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云蒙山之行 (随笔)
每当瞥见纸张上那些或轻或重的字迹,都会很欣喜自己是个聪慧骄人的才女,虽然外界的评价各异。写写画画久了,却始终不会写游记,苦思冥想了很久归其原由为与生俱来 的‘路痴’,即使走了2年的路依旧会迷失,何况云雾缭绕的大山,去过那里目的在哪里对我来说终究是个谜。
以此为楔,随意记录下此次云蒙山之行。
——题记
9月13日周六的早上,惠新西街南口地铁站汇集了好几只户外队,其中一只便是队旗挂在地铁栏杆上的“碧水蓝天”。因我们的车子对时间的掌控很是精确,所以相比祁连山之行队友们登车效率要高不止一倍。
7:40左右,车子载着37个人向着后山铺奔去。后山铺一个偏僻而寂静的地方,民风却不似周遭环境那般纯净,大有靠山打劫之意味。前后缴纳340元,队伍被放行。
从村庄到云蒙山的小径,要经过村民的梨园,当然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随意采摘的。梨园往上便是曲折的丛林了,鉴于自己的孤陋寡闻叫不出那些枝木的名字。枝木几乎遮蔽了行进的小路,与此相伴的是几经雨水冲刷的形态各异的石头。
领队在前面扫除障碍,队友们或拍照或谈笑,似乎一刹那山林也活了一般。
我们走的是捷径——顺着河流的方向蜿蜒向上,所以沿途是相对湿润的,苔藓遍布,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穿登山鞋的队友走路便会相当痛苦。但是潮湿的地境却让我看到了爬山心心向往的最可爱的东西——蘑菇,一种小时候经常采摘了吃或者卖的菌类,一种家乡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于是便满心欢喜的摘了几个放在石头上,希冀着后队也能分享我这份喜悦。
随着海拔的上升,水分便也逐渐稀薄,菌类便不便存在了。但是依旧有些湿滑的石头,以及混着水分的松软的土地。
待到河流的尽头,后队已经全部跟了上来,包括不走寻常路的强驴超人。其称此路线已经走过4次,于是便一直絮絮叨叨的问还有多久到山顶。
得到回复为一个半小时后,队伍向左下行到沟底切到另一座山上(请原谅我不辨方向,只分左右)。
爬过石头来到的此次要奋进的大山,是个大爬升。我们遇到了很多重装的其他驴友,此类人是我一向佩服的人,只因我这瘦小的体格无法承受此类负荷。随着爬升难度的增加,我们的部分队友逐渐出现了身体方面的反应。最显著的当数体重230斤胖哥哥大石头,脚疼、胃疼、体力不支,各种症状。收队在路上便承接了他包包的重量,同伴们一路携持,一路坚持爬到了某个景区。
在这个景区见多了更多的休闲出行的人们,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不知是心情异常愉悦,亦或童心未泯,伴着随行的音乐自己采摘了很多花花。当时心里在想:假如送给某个人,问他要不要娶我,会不会成为组织里的第一八卦。可惜只是想想而已,没有那份贼胆。
云蒙山景区石头牌周遭,成为我们午餐的营地。西瓜、大饼、涮肉、方便面等吸引了其他队的驴友拍照,在看大家谈笑嬉戏,到处充斥着馨愉。
午后下撤,速度飞快。途中经过"豪宅",成功的唤起了我扎营的渴望。
接下来的路便不似前面那般顺畅,丛木茂密行进艰难,只好临时换路线绕过此段荆棘。更换后的路线在右手边的另一座山,沿着小溪下撤。路遇很多岔口,队伍经历了万般阻挠,些许人出现抱怨情绪。
这点我和我一个资深驴友的同事也探讨过,秋夏树木茂盛的季节是比较难走,每个路口都需要先行探路和确定方向,需要领队精确掌握每个细节,标记明确。
断崖的前端有一潭圆水,大家开始拍照留影。我躺在大石头上开始幻想:这是一湾温泉,然后在山间修一处房子,和心爱的人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几分钟的修整后,向着舍命崖趋近。来过的人多了,舍命崖上有了很多脚印,在强驴腐竹的协助下,大家依次爬了上去。其中也包含我们队里的胖哥哥大石头,下撤途中他还是蛮有毅力,一路跟着队伍,不曾遗落。
舍命崖一路前行,就到了黑龙潭景区。深邃的木板路、闪耀的星星、星星点点的手电光、偶尔飘来的交谈声、如影随形的爱人,一时间心间万分柔软。
感谢收到各种抱怨指责声依旧默默奉献的领队们,感谢那些为了整个队伍没有驻步不前的队友,感谢那些岔路口,感谢心间的爱人,此次之行有你们才更精彩。
很幸福快乐的一次出行,风雨同行,承受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
-
-
2014-09-27 22:20长城看客hello,bella.呵呵。向碧水要照片,在配一首曲子就完美了。回复2014-09-27 23:38娴一的回复好的,谢谢建议。回复
-
-
2014-09-22 16:13塞外客回复
-
-
2014-09-17 13:56狼行红雪写的不错,要是配点儿图就更好了。比你们去的晚,11点40开始进山的,没收钱,就听村民说那边收了好多人的钱。回复2014-09-17 16:53娴一的回复不会拍照,不爱拍照,呜呜。回复2014-09-18 09:43狼行红雪对娴一的回复拿别人拍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