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拉萨:摩托+搭车+徒步 该玩的都玩一遍吧



2013年开始写这篇游记,两年还没写完:
环球徒步旅行公众号:环球徒步
- 可惜了那只大龟王
- 109国道瞎溜达
- 当我们露营的时候我们听到什么
- 国道的故事
- 青旅与谋杀案
- 云下的城市
- 大同的冰火两重天
- 哈素海旁蒙古王
- 公路之王
- 只有一个宁夏
- 重庆森林,白银饭店
- 猪一样的队友,请给她一支兰州(一)
- 猪一样的队友,请给她一支兰州(二)
- 西宁:0971的赵小姐
- 塔尔寺:真假菩提神树
- 门源祁连走马观花 青海湖没有日出
- 青海湖:迷幻茶卡 黑马河的女人
- 拜师学搭车
- 放了拉卜楞寺的白鸽
- 桑科草原:策马奔腾 裂了屁股
- 郎木寺:天葬与岷县地震同在
- 搭车团伙:兰州-拉萨
- 藏文字起源地——帕崩岗之旅
- 拉萨义工起义
- 和女播音搭车去阿里
- 如果一辈子只转一座山——冈仁波齐
- 普兰的八滴眼泪
- 直白村-夜空中最亮的流星
- 墨脱没找到失踪的姑娘
- 藏区唯一的珞巴族树葬
- 写到哪算哪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威远镇花家寺村露营


内蒙古磴口县110国道的1000公里处

- 可惜了那只大龟王
2012年,有一天下班走路回家,路过三里屯的Luga's Little Italy餐吧,见门口趴着一辆英国米字旗大龟王摩托,又乖又亮骚,关键还便宜。好像上天设了个套,大半年后我居然骑着一辆同款大龟王,豪气冲天穿过门头沟,一路向西,誓师“回到拉萨”。(在此之前,因出差我已经两次到过西藏)。
过去的十年里,人们旅行去西藏的方式不断被创新。传统的三大件汽车飞机火车显得过于传统,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把旅行方式变得丰富多彩,甚至幽默:从徒步,自行车,搭车到摩托,马匹,滑板,电瓶车,电动助力车(已经有成功的案例),还有艺术家,背着一棵树去拉萨。
在燃油动力的旅行交通工具里,摩托更能代表一种彻底的不戴套的自由主义。美国人波西格(Robert Pirsig)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对比了摩托旅行优于汽车的一面。“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
而骑摩托,“没有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根据我的切身体验,那种震撼也来自于小石子和路边的蚂蚱像子弹一样击中头盔的塑料挡风罩,发出干脆的“邦邦”声,在狭小的头盔内部听起来非常刺耳。
早在波西格说这话之前,上世纪40年代奥黛丽赫本已经享受了骑着vespa小摩托在罗马城横冲直撞的大快淋漓。获得7项奥斯卡大奖的《逍遥骑士》让哈雷机车成为美国式奔放自由的代名词。
我为什么选择大龟王?原因大致有:1 便宜好骑 2 另类,识别度高,花里胡哨的在国道上的回头率不低于哈雷 3 我不太懂摩托。最后一个原因直接导致这次摩旅西藏远大目标的失败。
不懂摩托,为了人生第一次长途摩托旅行我还是做了些功课。起码把摩托进行简单改造:卸掉了原先的后备箱,后座的位置用来捆绑帐篷和防潮垫;淘宝100买了一对边挂箱;安装了导航支架。我的改造到此为止。毕竟从心底里,我有一种骑不到终点的预感,会在旅程的某一段被迫放弃它。
出发日期是2013年6月15日,比原定计划推迟了八天。计划是沿着109国道骑行,从北京直奔拉萨。阜成门是109国道的零公里起点,离拉萨3922公里。在零公里处的阜成门桥上,一位路人大爷帮忙给我拍照后问我去哪儿。我内心犹豫了一下,脱口而出的是:兰州。我要说是去拉萨,自己心里都没底气。后来约定俗成了,但凡有人问我去哪儿,我给的答案都是兰州。没想到一语成谶,兰州真的成了我这次摩托旅行的终点。
有一种说法,旅行最大一部分的乐趣来自它的不确定性。
但有些不确定性会让人沮丧,比如刚背上30多斤背包的那一刻,整个人都颓废了…所幸摩托的座椅后半部的凸起部分提供了支点,帮我减轻了负重感。
出发心情并不如想象中的愉悦,跟当天北京的天气一样,湿闷霾。行驶到西三环阜成路,一个陌生孩子的微笑致意突然让我找到了旅行的感觉。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我的一侧停着一辆三轮车,我发现后面的孩子一直用好奇的眼光上下打量我的摩托,我转头看他,他的眼神没有回避,报我以微笑招手。陌生人的友好是旅行的馈赠。三天后在山西大同,又是一个偶遇的孩子让我在这个城市遭遇的晦气一扫而光。
有一首英文歌叫God is a girl,其实,God is a kid。
- 109国道瞎溜达
在中国,最著名的国道是318,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紧随其后的是上海至霍城的312国道以及上海至瑞丽的320国道。
《中国国家地理》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1字打头的南北向国道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高品味的自然景观相对贫乏。跟3系的国道相比,唯一有竞争力的就是109国道,然而其沿途大多为干旱的草原地区,景色略显单调。
沿109国道到出北京地界是北京往西自驾游的热门路段,骑摩托走这段山间公路别有风味。尤其是近乎180度的拐弯点,玩出了赛车摩托的酷炫感:车身大倾斜,膝盖几乎贴地。晌午时分来往车辆异常的少,太阳照得柏油公路明晃晃反光,摩托像行驶在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迷幻到不真实,美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出北京界
花里胡哨的小摩托自有它的魅力,靠着这家伙享受了各种优待。109国道上的检查站直接放行,身份证也不用看,平日里大爷一样的工作人员围着摩托饶有兴趣的问这问那,临走还特地拿了两瓶矿泉水要送我,叮嘱我要保重!
出检查站没多久就遇到了三位迎面而来的哈雷骑士,全副武装。三人齐刷刷侧目,隔着头盔也看不到他们的眼神,不过他们的内心戏我也猜到:卧槽,这上下班代步的玩意儿也能骑到山路上来招摇…嗯,没错,哥玩的就是不拘一格。
骑行第一天就发现了个重大问题:125排量的小家伙速度跟不上。第一天原定计划是骑到河北阳原县落脚。结果都七点了才到鸟不拉屎的大堡镇,天已擦黑,离阳原还有80公里。只能就地找个旅馆落脚。找半天只有个路边的卡车司机旅店开业,单间20块钱一晚…那感觉就像周星驰《国产凌凌漆》里面的丽晶大酒店,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俩桌子,窗户漏风,屋里的一面大镜子只剩了大半个躯体。住宿条件虽惨烈,但我很享受:这才是公路旅行的感觉,越破越真实,越原生态越有电影感,很符合《法治进行时》节目里的罪案发生氛围。



- 大雨里的桑干河
好运气都让我赶上了,第二天一早醒来就大雨伺候。骑了4公里,雨让我承受不住了,找了个加油站加油,顺便躲雨。加油小哥又是一顿好奇的问询,还细心地帮我整理了后座的捆绑带,怕没绑紧,帐篷啥的掉下来。
冒雨前行,开得特别慢,雨水在头盔的挡风玻璃上遮挡了视线,非常想给头盔装上雨刷器。
在抵达阳原县之前,路过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条经典河流:桑干河,但是太阳没有照在它上面。只有成群的绵羊在一点都没气派的小河沟边逛吃逛吃。
离阳原还有30公里,悲剧诞生:脚蹬发动的脚踩杆掉了。这是个比较严重的故障,因为在某些恶劣天气下摩托车的电启动并不可靠,必须靠脚踩发动。好在阳原县城有修摩托的,虽然没有大龟王专用的配件,师傅想办法找了个能匹配的,花了25块钱。
祸不单行,我的小座驾又患上了新病症,动不动毫无征兆地熄火。最尴尬的是,前一秒还快乐地哼着小曲,第二秒就突然熄火,停在一堆无辜的修路工人旁边。为了掩饰我的囧,我要表现地潇洒并且优雅,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停车休息,支好车子,摘下手套,点一根烟。长此以往,每天消耗的烟也涨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样子看起来很惨,曾经有一辆越野车,放慢了速度跟我平行,副驾的车窗摇下来,一个大姐问:小伙子你这是上哪儿去啊
“去兰州。”
“哪里来的?”
“北京,骑了好几天了。”
“真棒诶。一个人啊,怎么没找个伴?”
“一个人自由。你们去哪?”
“我们就是自驾去内蒙玩玩。那啥,你先停一下,我给你点东西。”
驾驶员下了车,打开后备箱,找了一个袋子递给我,“这是我们老家的特产枣儿,味道不错,你拿着,饿的时候垫吧一下。”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这袋枣子跟了我很久。
无故熄火的毛病很让人头疼。“孩子”病了,我像家长一样焦急地四处求医。路经山西左云县,我带着我的孩子,哦,是骑着我的孩子,一条街一条街的低速扫荡,但凡瞅见招牌里有“摩托”俩字的我就激动。诊断结果是空滤掉了…而且找不到配套的配件,让我去大城市看看。
- 花家寺村帐篷一夜
6月19日,抵达大同的计划再度落空。进入山西地界,109国道边的地貌起了变化,大片大片的草甸子拥抱了过来,激发了我露营的欲望。地点在花家寺村,名字很古典,听起来像《唐传奇》里的故事场景。事实上我骑摩托路过它的时候并没有停下来,开了一公里后又折返回来。村口的两个老嬷嬷跟我说一些话,可惜基本没听懂。这里有小水塘,宠辱不惊的骡子,逍遥的牧羊人,废弃的窑洞。在村边的一个平地上,那里长了两棵互相观赏对方的树,我决定露营。
前两次露营都是伙同朋友进行,这是第一次单枪匹马,寂寞了也没人可供唠嗑。前两次野营睡眠质量不堪回首,原因之一是人在陌生旷野里的时候,对自然的声音变得异常敏感。人们总喜欢谈论回归自然,然而在人类脱离了自然数万年以后,对自然的感情变得复杂,叶公好龙式的热爱掩盖不了一旦真正进入其间的隐隐恐惧。
第一次露营是在北京郊外小山脚下的一片稀疏山楂林。一整夜脑袋清醒的时候都在被帐外的一个奇怪声音困扰,像是啮齿类小动物在啃咬放垃圾的塑料袋。这种没法证实来源的声音让人产生莫名的紧张。
我关掉了帐篷里的音乐。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像老僧入定一样躺在帐篷里,把自己变成被蒙住眼睛的实验测试者。国道上不断往来的卡车声响像一首说唱歌曲中的loop,只不过这首歌的MC很多:骡子和狗叫,牧羊人的吆喝,奇怪的鸟在帐篷附近振翅,寻找栖身的树,还有嗡嗡的小黄蜂。
村庄的黄昏落日是一天中最后一个闹腾的时分。村民在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进行大音量的隔山打牛似的交流。有人论证这就是中国人在国外饱受诟病的爱大声喧哗毛病的历史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帐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安静。这个时候任何细小的颗粒物撞在外帐的声音都被放大了五倍,甚至能从中分辨出砸落物的质地或者体积的不同。静谧并不总能带来思维的冬眠,尤其不久前我刚看了港产经典鬼片《山村老尸》…我努力地用另一个电影去排挤脑内的《山村老尸》,想来想去,还是张国荣王祖贤版的《倩女幽魂》合适。
整个山村都入定的时候,我爬出帐篷看了夜空,有点失望,没有银河。85后出生的孩子可能都没看过80年代的一个经典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曲有一段是这样的:
“星星咋不象那颗星星哟,月亮也不象那个月亮,河也不是那条河哟,房也不是那座房。骡子下了个小马驹哟,乌鸡变成了彩凤凰,麻油灯呵断了油,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如果不是这趟摩托之旅,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跟这个村子发生交集。不同的旅行交通方式决定了你所能接触到的风物人情。我喜欢慢的方式,所以有时候我庆幸自己没有骑上那种一天能跑500公里的摩托。
上面大部分的字都是在帐篷里完成的。这次远行我带上了笔记本电脑,一是想记录些东西以防遗忘;二是怕一个人旅行寂寞,比如独自露营的时候, 可以写东西消磨时间。实践证明,有些记忆仍旧被遗忘,旅途到后来也变得根本没时间寂寞。
- 大同的冰火两重天
露营那晚睡的特别好,一夜没醒过。村里的鸡一点都不体恤我这个外来者的辛劳,六点钟没到就开始各种隔着山头对歌。没法睡懒觉了,随便吃了点饼干,收拾好帐篷再度启程,直奔大同。有时间会觉得摩托旅行比上班还苦逼,鸡叫开始赶路,大部分人这个时间还在睡梦中;还吃不到鸡蛋灌饼或者豆腐脑。沿路能见到只有稀疏的卡车和路边游荡的羊倌牛倌。
没骑几公里,发现身子一个劲儿战抖,把摩托都抖得走了之字形。虽然是六月,气温很低,而我只穿了条单裤。此时才意识到专业的摩托骑行服的重要性。我是铁了心走业余范儿,所幸我的背包里塞了一条被时尚界不屑的秋裤。在路旁一个小树林里(其实只有三棵树,也足够遮挡了),我用1分钟解决了下半身的保暖问题,套上抓绒外套,顿时世界又美好了起来。
我差一点把大同列为了“此生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城市”名单。
109国道进入大同市区的一长段路尘土飞扬,跑完这段路整个人成了兵马俑,掏鼻孔跟掏烟囱一样。原以为闯过这关就万事大吉,没想到整个城都在大搞建设,修地基,修城墙,城里的大街小巷像刚被炮弹密集轰炸过,到处是积水的大坑小坑,20万左右的SUV开起来都不省力,可苦了我的2500块的小摩托。
大同青年旅社在一条繁华商业步行街边,我把摩托停在了青旅门口,以为这么繁华的地方比较安全,偷懒把U型锁挂在前轮上,没锁!第二天早晨下楼一看傻眼了:车还在,U型锁没了,两个边挂箱里大部分不值钱的东西也不翼而飞,累计损失:一个空油桶,一件雨披,一个抽油泵,还有一块抹布。不过我还是由衷要表达对这位行窃者的赞美,因为他高抬贵手,给我留下了另一个装满两升汽油的备用油桶,以及加油用的漏斗。
下午骑着摩托在大同城里转悠买车锁和雨衣,拦住了一个正嚼着麦香鱼的孩子问路。孩子的热情让我措手不及,他说叔叔你跟这儿等着,我去附近的几个小商店帮你问问有没有卖的。好像怕我跑了,他居然把手里拿着的一个长得像psp的音箱塞给我端着。他匆忙地跑去小杂货店问,手里的麦香鱼都掉了一串。
我买到了雨衣,这个十岁的小孩说:叔叔你有没有QQ啊。
我问他平时用Q做什么。
“平时写作业不会的时候,上去找同学帮忙啊!”
我让这个网名叫“B酷天使”的孩子坐上我摩托去找卖锁的店。在一个路口有个修自行车的铺子,我拿了一个35块钱的锁试了几下,觉得还行,准备去给钱。“天使”说:叔叔你走吧。
“我还没给钱呢。”
“我给了。”
那一刻我真的有点被惊到。
“这不行,我哪能要你的钱,你等会,我给你破下钱给你。”
“不用了,你快走吧。”
“不行不行,我必须给你,你等会儿。”
“真的不用了,叔叔走吧,再见!”
然后,他真的跑了…
这个可爱的孩子让我对大同所有的不满一笔勾销,包括那个门票30的假惺惺的仿古城墙。为了看城墙差点丢了手机,我把摩托停在路边一堆自行车旁边。爬上了城墙五分钟后,才想起苹果手机还乖乖躺在车头的导航架上。脑子嗡的一下,字幕弹出来:完了。也许还是那个天使一样热心的小孩在护佑,手机居然没被人拿走,虚惊一场。
在大同的青年旅社住了两天,多人间,我住的房间离前台最近。前台是个还算英俊的小伙,应该是个英伦音乐爱好者,某一天的上午听他连放了几首经典,依次是Travis的Closer; Damien
Rice的The Blowers
Daughter; Suede的Beautiful
ones; 还有Keane
的Last
Time。
住青旅的好处是有wifi,有聊天的还有拼饭的。所以在大同的最后一晚集结了十来号人去大同最著名的凤临阁吃饭,其中还有个俄罗斯的妹子,可惜我已记不清她的长相了。关于凤临阁,百度百科这么简绍的:
“凤临阁酒楼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是古城大同的历史餐饮名店,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凤临阁酒楼始创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明代1518年“游龙戏凤”的故事和清朝“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历代名人雅士云集、美食家乐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凤临阁的发展绵延不息,以其悠久历史、深厚积淀、传奇故事,成为拥有灿烂文化的名城大同的文化品牌之一。”
[借用两张网上的照片]
不得不说,凤临阁的菜品口味配得上这么一大段介绍。点了经典的百花烧卖,过油肉,浑源凉粉,中外人士都吃开了花。因为那晚大家都喝了酒,觥筹交错间也忘了拍些照片记录。
人在江湖,喝酒样样好,除了一点:健忘。不过王家卫可能不同意。他的《东邪西毒》里人人都在争喝一种叫醉生梦死的酒,因为喝了会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情。林青霞喝了那酒后对梁家辉说:“如果有一天我问你,你最爱的人是不是我?请你一定要骗我……”
那晚我已经不记得有没有跟那个在北京的她说过什么。她是除了我以外最惦记小摩托的人。如果小摩托有记忆,它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留在了2013年的春天里,在798和奥森的picnic里。半年后,跟我预想的一样,只有我回到北京,摩托没有回来,我跟她的过去也没有回来。
(年后待续,在此预祝各位环球徒步的朋友、517的朋友们新年快乐!)
God is a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