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九九扣扣日志----北京西胡林-莲花坑-老龙窝攻略

北京西胡林-莲花坑-老龙窝攻略                                           

      北京老龙窝位于北京门头沟和房山地区,海拔1649米,属西山,从房山到门头沟形成东西长达60公里的山脉,也称为北京喜马拉雅山脉,从东向西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山峰有清水尖(偏北)、老龙窝、百花山和百草畔,山脊相连,是北京登山爱好者梦想之地,如果没有登上这些山,肯定不好意思在北京当个登山驴友,在John带领下2年前征服清水尖,中间登上过百花山等地,2014年3月15日,是世界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驱车来到老龙窝,先到西胡林村,一个看着像村官的人怕我们引起火灾,怎么都不让我们上,我们只好开到村旁一个小路上,找一个羊肠小道开始登山

      当天天气晴朗,John之前来过两次,均遗憾没有登顶,大头和rain热爱听说到老龙窝,都打了退堂鼓,大头说累的腿抽筋,但此次来的还有六人,John、我、小包夫妻和他的邻居两人,都是IT或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但对于身体健康关注都是一样的,让我们每周成为无悔的登山背包客,我周五刚刚在奥林匹克公园进行过5公里长跑,虽然保留了实力,还是感觉身体像个叶子上虫子,经过一个冬天的吃睡,变得非常臃肿,5公里的长跑让我腿有点酸痛,跟着他们后面慢慢的蠕动,和我平时冲在前面风格不一样。
 

 

    老龙窝在山的深处,山顶有三角测量标,网友将整个路段分为七段,分别为:

第一段, 西湖林村北口到水坝。水泥平路,5公里,途中可见宁折不死树。3公 里开始是一段窄石头路,路两旁是很高的白杨树。快到水坝时右侧山坡上篱笆 内会有两条狗,大狼狗不叫,那只小柴狗叫得欢。
    第二段, 水坝到羊圈。向南过小水库20米向左(东)转,开始爬山,上升200 米左右,路程约1.5公里。登上小哑口(第一哑口)就可见到羊圈。
    第三段, 羊圈到废屋。从羊圈哑口下降20米到溪谷底,缓慢上升,途中可见垂 涎石瀑布、飞来石、小片的杨树林,2公里后右侧可发现废弃的房屋(传说中的 通洲峪村)。
    第四段, 废屋到第二哑口。过废屋向南约100米向右拐上升(不要直行),开 始第二次爬升,上升约300米,路程约2公里。到达第二哑口,上了哑口就可看 到大片松林。
    第五段, 第二哑口到第二羊圈。向南一直走,不缓不陡的爬升,大部分是腐殖 土路而且有些地方不太明显,约2.5公里,到一个小平台,转角处有个废弃的石 头羊圈。此处是个晒太阳的好地方。
    第六段, 第二羊圈上防火道到三岔口。此处开始是明显宽阔的防火道,没有上 升,当到达一个稍大的平台后要向右(不要向左,向左会到一个白房子气象站 ,绕远多爬升,但也能到三岔口),走横切路。一直走到达三岔口,又会发现 一处废弃的比较现代的房子。这个地方也叫莲花坑,有个蓝底白字的大牌子。 这段路约2公里。
    第七段, 三岔口到老龙窝。大牌子上标明到老龙窝2km.实际感觉至少3公里。 这段路很明确,翻几个小坡就到了。老龙窝顶峰的标志是一个三角铁架,山顶 面积很小最多10平米
 

 

     我们六个人从上午9点半开始登山,到了下午一点,才到第五段,在山坡上找个平地开始吃饭,到了第六段开始,小包夫妻和他的邻居都出现体力不支,休息后开始下山,john坚决要登顶,我们就相互用手台联系,达摩庄路边多小煤矿,手台和他们频次串了(425.325),一路上听到各种声音,非常热闹,第六段和第七段有很长的防火道要走,大约6-7公里,真实又臭又长,走了很长时间,大概下午3点半左右,在路标指引下,终于找到老龙窝山顶,看到三角架在蓝蓝天空下耸立着,非常亲切,我和john照了相后就快速下山。

   

    

     当天也是农历15日,等我和john走到有冰瀑的水沟旁,天已经暗下来,圆圆的月亮挂在山间,格外明亮,但还不能看到路,我们都准备了手电,拿着手电下到山脚下,已经到了8点多钟,早下山的小包开着车迎接我们,让我和john少走3-4公里路,一天下来,我们走了10个多小时,全程32 公里累计上升1780米,累计下降1515,算是个2.0级的户外运动了。

晚上在西胡林一个小商店里吃的饭,当地说的口音有的象河北唐山话,但他们说自己祖籍是山西老榆树人,村民非常好客,我们几个人喝了啤酒,吃了水饺和桶面、皮蛋等,可能比不上北京市内饭店,一天劳累,饥肠辘辘的我们把面汤都喝了,感觉美味无比,等晚上到家都十点多钟。

第二天起床,我也感觉大腿部酸酸的,想到登顶老龙窝非常兴奋,当地人叫老熊窝,现在山上还有很多野猪,听说有豹子、熊,叫老熊窝,误念为老龙窝,另一种说法是传说有一条龙因违法天规,压在这里,后天规期满,老龙离去,现还有一个山洞终年结冰,称为老龙窝,无论如何,老龙窝已经踏在脚下,成为征服的山,有道时:山到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为岸。
 

         
steiner发表于2014-04-07 10:15  
分享到 
(629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