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行记(四)——利川 . 大水井的震撼

 

        2013612日,今天是端午节。早晨收到住在同一宾馆的福建驴友的短信,被以“提前包的车,没有座位了”为由,拒绝了我们的加入。


        611日晚,准备出门吃饭时,在宾馆前台遇见十几个驴友,于是上前与其中一人搭讪,了解他们的行程,结果还是不是很明了。吃过饭回来的时候,又恰遇这些人要出门聚餐,而我刚好被之前聊天的驴友叫住,向我指了指他们的领队,让我有问题问他,于是又问了问他们的行程,并且希望如果他们的行程跟我们差不多的话,那我们就争取加入他们的队伍走徒步线路,最后因为他们要集体出去吃饭,未果。回到房间后,思来想去,觉得不该错过这个机会,驴友走的线路,向来都比景区的风景好过百倍,于是去大厅找宾馆老板要那帮驴友的电话。老板很热心,但入住记录上并没有留电话,于是在电话中翻找通话记录。打了个电话过去,关机,一阵忐忑,于是发了两条短信留言,恳请加入,当晚无结果。





 

        根据原定的计划,612日是要前往鱼木寨,但前两天的舟车劳顿,以及前往各个景点的奔波疲累,使得今天并没能早起,今天的行程不得不改变。而打听的关于到咸丰的乘车及距离问题,似乎有点太远,不愿意将一天一大半的时间花在路上,于是决定,放弃去咸丰,然后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去处,最后锁定了“大水井”。

       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境内。主要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高仰台李盖五住宅三部分组成,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有房屋近300间。清乾隆中期,李氏高祖李廷龙,李廷凤兄弟从湖南西迁入川,分别落业于大水井和重庆马鞍山,故有龙归井,风栖山之说。李廷龙在大水井兴业发家,至解放初,子孙延续五六代数百人,形成李氏封建小王朝。大水井古建筑即为李廷龙子孙过去钟鸣鼎食,行使强权之所。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工艺精湛,环境秀丽,为鄂渝边境名族古建筑之明珠。

       我们步行前往南门汽车站,在停车场中先找到去柏杨的车,问了问司机发车时间及间隔,然后淡定的车站门口吃早餐,因为7分钟就有一班车发往柏杨。

       到柏杨,根据我查的攻略,也不过四五十公里,然而这车照样开了一个小时,不过相比于后来前往鱼木寨,这已经算是快的了。一路风景很平淡。到达柏杨镇,下车就见到不少停在路边的小面的,上前询问,到大水井十块钱一个人,这和我们出发前,在利川时所了解的一致,所以也并没有觉得有砍价的必要了,于是果断上车。

       小面的在曲折的山路上开了半个小时,然后在一个小村子的路边停下,路边一个小亭子,亭子中有块石碑,上面写着“大水井古建筑群”。


       
这里看起来,并不像是个景区,因为没有正规的管理人员,而只在院门外的椅子上,斜躺着一个人——售票员,再没有见到其他工作人员。

 

      穿过大门,进入院子,院子看起来并不算很大,院子里的墙垛边上放着些盆栽,乍一看没有什么稀罕的,而细看则会发现很多特色的东西。进入院门的门墩上刻着图案,前方院墙的墙垛上也刻着图案,或在墙上画着一些画。正房,一层是砖砌结构,二层及偏房均为木质结构。连楼梯的立柱的柱头都刻成莲花的形状。


       每一间房都契合的非常紧密,每一间房的门庭窗户都开的恰到好处。每一篇瓦都刻有图案。





       正房与内堂同样紧密结合。整个院落的外面,左边有一个台子,想必是个祭台。这里除了应有的厅堂,起居室外,库房,刑房,牲畜圈房,祭祀行礼的房间一应俱全。

       我们所感叹的,并不是这座建筑的造型设计,也不是那些墙上遗留下来的讲述历史的图案,而是这座建筑的建造工艺。很难想象的出,当时是如何将这么庞大的建筑设计的如此精巧,每一块木头的契合能恰到好处,而使得这座木质结构的庞然大物历经百年风雨还依旧保存完好。只可惜,这里似乎看起来并没有得到重视,一楼打扫的都还比较干净,而二楼很多空房间中,落满了灰尘,还有很多枯枝败叶,并且充满了潮气腐败发霉的气味。着实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我们在这座院落中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角落,希望从每一篇瓦砾,每一件古物中去看透这座大宅的兴衰。

       我们在这座建筑中待了两个多小时,正准备出门离去,售票员问我们,“大水井去了吗?”我们有些诧异,以为大水井仅仅是个地名,仅仅是这座古建筑的名字。接着售票员告诉我们,“从左侧的走廊出门,沿小路往前走50米,那边才是真正的大水井,比这边还大,不然怎么能收你们50块钱”,(心中暗笑,其实我们根本就没花钱。)于是我们又返回院中,根据院落中的一个指示牌,穿出走廊,就走出了这座大宅,一条石板路向前延伸了50多米,就看到路的另一头,又一座大宅矗立在眼前。


 

       这座大宅看起来似乎和之前看到的就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了,从外面看,就是完全的砖墙结构,而且墙很高,门也小。一进门,就有进入院落的路,和上山的路。我们先从进门左侧的楼梯爬上二楼,二楼很空旷。正如从外面所看到的,二楼的外墙也是砖石结构的墙体,墙上每隔几米就会有一个圆形的孔洞,内部孔径大,外部孔径小,就像一个锥形的漏斗,这些,是作为防御用的枪孔。枪孔的位置很高,不知道当时的人是不是都长的很高,不然怎么能够得着。


       回到地面,看到进院门的右侧有条台阶路,可以上山,于是想走到高处看看。而实际上,走到高处,这台阶路直接就顺墙转了弯了,而并不是通向山上。原来这个院子是完全的封闭体系,高墙壁垒,就如同一座小城堡,在这些向高处延伸的墙上同样有枪孔。防御工事很强大,如有外敌入侵,并不是能够轻易拿下的。

 

       房屋的后面与台阶路包围的区域已经长满了杂草和一些无人看管的果树,看着这种颓败,觉得有些可惜,哪怕是将这片园子清理出来供游人参观也是不错的规划。我们顺着台阶路绕着房子转了个圈,走到了真正所谓的“大水井”。







       大水井,其实并不大,它应该是这里唯一的水源地,所以周围修葺了高墙来保护这口井。水井的位置很低,水井周围砌着石板,从上面房屋的平台到水井还要几米的落差,所以同样修着一级一级的台阶。




【真正的大水井】 

       正房内部仍然是木质结构,和先前看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这里似乎看着更霸气一点。而先前的内容看的太多太细,燥热的天气,让我们已经无心继续细看下去了,于是草草的浏览了一下,就出了景区。




 





 
 

        研究攻略的时候,攻略中说在大水井附近有个观音峡,步行就可以到达,所以让我们以为很近,于是到门口问售票员如何到达,结果被告知,需要包车前往观音峡,距离大水井还有二三十里地,如果要包车前往似乎又不划算,而且询问大水井景区门口的几个女孩那边风景如何时,她们也只说是“一般”,并且推荐了一个徒步就能到的地方——龙河口,近,而且免费。

【龙河口峡谷】 

       根据她们的指路,我们顺着田间小道,一路下降到主路上,路边有商店,有民居,看着并不像是个景区。问问路边几个聊天的当地老乡,指了指边上的小路,说上去就是龙河口。顺着小路上行不过二十米左右,就看到一个平台,悬于峡谷之上,可以看到峡谷中的风景,壮观,漂亮,却只能在这里看看,并不能下到峡谷底部。

       天气燥热,看看时间,如果还要继续前往观音峡,如果按照问路的情况,时间会比较赶,更何况还是徒步。返回路边的商店,买了水,不甘心放弃的又问了问商店老板前往观音峡的情况。这时路边过来一小面的,停在了商店跟前,司机要了罐红牛,我见小面的上写着旅游班车字样,于是询问,是否回柏杨,并问了价钱,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于是果断决定上车。

       其实到柏杨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样子,时间尚早,来的时候,就觉得柏杨虽然是个小镇,但人很多,看起来也蛮热闹,所以想着如果到柏杨早的话,就在白杨镇上转转,结果我们刚到柏杨,就见到一个回利川的班车出站,被我们乘坐的小面的的司机给拦下了,让我们赶紧上车,结果最后也并没能在柏杨停留,早早的就回到了利川。

       在利川,一直都想着找个邮局盖戳,但每次回到利川时,已经6点过了,一般的政府单位早已下班,而这次回到利川,时间尚早,于是紧赶慢赶的找邮局。从宾馆出来,走了一半路,才想起来我们只带着在武汉买的明信片出来,却忘记了带我用来盖戳的笔记本,而此时着急又盖不上戳,于是决定先盖明信片的章。到了邮局,刚刚5点,邮局已经下班了,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关门,看到一边的窗口坐着个女工作人员,就去找人帮忙,结果先是被拒绝了,被要求买邮票才能盖章,就如同当初在丽江的四方街邮局,说是邮戳不能随便盖,于是说了一通好话。那名工作人员无奈,最后打了个电话征求领导意见,最后还是给盖了戳。

       这一天算是比较轻松的一天,按照原先的计划,其实我们的每一天的时间都应该比较紧凑,而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正是如此。有些地方需要真正到了那里,才会发现与先前所做的攻略有很大的差异,毕竟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和认知不同。

       这一天,我们在利川。




*************************************************************************************************************************************************************
【利川特色小吃——莼菜、黄凉粉】

 





【利川特色小吃——格格】
【排骨格格】


【羊肉格格】


【利川特色小吃——豆皮】 

矜蓝发表于2013-09-02 22:54  
分享到 
赞过
(1659次阅读/10个评论/5人赞过)
    应业

    微笑利川还产豆瓣吧

     

      没听说利川产豆瓣,不过成都郫县豆瓣酱,或者重庆豆瓣比较出名,利川跟重庆挨着的。
    一直走
    沙发呲牙
      嘿嘿,小吃照片非常诱人呀。
      呲牙尽管特别的小吃不是很多,但利川的小吃还是很不错的,豆皮一般都是带汤的,就跟牛肉面似的,豆皮,格格,莼菜,黄凉粉是当地的特色,出了利川,几乎是吃不到的。
      记住啦。
      抱拳 老师客气, 我仅仅是记录一下,然后作个分享呲牙
      嗯,赞赏分享,在户外大家都是同学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