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越美】漫步三朝古都,感受顺化古城
色彩艳丽,是顺化皇城的外衣
黄黄的香江,是顺化给我的第一印象
从河内到顺化的Open Bus是夜间行驶,虽然路途遥远,可卧铺车睡起来还不错。一早抵达顺化后,完全不影响闲逛的脚步。
清晨的香江岸边,是市民悠闲的生活。他们几人围坐在简单的小桌旁,喝着咖啡,聊着天。而我已不知不觉的走入人群之中,不免被这样的悠闲感染,于是坐下来,吃了我在越南的第一碗粉。地道!
因为台风“蝴蝶”的到来,香江水变成黄色,江面吹来的风也很大。可是在这么干净的城市,你完全不用担心狂风的怒吼,只需要迎风享受清凉。面前的香江流速很快,黄黄的面容让我印象深刻。几只小船飘荡在江面,好像是浩瀚沙漠中孤独的帆船。
顺化的街道,干净整洁,连行驶的摩托都比河内顺眼
我们沿江步行,并从跨越香江的大桥走过。对面的顺化皇城一如北京故宫,只是微缩的版本。对于我这看惯了京城大气建筑的人来说,实在是毫无吸引力。我当时就特想对外国游客高呼“Welcome to Beijing!”
或许因为生活在北京的缘故,我对顺化皇城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这次的计划,也只是在皇城周边走走。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到了顺化,却没有进皇城有些遗憾。可或许那高达的围墙,本就不是为凡人所开,你又何必去计较是否曾经进入呢?
其实环绕皇城的步行,也是很美妙的。看着护城河里那遍布的水草,虽然肆意生长,也无法跃出水面,而高墙更是你与权势间无法逾越的界限。市民骑着摩托在环绕皇城的马路上疾驰,不知过往的岁月,又有多少人曾在此抬头仰望。除了正门外,其它地方横跨护城河的石桥都很小,难道极权与市井之间的距离,是如此近?
著名的钱场桥,但看这身躯就气势不凡
顺化古城的标志——顺化皇城
古代顺化,曾长期作为中国领土。随着占婆国的不断兴盛,包括顺化在内的大面积土地被侵夺,顺化区域就长期作为占婆国领土。
公元14世纪时,越南陈朝英宗将玄珍公主下嫁占婆国王,占婆国将顺化作为聘礼送给陈朝。随后,陈朝将其分为顺州和化州。公元1405—1426年,中国明朝占领越南陈朝,并将顺州与化州合二为一,名顺化府。此系顺化正式得名之始。
公元1558——1945年的400多年间,顺化又先后作为广南阮氏(旧阮)、西山阮和阮朝(新阮)三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开启了一代名城的辉煌。
1945年,越南发动八月革命,结束了法国在此的殖民统治。8月19日,胡志明领导越盟在河内夺取政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随之末代皇帝保大帝阮福腆也于8月30日退位。至此,顺化作为都城的历史结束。
近代历史中的顺化,就如同整个越南的历史一般,不看回首,备受欺凌。法国的卷土重来,美国的入侵,长达30年的战争在这片细长的土地蔓延着。而离北纬17度南北越分界线非常近的顺化,自然难逃战争蹂躏的厄运,这些古建筑也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而现在的古建筑群,是今人不断修复的结果。

正在维修的午门
环绕着皇城走了一圈,我便走进周边的小巷,那是我最爱的地方。我坚持的认为,这些无人造访的街区,才是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途径。街边的小店,贩卖着各种我在国内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东西。莫名出现的一条大街,各色摊位挂满各种山寨大牌。逛得累了,就找一家街边的小店坐下,吃不下什么,就喝杯咖啡,吃些冰点。此刻的我已经连赶了两天路,而顺化的上午让我得到舒展。
重新回到香江岸边,这里有不少摊位在卖着类似古董的瓷瓶,还有好多越战美国大兵的胸章。一旁就是横跨香江的钱场桥,这座漂亮的铁桥始建于阮朝成泰九年(公元1897年),1904年一场台风将其摧毁,1906年又得到重建,1938年扩建至当前状态。
桥边原来还有一渡口,名钱场渡,或许是桥太有名了,甚至这宽阔的香江也有了另一个名字:钱场江。当然,曾经的风华早已不在,繁华的渡口都无迹可寻,这一切都像极了现在的顺化,一个从历史中蜕变出来,给予寻找新机遇的城市。
香江是顺化最大的礼物

城墙上的小窗,充满着中国元素
同其他越南城市一样,顺化的街头并无两样
在街道上看到两只大壁虎,比北京的大不少呢
临近皇城的地方,还有些皇家建筑

又瘦又长,是越南房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