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建筑(二)------那些物儿
总序:
建筑简直就是浓缩铀,浓缩了人类太多的知识、艺术、思想、情趣。顽童不才,尝试写点点滴之见。
一、建筑那些词儿:http://www.517huwai.com/blog/34720
二、建筑那些物儿
中国古代建筑,涉及很多具体部位和构件,其名词术语繁多,且大多生僻难懂,但是,百姓自有百姓的智慧,他们能把其中的某些物儿形象化、拟人化,让这些陌生的、生硬的东西变得生动鲜活、充满情趣,此篇便尝试搜罗这样一些有趣的词儿,希望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那些貌似千里之外、千百年前的陌生的古董,能像卡通一般,可识可懂、可亲可近、可玩可爱。(同时,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 仙人走兽:同物件儿、穿衣一样,建筑是有规制的,但凡某种形式(如庑殿顶和歇山顶、和玺彩画和藻井)、某个重要构件(如琉璃瓦件和斗拱)上了档次、高端大气,就该被皇家、权贵征用了,平民百姓只能乖乖用剩下的、简易的、低级的形式和材料,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是“法度森严”的,甚至有些冷冰冰。于是,能工巧匠结合宗教信仰和美学意念,创造了一批“玩偶”,让它们站在屋脊上,庄严中透着那么几分顽皮。这便是“仙人走兽”仪仗队,行话叫“小跑”,并且,为他们附加了神秘色彩和故事,如前面领队的仙人是“走投无路”,而后面的那些往往是幻化了的、增加了翅膀或法术的神兽。(也因其面目凶恶,其另外的描述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不过,这类描述多少带着羡慕嫉妒恨的成分)。
龙----这是Boss,老大;
凤----圣德之人,象征祥瑞;
狮子----佛教中为护法王,象征勇猛威严;
天马、海马----象征忠勇,前者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入海入渊,逢凶化吉;
狻猊(suān ní)----形同狮子的猛兽,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它凶猛残暴能吃虎,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狎(xiá)鱼----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獬豸(xiè zhì)----独角兽,象征勇猛、公正。
斗牛----传说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之上,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行什----类猴,但背有双翼,手持金刚杵有降魔功效,又因其形状很象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放在屋顶,是为了防雷。
选择这些神话动物作饰件,首先是为了突出殿宇的威严,其次还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的寓意。将它们置于屋脊之上,以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走兽”的体态原本差别很大,但统一采用蹲坐姿态列队,形成大同小异的造型。远处观赏高高檐角上的这排小神像,往往看到明亮的天空里这些小兽宠物般坐在高高的檐角处,所以在人们印象中,它们更多时候是一幅优美的剪影图画。
当然内在的,走兽也有实用功能。因为屋檐有一定的斜度,脊瓦便有下滑的可能,故需用多个铁钉加以固定,为掩饰铁钉不美观的痕迹并保护其免受雨淋,匠师们便在脊瓦处的钉帽上加饰了这些琉璃小兽。
中国脊饰造型最初是以图腾崇拜为基础,是儒道佛思想与世俗观念相结合的产物。脊饰构件历史发展路线大致为:
汉代脊饰多塑鸟状(如凤凰),南北朝、辽、隋、唐做成鸱尾状,宋以后则为鸱吻,明、清鸱吻尾部外弯,兽身附雕小龙,背上出现剑把,名称改为螭吻或大吻。这之后由于琉璃技术的普及,脊饰愈来愈多彩多姿、千奇百怪。总结脊兽等脊饰的作用、演变及象征:最初功能是压住瓦片和屋脊收口的结构构件,是脊端节点的构造衍化,后来逐渐以装饰为主,用以彰显屋主及建筑本体的身份和地位,因而脊饰能够最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民俗文化和价值观念。
- 女儿墙:也叫“女墙”,这个词来历有多种说法,其实按宋《营造法式》上讲“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就是城墙外侧额外加高的部分,就象长城那样的垛口状。以前也建在后院作为女眷活动范围的“红线、警戒线”,目前广泛用在屋顶边缘(顶端改平直),起美化、防护和便于集中排水之用。
- 美人靠、鹅颈椅:也称“飞来椅”、“吴王靠”,宋时称”阑槛钓窗“,园林和民居的阁楼中常见的长椅,作临时休息用,作成鹅颈的弯曲形状,人们给了一个更有趣味和充满想象力的名字---美人靠。传说中,最初为春秋时吴王夫差专为西施所设。
- 马头墙:多指徽派建筑上的高大直立的“封火墙”“风火墙”,因其上部装饰后,颇似昂首嘶鸣的马头。这个在功能上,主要起隔绝作用,防止外面的风火进来(火来烧屋、风来掀瓦),当然也防止自己的风火、风水出去。---马头墙的发明,是中国传统木建筑防火技术的一大进步,在江南一带得到广泛应用。当然在北方,随着明代以后砖的生产应用,民居多以砖封的硬山墙为主,则此类封火墙的应用便少了。
- 虎头砖:突出墙体的一道“腰线”,一般用于砖石结构造型(如腰线、窗套、外窗台等); 过去用的最多的是窗台虎头砖:现在基本不用此类做法。
- 蝎子尾:这个也很形象,指民居的门楼、屋脊两侧象帽翅儿上翘的装饰构件,即粘土烧制的清水屋脊的“鼻子”,因普通人家不准用“鸱尾、正吻、吻兽”这样高等级的构件。(参见前面的脊兽图与后面的垂花门)
- 蚂蚱头、耍头:非常形象,斗拱的昂上面挑出的桃尖梁的梁头,也叫“爵头”、“胡孙头”。
- 批竹昂、弓形昂、琴面昂、象鼻昂(靴脚昂)、凤头昂(鹰头昂、官帽儿昂)、云头昂:斗拱中前探的“杠杆构件”,各时期“昂嘴”的横截面明显不同,从最初锋利的“批竹”逐渐变得圆滑秀气精巧,如宋元为斜面(似琴),明清为圆弧面(似象鼻,也似牛头),且突出了装饰性,出现了“假昂”和雕刻。昂的风格显著影响了斗拱的形象,其样式同样能作为建筑断代的参考依据之一。
- 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样式(箍头榫)。清代老角梁头也做成霸王拳样式。 从侧面看,就像拳头的指关节。另一种形式是三岔头,(近似蚂蚱头)
- 雀替、牛腿:一种斜撑构件,在梁架结构中称“替木”,在粱枋柱交界处称“插角”或“托木”,宋代称“角替”,清代音变为“雀替”。------古代五音中“宫商角徵羽”及目前保留的“角色”古音都读jue,讹传为"雀"后,反到生出更有趣的意象,就象鸟雀尾巴,其实,这种云装的曲线,也颇似太极图中的那道曲线,反映着古人的审美观。另外,古典家具、桌椅也广泛运用这种结构,最简单的可能属“霸王枨chéng”。(此处特别说明,古典桌椅家具的结构与建筑的梁柱结构有颇多可比性,一些构件名词也相互借用)
其实,在现代混凝土及钢结构中,梁柱的交点(节点)处、桥梁的承托处也有类似做法、属同样的功能,只是强调了实用,完全抛弃了古典的美。不过,记住这个名词,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那个大写的“T”,个人揣度,这个“替”,会不会也是“托”的讹变,雀替或许本来叫“角托儿”。 - 楣子、挂落:安装于有廊建筑外侧或游廊柱间上部的一种装修,即檐柱间由边框和棂条组成的装饰构件,均透空,使建筑立面层次更为丰富。依部位及样式分为倒挂楣子和坐凳楣子,倒挂楣子安装于檐枋下,楣子下面两端须加透雕的花牙子;坐凳楣子安装于靠近地面部位,其上加坐凳板,有些外侧还加装“美人靠”。
"楣子"这个词本身很普通,之所以选之,是因为按其结构组成(大边抹头边梃垂头、心屉棂条及花牙子雀替)中的棂条(心屉)图案,命名了多种有趣的楣子:步步锦、灯笼锦、龟背纹、盘长锦、冰裂纹、盘长纹、金钱如意、万字拐子、斜万字。。。。。。乖乖,楣子,实乃“美姿”也!另外,楣子下方的垂头也有个更好玩的俗名----白菜头。只是这个比垂花门的“莲花头”、垂珠头惨了点,但与伊斯兰建筑的穹窿顶“洋葱头”有一拼。。(顺便说下,门窗和桌椅几凳这类有四边方框的东西,长边叫大边、仟边,短边叫抹头,仟边抹头这两词很奇怪,个人猜测是否源自“阡陌”纵横?) - 抱头梁:檐廊下檐柱与金柱间的短梁,其下常有穿插枋。在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其头部常作成蚂蚱头),在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
- 抱鼓石:大户人家、官府门前摆放的石墩,有的与门墩连体兼有支撑和稳定门框的作用,后来演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通常文官用官印形状,武将用战鼓形状。还有桥梁的最外侧也用这种形式。
- 蓑衣顶:官式古建院墙帽的传统做法,一般有花瓦顶、真硬顶、宝盒顶、馒头顶、假硬顶、蓑衣顶、兀脊顶、鹰不落顶等。
- 叉手、抄手:同为意义相近的两“手”,但毫无关联。叉手指梁的举架结构“顶尖”处象两手指尖相对的一对斜梁(与蜀柱组合,明清逐渐淘汰此类做法-----宋元明清做法是对隋唐建筑逐渐简化结构,强化装饰性。针对托脚、叉手这样构成的三角形结构简化后,变成了单纯横竖相交的梁架结构,牺牲了稳定性)。
抄手指院墙内(特别是四合院内宅的垂花门两侧的看面墙)的走廊,称抄手游廊。(此处联想到川渝管混沌叫“抄手”“龙抄手”,呵呵)。另,抄手游廊(门至厢房)连同檐廊、窝角廊(穿山游廊:厢房至正房)联通,可形成环绕正房、厢房一圈的回形走廊。 - 瓜柱、蜀柱、童柱、侏儒柱、驼峰:梁的举架结构中,立在下梁上用于支撑上梁或桁檩的短柱,在南方穿斗木构架中,把坐于穿枋上支撑檩条的柱子也称瓜柱。 此柱宋代称蜀柱(尤指最顶部三架梁上的脊瓜柱),个人斗胆猜测是否因为蜀人矮小而有“蜀柱”之戏称?含蓄点便是“童”柱,也是言其短小嘛,清代干脆就叫瓜柱了,怎么那么巧,四川人有句口头禅叫“瓜娃子”,刚好囊括了“蜀柱、瓜柱、童柱”,乖乖!不过,联想到南宋抗金及现代抗日战争中蜀军蜀地之巨大作用,再审视这个蜀柱之地位,则意义巨变矣!另,瓜柱按所处部位也分脊瓜柱(脊檩下方)和金瓜柱(金檩下方),又因柱头及交叉部位形状不同而有“蛤蟆嘴”、“雷公嘴”等俗名,行内有“方圆卷杀唐宋造,卷杀蛤蟆明代作,雷公尖嘴清统式”之说法。
- 雷公柱:庑殿顶两端用于支撑挑出的脊桁或攒尖顶中心下垂的短柱,古人为了达到防雷的预期,让这个雷公出头迎战、“危难时刻显身手”。只可惜,古人未能发现和掌握雷电的规律,仅凭这些个雷公柱、雷公嘴、雷公模样的行什脊兽是难抵老天强大的火力的,最多是种“精神胜利法”,所以,雷火一直是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天敌”,数不清有多少古建就那么毁掉了,如故宫三大殿在明朝三次罹难、天坛祈年殿在清朝一次遭殃。要根本解决古建防雷,终需增加现代防雷引雷设施。(注:有观点说某些木料的雷公柱及梁架组合能防雷引雷,窃以为不具必然性和普遍性)
- 包袱皮:个人以为是古建名词中最好玩的一个俗名儿,是彩画的一种样式,画在梁枋上,就象垂下来的包袱皮儿。古建的油漆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皇家专用,常见的有金龙彩画、龙凤和玺、龙草和玺、苏画和玺)、旋子彩画(始于元,定型于明,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广)、苏式彩画(写实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常用于园林,如颐和园长廊)。
个人观点,建筑装饰的南北方风格差异很大,北方强调等级地位、威严严谨,而南方突出灵活精巧、雅致秀气,表现在彩画、雕刻、斗拱形制、飞檐翘角及脊饰等方面。这似乎也折射着中国的政治文化及国人性情的南北差异。 - 卷草纹:又称“卷枝纹”、“卷叶纹”,传统装饰图案之一,大量应用于雕塑、彩绘、壁画、翼角等处。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目前发现汉代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至唐朝广泛流行,故之后也称“唐草纹”(犹如“唐人街”这类命名)。有几点注意:(http://baike.baidu.com/view/1453194.htm)
南北朝时流行“忍冬纹”,唐朝以牡丹为代表,明朝则相中了荷花;
这些纹饰更多为抽象、意象,并未严格符合花草实际,特别是忍冬纹,一说起自西方(希腊、罗马),由印度佛教装饰东传而来,与我国国产之“忍冬草”大为不同,宋元以后已很少见了。
卷草纹样式的演变,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传统建筑的开放、包容、吸收、改进。
卷草纹也大量应用于陶瓷、染织、家具、首饰等非建筑领域,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另:目前家具及家居装饰中,也流行欧式卷草纹,其纹样规整而且花纹的排列比较严肃,而中式的一般较为写意随性一些。 - 花窗、漏窗: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宋以前,窗户只是固定不能开启的竖条列(直棂窗),就象防盗窗似的,宋之后,有了横条、斜条、窗格,清以后产生了各种花格和雕刻。中国古代没有玻璃,只能用薄布(绫、纱)和竹篾纸等,使得窗户不能设计成大窗格,但也催生了窗格的美化,进而融入很多的文化元素(特别是故事类的雕刻)。而漏窗、花窗因是作借景、框景用,要求通透而无需封闭,所以能自由地设计成各种几何形状,从而别有韵味。
- 什锦窗:与花窗、漏窗近似,可分什锦漏窗、什锦灯窗。后者两面为玻璃,上绘图案,内可放灯盏作灯窗。这应该是受到西方的影响的洞窗户或漏窗变体,常见于园林和四合院,可采用型优美的器皿、花卉、蔬果和几何图形,如玉盏、玉壶、笔架、卷书、扇面、套方、玉瓶、银锭、蝙蝠、月洞、双环、石榴、贝叶、寿桃、五方、六方、八角、梅花等。其最集中展现,恐怕莫过于颐和园昆明湖北岸乐寿堂的“水木自亲”殿两侧各17孔什锦窗了,透过窗户望出去,便是长虹卧波的十七孔桥了(注意,这可是皇家数字8 1 8,从两侧数到中心均是天数9)
- 垂花门:门楼的一种样式,其檐柱(称垂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穿枋下,柱头塑成一垂珠,通常彩绘为仰面莲花、串珠、花萼云、花簇头和石榴头等形状,故称垂花门。
- 天花板:指房间顶棚、天棚,可以绘制图案或装饰成特别的形状,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且兼具保温隔热防尘作用,一般可分为硬天花、软天花。(汉代已使用天花。宋代天花分为平暗、平綦、海墁天花三类)软天花又称海漫天花,以木格蓖为骨架,满糊麻布和纸,上绘彩画或用编织物,等级较低。(猜测该词是因为古建中这个架空层最初常用花纹装饰,所以叫天花吧)
- 藻井:顶部装饰作法。其实是最高等级、顶级的天花、是立体的结构和装饰。猜测这个词是源于最初的“藻类”装饰,托水生植物之福,达趋水避火之心理预期(五行理念之运用)。
- 天井:多指徽居中院子中间由四周屋檐围出的空间,上面透空向天,下面常设简单结构集水、排水。其实天井作用远不止于水,更是采光、通风、换气和聚集交流、谈天说地的空间,在这个层面上,广东福建的土楼围屋、北方四合院中较为宽敞的院中空地,乃至现代的城市广场,其作用相类。注意这个天井非是实体,而是指这个井状空间,有点儿国画中“留白”的味道,此处“无物胜有物”。
- 泛水、滴水、散水:均与房屋排水有关,泛水是墙与屋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滴水是屋檐处引导水流下泻的带尖的檐瓦,散水是墙根处地面作的一道硬化层(砖石或混凝土)。
- 墙裙:墙体下部表面上作的防护层(多为砂浆、灰浆、瓷砖、木板)。
- 踢脚:也叫踢脚线,内墙体紧挨墙根处做的一道防护层(目前多用磁砖)。
- 山墙:因古建多为坡屋顶,则两侧的墙恰似“山”形和山字形(尤其是篆字的山),故称山墙。针对歇山顶,其上部被斜屋檐和直博脊围出的三角形区域称“山花”---中国早期至明代以前多为透空式(日朝韩中式建筑依然如此),上面博风板可雕可挂“悬鱼、惹草”等吉祥物;以后多为封闭式,明代多用砖、琉璃,清代多用木板,其心可绘可雕装饰图案,最高级可沥粉贴金,如天安门、故宫。
有意思的是,西方宗教建筑的长宽方向恰与中国传统相反,可能是为了营造纵深感和步步深入、心心向上的神秘气氛,其正面为窄的方向,形成“山花向前”的样式,即门厅上方是个三角形。这也出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部分“抱厦”式,即有间向外突出的门楼。
特别强调,古代建筑屋顶形式的歇山、悬山、硬山均是相对山墙命的名。- 云墙:也称“龙墙”,一种较高的上面砌成曲线形的围墙,多用于园林、后花园,是一种重要的造景手段,其上常开设漏窗花窗,以实现形、色、光、质等多样美感。
- 骑楼:福建、岭南(如广州、海口)等近代商业城市中,临街楼房外面一层不设障碍,就象房屋朝街道跨出一间、骑在街道上,便于雨季行人和买卖,这个与浙江西塘的“廊棚”异曲同工。
- 元宝脊、罗锅脊:卷棚屋顶的形象称呼。中国传统屋顶最常见的有6种: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另外还有穹顶、盔顶、盝顶、平顶、单坡顶等其他样式和组合样式。这其中,卷棚顶和平顶,是没有正脊的圆滑、平滑过渡的形式,尤显得自然、流畅。
- 飞檐、飞椽、翼角:屋檐、脊角翘起的部分,飞椽是压在檐椽上的最上面一层,翼角是屋檐的转角部分。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屋顶”,则作为这类大屋顶显著特征之一的“如晕斯飞”的飞檐翘角,便可堪当中国古建之标志符号。
古建的这种造型,在实用性上是利于多采光、快速把雨水排远、避免视觉压抑,也是为了获得形式上的美感,使得本来显得沉重的大屋顶如鸟般凌空飞翔起来。这种意象在亭、阁、塔这样的“非主流”建筑、园林建筑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另,翼角的结构和样式也是经历了很多变化,在唐以前以曲檐、直角、缓脊线为主,北宋后则呈明显前凸上仰的尖角,明清则为陡脊、平檐、急翘角,更强化了“飞”姿。 - 月梁、冬瓜梁丝瓜柱:是对徽居梁柱比喻,也称“肥梁瘦柱中天井”。因为从外观上看,其梁特别粗大且多朝上凸起(称“月梁”),而其柱则细而精干,似不成比例。(个人猜测,瘦柱和冬瓜梁或是借谐音“守住”“栋梁”表达徽商家庭的一种期许吧)
- 江浙水乡的观音兜:这个“观音兜”实在太形象了,由衷佩服民间的智慧!本来,各种形式的“兜兜”都是和马头墙同样功能的设计,只是各地有各地的审美情趣,才创造出诸般意象!----观音兜:原是一种后沿披肩的帽子(常与斗篷、风衣搭配),颇似观音姐姐的头饰,如此命名也反映百姓的一种祈福意识吧。其实,它也蛮象晾衣架的,但真如此叫可就逊色很多了。
- 闽东的马鞍形观音兜
- 宁波的巴洛克观音兜:(组合图中下排中间)也称带肩观音兜,即在原观音兜山墙中间削成一半圆,然后再呈网兜状施建,这也是区别清代与民国建筑的实物佐证。巴洛克建筑风格原为德国首创,流行于欧洲,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商城宁波的乡绅富商在营造楼房时采用了大量的西洋建筑元素,其中巴洛克式观音兜便成为宁波古建筑中西合璧的代表之一。由于当时宁波一带在建筑方面多数聘请德国人作设计师。(如著名的灵桥即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所设计。)因此在民居建筑上添加了不少的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现存各民国建筑上巴洛克式观音兜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201/14/3407088_183392207.shtml)
- 湘西民居的猫弓背
- 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http://lvyou.elong.com/4678757/tour/a01fn9t8.html
- 岭南民居的五行山墙锅耳墙
(下图为各种样式的封火墙)
--------------------
体会:粗看中国传统建筑名词,再推至城市营建及规划用语,有两个突出特点:官方版大多晦涩难懂,坊间版大多生动有趣。这其中,应该是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重玄妙,重意会,重概括!而轻准确定位和细节解析用语,如缺少上下左右前后这类指示词,而后者,恰恰是当今城市规划和命名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把北京老城区合并为东城与西城,而不叫崇文与宣武,个中缘由,颇值得玩味。
体会:粗看中国传统建筑名词,再推至城市营建及规划用语,有两个突出特点:官方版大多晦涩难懂,坊间版大多生动有趣。这其中,应该是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重玄妙,重意会,重概括!而轻准确定位和细节解析用语,如缺少上下左右前后这类指示词,而后者,恰恰是当今城市规划和命名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把北京老城区合并为东城与西城,而不叫崇文与宣武,个中缘由,颇值得玩味。
(敬请期待下集:建筑那些料儿、建筑那些人儿、建筑那些事儿、建筑那些理儿。)
老顽童发表于2014-01-21 11:26
虽然没看完,也得赞一下,老顽童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