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村寻古迹(2014年1月17日)
太后村的名气似乎是因为太后的煎饼宴而起的,关于萧太后在此出生的缘由和其他,对于来此地的人,似乎关心的很少。
几日来的雾霾被出发前一天的大风吹散,给出行的大家一个好的天气,更是一份好的心情。
熟悉的面孔和热情的笑脸,是每次出行最简单的理由。从繁闹的都市中解脱出来的不仅仅是精神,还有一颗愉悦的心。山间的冬,厚重充足,景色虽带些萧条但是冷清的却更显一份幽静之情。
一周中有这么一天大家一起相聚总是一件幸福和开心的事情,如今的网络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沟通和认识的方式。户外团队更是将喜欢爬山户外,倡导健康生活的人们聚到了一起,使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大家共同探路、爬山,没有地位身份男女老幼之别,谈笑风生在山水之间,放飞心情,无拘无束;也会在路上收获着温馨、真诚与感动,不知不觉中彼此之间的这份情谊留在了心中,于是每周都会多了一份静静的等待,多了一份甜甜的牵挂……
曲曲弯弯的石径一直通往树林茂密的山沟里,新农村典范的挂甲村,看看整齐划一的别墅,还有干净整洁的村落,不免心中多了一些感慨。今年缺水,水潭的水早已经干枯,貌似旅游景点的地方也没有人来光顾了,不过可以想象得到夏季这里必然是一个不错的避暑之地。
通往太后村的路并不难走,因为第一次来此,在最后一小段的时候,没有找到通往村里的山路,走了一段稍微绕远的马路。即使是这样大家也是高兴着的,这都是因为这次徒步旅行的最终目的“吃”!
“吃”!总是一种俗语,文雅的一点就称作为“美食”了。然美食如何都不过是平常之物所做成的,不过是应了景,应了人,应了一些无关美食却于心情与有关的东西罢了。但美食终究是美食,美食是美的,它可以让日子充满丰盈的滋味,这也正应了周作人的一句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太后村的煎饼其实吃起来不如想象中那么好,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和大家一起,在爬山徒步后的犒劳自我还是觉得味道香一些。一位不常出来爬山的大姐,对农家菜味是赞不绝口,连山中之水都觉得比市里还要好喝。到山中,不仅锻炼,有时也会时常让我们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多一份反思。
废老师讲,太后村最出名的是古代蒙古人比较失败的文字改革“巴斯巴文”。现有两个保存完整的碑文就在太后村。也许是废老师讲的实在太好了,饭后的散步就成了大家一起去看碑文了。碑文仍在,已经刻满了历史的皱纹,周边已经变为农田,孤零零的两座墓碑被围着,对这个古文历史没有了解的人是不太会特意来的。
爬山徒步,要随心、随情;品尝美食,要随性、随缘。
(感谢同行队员拍摄照片!)
不错,有时间去走走走,吃吃吃。感谢公子。
景色不错啊,看来我又错过了很多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