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消失的文明-----巩华城

你若问北京人沙河在哪?谁都会告诉你,“往北走,过了清河便是沙河”。若问巩华城在哪?许多人都会茫然的说:“巩华城?不知道”。其实,巩华城就在京北的沙河镇东,南北沙河之间。明朝中后期,巩华城是京北军事的防务重镇,也是明代皇帝出殡停灵和朝谒祖先路过时休息的地方,作用等同皇帝的行宫。因为有上述的关系,因此巩华城修建的异常坚固而且很有规模。今天我们几个朋友就来到了这,探寻已经消失的文明遗址,探寻曾经的历史辉煌。
历史上,明永乐帝朱棣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迁都北京后,曾多次出征蒙古扫荡元朝残余势力,为了战事的需要在如今的沙河地区曾建了一个据点,也是当时军中粮草车马的集散地。后来沙河水系洪水泛滥冲毁了这处。直到明嘉庆帝朱厚熜时期才得以复建,并在周围建筑了一座庞大的城池,赐名巩华城。从此巩华城就起到了"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蔽密云之冲,西扼居庸之险"的防卫作用。
据考证,当时的巩华城有900米见方,城墙高9米多。城上设垛口3602个,城外有2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设四门,门外设吊桥,桥内是瓮城,城上有箭楼,非常壮观。从现在的遗址上看,瓮城是圆的,内城是方的,这样的城池也合乎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理念。
满清入关后,巩华城失去了使用作用,康熙年间,在北边设了擀毡局,因此沙河出产的羊毛毡也曾名盛一时。清朝末年此城逐渐衰落,光绪年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把城的行宫抢劫一空。民国成立后又把行宫残屋拆除变卖。七七事变时又遭日军的炮火轰击,此后巩华城变成一片残垣。
历史走到现今,老城的破败一年胜过一年,逐渐的淹没在历史的沧桑之中。高大雄伟的城垣建筑都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了四座斑驳不堪城门。两个瓮城破败不堪,还有两个瓮城里衰草遍地,垃圾遍野,到处是拆迁后的碎砖乱瓦,几百年历史的城砖随地散落。冬季的原因。树木植物退却了一身的繁茂,天空显得通透,眼前显得清亮,视线显得清楚。我们几个小老人在沙河车站下了345公交,从北大桥南侧的便道向东,来到北门展思门,由此环城一周探寻巩华城,还有其它三座城门,这几座城门分别是东门镇辽门,南门扶京门。北门展思门。因为是皇帝用的城堡,所以建的雄浑,一个城门一个瓮城,瓮城的作用是诱敌深入,断其后援,瓮中捉鳖,敌人只能束手待毙,看来安全防范在这座城池是最重要的理念。
一路走来,寒意浓重。头上是几朵白云在蓝天上轻轻飘荡,脚下是遍地的垃圾,望着眼前的残破荒凉的古建遗址,内心充满沧桑。一路走一路看,我感觉这几座城门及瓮城,扶京门目前最为壮观,最为完整。南北城门都是三个门洞一字排开,瓮城各有三个城门。。瓮城正中门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城门的名称。我们爬上了扶京门的城门楼上,城门楼上的楼基上还留有一块块的巨大的柱脚石,可见当初城门楼会是多么的壮观,不难想象出,当年的巩华城在京师是多么的恢弘。
扶京门的内城,有施工人员在清理城门口地下的城砖,一块块完好的城砖被挖出来,随后被码放整齐,堆在一边。城中也堆积着一垛垛收集来的城砖。据当地老乡说,那些年,谁家盖房,谁家就来拆城砖,好好的一座巩华城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城就这样毁掉了。如此少有,如此雄伟,如此磅礴的城堡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巩华城的现在进行时是正在修复工程的过程中,但拆了几年似乎没动静了,目前又脏又破,这样的现状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就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不时的看到当地的居民漠然地从城门边走过,只有当看见我们举起相机的时候,才好奇的瞥一眼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古城门。
北京建都已经860年了。历史的过往中留下了多少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究竟还有多少尘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历史遗存,历史文物是我们不知道的?
拜访巩华城遗址了解一段历史,人文过往。半天的活动使巩华城清晰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座历经几百年历代的京畿重镇。尽管已失去了当年的辉宏,已经尘封在历史的年轮里,但作为一座军事重镇,他依旧给古都北京的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我常想,北京你这个饱经风霜,宁静安详的古城,在你的地下,在你的怀抱,还有多少历史故事要叙述给我们? 巩华城我们来过了,了解了,记下了,下一个故事你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我们还去哪里?
永乐君王建行宫,嘉庆皇帝筑华城。
历史沧桑六百年,人祸天灾几相逢。
残垣断壁遗旧垣,基台荒废草木生。
三千城垛今不见,此地空余旧时瓮。













肖虹发表于2013-12-13 12:17
(1551次阅读/20个评论/6人赞过)
-
-
2013-12-25 17:24天涯的涯学习了。回复
-
-
2013-12-25 17:24天涯的涯
之前还真不知道。
回复2013-12-28 15:50肖虹的回复不远,走起来很方便。回复 -
-
2013-12-22 20:42带你去转山最近关于巩华城的游记不少啊,都走休闲路线了。回复2013-12-23 10:11肖虹的回复走起来不累。回复
-
-
2013-12-17 00:18飞鱼看来得保护和修缮了。回复2013-12-23 10:11肖虹的回复修缮与保护在现实中是一对矛盾体。修旧如旧好好,面目皆非的假古董无处不在。回复
-
-
2013-12-16 09:43东施凉凉好文回复2013-12-23 10:09肖虹的回复谢谢满画楼朋友欣赏。回复
-
-
2013-12-14 00:07开心大哥文字朴实、照片工整、叙述全面,真情实感!回复2013-12-14 19:15老顽童的回复
版权费,刚好当年落儿!
回复2013-12-14 22:50开心大哥对老顽童的回复不完全一样,哈哈回复 -
-
2013-12-13 21:29老顽童文字朴实、照片工整、叙述全面,真情实感!撒花回复
-
-
2013-12-13 17:34524766956@qq.com长见识了回复2013-12-13 18:24肖虹的回复谢谢朋友欣赏。回复
-
-
2013-12-13 16:23一直走顶贴。回复
-
-
2013-12-13 12:35肖虹谢谢先生的提醒,这里还不会鼓捣,慢慢学。问好。回复2013-12-13 12:57一直走的回复
谢谢肖虹。
回复 -
-
2013-12-13 12:24肖虹呵呵,老太婆玩电脑,糊弄一气,不规范别见笑!回复2013-12-13 12:28一直走的回复加一张图片吧。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