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山寨-蚂蚁山-燕羽山一日探路连穿

2013年12月21日,冬至前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是一年的四绝日之一,大事勿用。就是这一天,我和一江南、河西村落、世一、老郭、耶律TeDie 、速疼7个纯爷们完成了从昌平的的得胜口地区往延庆井庄镇燕羽山的探路活动。

        北地村进山口,身后不远处即为110国道,左侧有护林员的小房子

      

一、七狼奔袭蟒蚁燕:

蟒山寨(海拔900余米)、蚂蚁山(海拔1007米)和燕羽山(海拔1237)。我们目标是要把这条山脊走一遍,为其他驴友探一条走通昌平和延庆的穿越路线,开辟上燕羽山和吃牛肚豆腐宴的另一条通道。这条路是否有人走通过,我不知道,反正没听身边的人走过

       蟒山寨主峰合影,左起:老郭、速疼、耶律、一江南、河西村落、世一。

                 身后远处即为蚂蚁山

 

 

这是一条完全陌生的线路,是一次不知否有路、不知距离多远、不知地形怎样的“三不知”探路活动,加之冬天寒冷、天黑得早等,探路的条件比较艰苦。因此,思想很重视的同时,甚至做好了在深山岩洞过夜的的心理准备。实际上不仅我是这样,同行的7个人,都带了两顿路餐,都带了火种,做好了扎野的准备。但这一天的结果却是出奇的顺利,比穿越熟悉路线还通畅,4:30下山,到达了井庄镇果树园村。

                 对GPS等新式工具还不掌握,探路依靠的就是地图了


          具体的探路过程是:7
15德胜门西888公交车站集合并出发,8:00昌平南大街下车,向西步行第一个红绿灯左拐向北第一个红绿灯右拐向西100,建明里小区公交站换乘昌35路。等车5分钟,乘昌35路到终点果庄站。下车一分钟以后,在我们四顾茫然之际,一辆小面翩翩而至,大家上前围住司机,不由分说上了车,司机在半推半就中把我们拉到110国道边的一个叫北地的小山村,在北地上村头,110国道右侧,有一进山口,山口狭窄,仅有几十米宽,进山口左侧有一护林员栖身的蓝色小房子。一条土路向沟里延伸,大概1公里多的地方,出现三岔路口,凭感觉,往左走。再走不到一公里,过一铁门,进到一山间盆地。这里就是白龙坑。白龙坑,原来有不到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现在只有一郜姓人家留守,还有狗和鸡等家禽。白龙坑村后(西北)面,有一山峰似利剑直插云霄,这就是海拔900余米的蟒山寨。用1小时时间往返蟒山寨,在山顶登高望远,清晰地看到一高耸的大梁,我们断定那就是蚂蚁山,然后下山往蚂蚁山的方向靠近。

        瓦庙隧道口。隧道口右侧上山,走几百米遇到一垭口,

 从垭口右前方上右侧山梁,以后行走不要离开山脊,就走到蚂蚁山和燕羽山了

 

 

穿过北侧的垭口,沿小路下沟向北,1公里多的路程来到一公路的隧道口——瓦庙隧道。隧道口的右侧有一趟电线杆,顺电线杆的方向爬升,几百米以后遇到一垭口,穿过垭口即向右侧的山梁爬。这一山梁就是这条路主梁,从这里沿山梁向北逐步爬升,到燕羽山大约10公里。山梁上有一明显的标志——锅形通讯天线。从这里开始,地势已抬升至千米高度。待走到蚂蚁山主峰,俊俏挺拔的燕羽山也已在视线中了。一个多小时上到燕羽山,再一个小时到柳沟。因为下山较早,大家决定放弃原定的牛肚豆腐宴和农家院的热炕头,经延庆县城,乘坐919回家。于是,在柳沟等23分钟以后,乘公交一路顺利回到市里。

上面把探路过程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叙下来,是希望其他的朋友能够复制此线。这条线耶律以手机GPS记载,长15.4公里,总爬升和总下降都在1200左右,属1.5强度。公交往返,交通便利。现在山脊上的路不明显,但如果走的人多起来,路自然就踩出来了。

一天的探路活动,最突出的感觉就是顺利。几次等车时间累计不超过10分钟。没有走一点点的冤枉路。正像河西村落评价照片时说的那样:“ 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爬完一个高的还有一个更高的,真是步步登高;一次点正再一次点正,赶上一个巧的接着一个更巧的,总是事事顺心。

 

                       非常优秀的团队,个体能力也很强(速腾拍摄)

 



                     这一天实现辽阔,非常美丽的景色(速腾拍摄)

 

 

二、秀团队:

其实计划流畅也好,探路顺利也好,一天感觉最最喜悦的,是和几位契和的朋友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探路。

一江南,高级知识分子,标准的士阶层,的体力耐力超好,2011年小五台两日重装相识以后,对山的认识和感觉相近,就经常在一起户外爬山。最近发现路感越来越好。

河西村落,很有内涵的帅小伙,在山里的路感和方向感觉超好,亲和力突出,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2010年认识,以后常在一起户外,几年来我们共同探路爬山几十处

世一,20出头的帅小伙,体力耐力超强,最可贵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领队的意图。2011年的冬天,在房山的大山上被断崖困住,夜里三点下山。经过患难,彼此信任。

耶律TeDie,体力和耐力超好,一年来一起走了红螺三险、三灵连穿等大强度的活动,有较强的方向感和路感,缓急时刻堪当重用。

老郭,虔诚的佛教信徒,一年来多次一起户外探路,又一起参加太极活动,师徒之实,兄弟之情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速疼,年轻的帅小伙,摄影爱好者。是这次探路唯一的新人,看他自我介绍说“经常户外,装备齐全,烟酒不沾,听从领队指挥”的话,应该是靠谱的,实践证明果然靠谱。

   带你去转山,有正当职业,世俗中的士阶层。说到户外是典型的喜新厌旧者,不愿走重复的路,多半户外时间在追寻新的风景。

     左起:世一、耶律、老郭、带你去转山、河西村落、一江南(速疼拍摄)

 

 

 



                                    帅小伙速疼(耶律拍摄

 

       三、记美景:

        这样一支队伍即使再艰难的活动也保证完成计划。更何况这是一条非常优美的山地徒步线路呢。在地图上,这一条线被涂成了浓浓的颜色,说明这是一条高耸的山脊。太行山自西北而东南的逶迤而来,到110国道的这道峡谷(这道深谷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时被这道峡谷生生的完全彻底的割断了。往西是太行山脉,往东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系。我们探的这道山梁,就起自这种切割的边缘,是燕山西界的边缘,与太行山东部边缘的最后一列八达岭、磨盘山等高山隔峡谷相望。隆起高山和深切峡谷这种剧烈地质大变迁发生在只有几十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是这一带风景优美,可堪入画的大前提。从北地村那道狭小的山口开始,映入视觉的就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开始是森林谷底,那无边无际的山核桃树,到夏天肯定是遮天蔽日的清凉;白龙坑这种山顶盆地的特殊地形,在其他地方你是很少看得到的了。盆地四周的山势,奇形怪状,多彩多姿:西边则是我们要爬的这道山脊的一部分;西北有蟒山寨双峰,陡峭直立,犹如腾空跃起的双蟒,直冲霄汉;北部是军都山的主山梁,沉稳大气;东和东南,有双峰对峙,恰似大地母亲的双乳,朝晖夕岚,滋养着白龙坑的子民。白龙坑土地肥沃,树木茂盛,鸡鸣犬吠,一派祥和。

     登上蟒山寨,瞭望四周,使人更加赞叹山水其妙无穷。往南看,磨盘山等山脉层层排去,犹如大海的波峰起伏。往北看,海坨山等清晰可见,群山无墨,近青远黛,自成画卷。视线稍微近移,便看到一道坡度平缓,烟草苍苍,犹如苍龙、虎背的大山。我们断定那就是蚂蚁山,正是我们今天要攀登的第二道高峰。于是这样的景色,吸引我们快步前往。

                                             世一拍摄

                           速腾拍摄

 

 登上蚂蚁山,才发现,所谓海拔千米以上,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山头,它是一道高高拱起的山脊,大概23公里的距离都在千米以上。山脊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黄草。那些荒草的细叶已随风而去,留下的是挺立的草杆,由于人迹罕至,由于没有放牧牛羊,大半个冬天了,仍在山脊上亭亭玉立,每根草杆都反射一束阳光,千万颗草杆簇拥在一起,闪着熠熠的光忙,煞是好看。我不知到这么大气的山岗,为啥以小而又小的蚂蚁命名。

                     蚂蚁山主峰合影,左起:世一、耶律、老郭、速疼、河西村落、一江南

 

 

无论叫什么名字,都不影响它给人视觉的雄浑。其实它本身并不很高大,只是长在这里,它高于周围的所有的山头,这就显得出人头地了。远近看去,层峦叠嶂,千峰耸峙,云海茫茫,百鸟歌唱。俯瞰山下,片片屋宇,村村相连,令人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你可能会问,面对优美景色,何以如此呢。这是因为我看到,山下的村庄不少,但看不到炊烟,毫无生趣。这样的深山,这样的村庄的居民,应该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了,也可以说是中国大众的典型代表了。曾经的久远,曾经的各种原因,使他们落脚在这些村庄,生息在深山谷底。辛勤耕耘,生息繁衍。有明一代,他们是大明王朝的顺民,始有大清,他们又是满清的子民……千百年来,无论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延续的都是家族的血脉,正如伟人们说的那样:“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时,他们的喜怒哀乐积淀成深厚的民间文化。由于东南西北这种地理的多样性,汇聚成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其实,中国有代表性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无不是出自这样的背景。但如今,即使再偏远的深山,也难逃现代化浪潮和所谓的城镇化的影响。现实和压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山村,离开传统,地域和种族,甚至是家族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局面下默然流失。丰富多彩,生命力旺盛的农耕文化,将有被隔断的危险。这一断层发生后,代之而起的也只能是单一的小市民文化,或更加肤浅的“快餐”形式。                          

 

想到这里,我心情沉重起来。于是加快脚步,向燕羽山爬去。穿过燕羽山,下到果树园、柳沟,那是现代人培植的地域特色。 

燕羽山主峰合影,左起:耶律、河西村落、老郭、世一、一江南、带你去转山(速疼拍摄)

 

本次线路轨迹 http://www.foooooot.com/trip/125684/  来自耶律
带你去转山发表于2013-12-23 20:36  
分享到 
赞过
(3205次阅读/49个评论/19人赞过)
    追霞客
    向开路先锋致敬!强强强
    塞外客
    真真的钦佩和感谢探路勇士!驴友之幸!
    清雅0920
    微笑只能看看了
    寻路老邢
    和转山大哥走走,太长见识了。
    孤独的存在
    不错的道路,可以去试试

      嗯  去走走吧,强度适中,交通方便,从昌平走到延庆也挺有意义

    O不说也罢O
    感谢转山的奉献,才有众多的驴友线路。
      需要大队去踩一踩,把路踩得明显了就更好了
    一江南
    当转山大哥掏出那张手绘地图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呵呵 看着很土是吧

      还真不是,是佩服老大准备工作做得细致

    世一
    最喜欢跟转山老大玩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总能认出远处山峰的名字,而且方向感很强。这让人能结合以前的爬山经历和对地貌的了解构成对北京周边山区较为完整的认知。

      其实就是平时观察多一点

    月徂东山
    有文采,有内涵。好活动,好游记。
    一江南
    每次跟着转山大哥去爬山,最喜欢听领队遥指着远远的一个山头说,“我们这里是起点,目标就在那里,至于路怎么走,我也不知道。”
    领队说这样的赖皮话,这样的领队究竟算不算靠谱呢?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自己是由衷地敬佩!
      哈哈哈哈哈,太经典了!!!!!!!!!!!

      那山头就是北啊,看你怎么找?
      我都是跟着混的,自己找不着~偷笑

      “我们这里是起点,目标就在那里,至于路怎么走,我也不知道。”
      你听见过么?我没瞎说吧。
      没错,这句话我也印象深刻!
      哈哈哈 这事成了笑话了
      看着你们和转山大哥的一次次探路'是真心羡慕啊。。。。。。
      来吧,探路才有意思呢。
      看到游记  心里更是痒痒的
      可是    可是
      我要冬眠啦
      等天暖和了
      再和你们一起走

      冬天出来好啊,冬天安全系数高

      看到转山大哥发的探路活动  哪次我都想去
      可是 还是只能关注
       等过了冬天再和大哥一起走
    老顽童
    “登上蚂蚁山,才发现,所谓海拔千米以上,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山头,它是一道高高拱起的山脊,大概2、3公里的距离都在千米以上。”
    -------所以说,有个题目---爬百座北京千米山。
    这其实是涉及到山的定义----主峰与最高峰与“卫峰”的区别。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论山头,北京千米以上的估计400多,但以主峰论、以有名的山峰论,不足百个。
      你说的太对了。我觉得不能把卫峰算作独立的山峰
      是的。典型的如世界最高峰的统计,喜马拉雅山脉上、珠穆朗玛峰旁边。
    带你去转山

    我这是怎么了?写游记没感觉了。对不起了。

      这才对了,在朝着返璞归真方向前进,也算是探路游记坏笑
      据说在一个领域,发展到高手阶段,就是信马由缰,信手拈来,片叶为剑。继续探。还不够呢亲亲
      念爱卿辛苦,朕赐个题目吧-------七狼蟒蚁燕!坏笑
      采用为小标题憨笑

      呵呵呵 做不到炉火纯青,更做不到信马由缰。

      这题目改的!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全齐活了。
      山里蹿的、地上爬的。。。。阴险

      顽童兄去了,那就更齐全了呲牙

      敲打当我是水里游的啊!!俺是猴王,踩筋斗的!酷
      顽童兄是林中嚎的。

      是地下钻吧。蟒是地上走,燕是天上飞,蚂蚁是地下钻

      狼是山里窜的,顽童兄窜不过转山大哥,急的只能在树上嗷嗷叫了。
      不是有蚂蚁地下钻了嘛。
      所以,修正一下,俺应是以猴王身份,树上飞的。

      请教你们二位:对我下面这段议论有什么看法啊:但如今,即使再偏远的深山,也难逃现代化浪潮和所谓的城镇化的影响。现实和压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山村,离开传统,地域和种族,甚至是家族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局面下默然流失。丰富多彩,生命力旺盛的农耕文化,将有被隔断的危险。这一断层发生后,代之而起的也只能是单一的小市民文化,或更加肤浅的快餐形式。限于篇幅也没法说得很透                   

      1、先把这排“大字报”缩成“小纸条”阴险
      2、这段文字偏文艺范了。
      3、把这段文字再挖一下,先得对“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作定义和解剖。
      4、经济层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是该城镇化?农耕该不该“农场化”“工业化”“现代化”。
      5、假如从山里村里出来的,都不辨菽麦、不事稼穑,而让给辨菽麦、专稼穑的,是不是更好。
      6、回到原点。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宜解剖到可操作的层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以往为何先进、后来又为何落后、现在是先还是后,将来是先还是后,我是看不忒清啊。流汗
      7、我推测您的本意是:农业是根本,经济发展要有根,文化发展不忘本。这个得细而详论啊。
      8、赐刀刀,庖丁解牛亲亲

      我复制过来的,咋缩小啊,我不会啊

      各种文化的消失,最痛苦的莫过于当事人本人,看着很多废弃的村庄,我总在想,这儿原先的主人会不会时不时回来缅怀一番呢?
      很理解那些死也不愿意搬离村庄的老人,也深深地敬佩他们。
      但是我觉得农耕文化有其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不会因为一村一落的消失而产生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