林、张岱年等一批中国最顶尖的学者来做导师,这些导师年事已高,不辞辛苦,积极开讲座,授课,对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八九动乱后,我与几个朋友一起到季羡林先生家拜访,提起了鲁军,季先生说他向“戒严指挥部”举报了他,他正在家等戒严部队的人,但一直没有消息,这都是学人之间的恩怨,不提了。

       

      当年北京文化界都知道中国文化书院的“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班”,网上有人称您是“文化工作者”,今天知道您也了解这些,就说明您是个名符其实的文化工作者,当年这个研究班的参与者大多是北京地区大专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和文化艺术界的工作者。用今天的话说,当年混得不错,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我有一位好友,当年是外交学院的老师,就自费参加了这个研究班,后来我们先后到美国留学,经常聊这些旧事。

       

      《望长城》现在网上还有视频,值得一看!

       

      写的多了,难免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有问题,请海涵!

      没错 就是那些人,汤一介名誉院长,实际就是鲁军他们做事。当时的理念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实行”。我常参加活动,但独来独往,没融入圈子。哎呀 ,越说越近。握手

      握手越说越近,相信我们会有很多共同话题。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实行”。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八九风波后来戒严指挥部在报刊上点名的首都知识界一些扇动学运“黑手”时,一些文化书院的导师都“榜上有名”。

       

      看来我要加入你的“转山转水”的户外团体了!

      叹啊读书读少了

      好啊  在一个圈子里  讨论问题更方便了
      微笑是啊,又能认识许多新朋友!
    云彩
    莱昂纳多版  重返地球

      微笑太像啦

       

      呵呵呵  过了那个年纪了 

    无名花
    非常期待的路线。
      值得期待
    尘沙

    转山大哥的文章大气

    忍不住看个开头就很是佩服!

      是呀 ~一路出行镇车之宝~

      呵呵呵 有那么严重  忽悠我

      草原 大漠 长城 古道

      积淀着无数文化历史

      自己更是打骨髓里就好这口

       

      喜欢户外不是只是喜欢在外面一起走走乐乐

      更感觉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517上能遇着志同道合者真万幸

      只是惭愧啊 现在条件不允许

      不能经常出来

       

       

      跟着老大这几趟下来

      没话说了

      接着忽悠啊

      等儿子大了接着跟老大走

      是啊  爬山旅行  怡情山水 不是小事  很多大学者同时就是大旅行家
      尘沙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热爱户外的品质值得很多人学习。
      “甚至人员都不要有大的变化”,幸好还是有点变化,有幸认识了尘沙老弟。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