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天华洞大榛峪穿越

   2月7,W,Z,H,切菜,太行石,白鹰,六人小队乘公交出发前往怀柔,约十点左右到达这个有着许多传闻和故事的铁矿峪村.在北京的山区有很多这样的村庄,以开农家院营生,借助一些名胜古迹,或是自然景观,吸引城里人来此观光,炎夏时节,这里是避暑胜地,游客如织,生意兴隆,一旦到了冬天,寒山枯水,人去楼空,跟荒村一般,半天看不到人影.我们徒步进村走了数百米,才在荒废的天华洞景区门口旁边冲出几只血统复杂的小狗,做出边摇尾巴边狂吠的滑稽举动,用这种幽默的方式迎接了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给可爱的动物朋友拍了几张照之后,我们穿过已经形同虚设的售票口,上几步台阶,便看到两个体态妖娆的石雕神像,作舞蹈状,感觉是佛教风格的,跟真人一般大小,分列道路两旁,想必是当年修景区时设置的.一路沿石阶而上,这路与小溪似两条蛟龙,彼此纠结缠绕,忽左忽右,盘旋而上,现在冬天没有水,偶尔在有低洼的地方积水冻成了冰坨,在一个石潭中看到一些形状奇特的冰,像冒泡似的.可能是跟潭底的石块结构或者植物有关,同行的人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好妄自揣测咯.

   沿石阶往峡谷深处走了一公里多,峡谷陡然变窄,两巨石把路挤成一条单人行道,右侧石上书”天华门”三字,我们据此判断,离天华洞不远了.果然,往前不到百米,便有路往右侧山上拐去,还有好心人做了标志,指示是去往天华洞的路,我们便加快了脚步,远远看到,在漫山遍野的灰色丛林中,居然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矗立在半山腰上,万山皆枯,惟它独翠,而且姿态强悍,仿佛壮汉雄视远方,真劲松也.按照事先查询的资料,这就是天华洞的洞口标志物了,看到它,隐约觉得天华洞有灵气.

    自.峡谷上到半山腰上的天华洞非常陡,中途有一干涸的瀑布,应该夏雨时节会有水流.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松树下面时,发现得两个成人才能合抱住,它的大部分枝干都伸向山体外侧,可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某些枝干伸得特别长,这是它拥抱阳光的手臂,以至于摄影师们在拍远方的群山时,可以把半空中伸来的深绿松枝当作天空中的一道装饰,这样的相片照来非常别致.树旁便是神往已久的天华洞,洞外有古人的墨迹和今人的文字简介,古文因为年代已久,又有素质低劣的游客在上面刻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只能相对清晰地看到了上方阴刻的”天华洞”三个大字.洞口菱形,上下长,左右窄,最初只有半米宽,只容一人进出,往里两三米,便像一个小客厅,有佛像两尊,一个破损的香炉,不知是何年代遗留,往右下方是一个小悬崖,高达十米,不能下去.我们便打开手电往左行,上方有亮光,有阳光照进,像一天窗,一个直径一米的圆洞,让洞时的光线明亮,空气新鲜不少.我们深处去约二十米,中间遇上几个岔道,都是走不通的死洞窑.洞壁上怪石嶙峋,像一个个漫天飞舞的三头六臂的神仙,颜色都土黄,没有南方桂林那种钟乳石的亮丽,另一共同点是突出部分都比较圆,体现出柔和的线条,不是那种锋利的尖石,万一碰到头,也不至于头破血流,回去路上看到太行石给我和Z,切菜,照的一张相片中,整体感觉我们在一张须鲸的口中,甚是吓人,不过我们当时没在意,就打着手电四处转悠,像寻宝藏似的.不放过一处奇观,在洞中左侧一处稍微平整的石壁上,看到有黑色的像是毛笔书写的繁体”万历八年”的字样,但其它字迹较为模糊无法辩认.就年代推算,万历八年,据今已经四百余年了.这时听到Z姐大喊,顺着她的灯光方向看去,一些虫子在洞壁上快速游走,电筒射住仔细观察,原来是蛐蛐,顽强的小生命,找到这块宝地过冬,也不容易啊.走到尽头时,发现有采矿用的铁推车,锈迹斑斑,不知何故扔弃于此.再看到地上细如面粉的黄土,觉得可能前些年有人在此机械开挖此洞,动机如何,不得而知.从左侧洞返回洞口的,又谨慎地扫了一眼右侧的洞内小崖,发现是有阳光射入的.分析下面有洞口可以进入.果不其然,我们出天华洞,在松树下方五米处又找到一洞口,虽然没有古人留字,没有上边洞的历史意味重,但面积却更大,洞中路面也更宽阔平坦,还有人在此生火的痕迹.在往深处去时,能看到一条碗口粗的树根,沿洞壁而下再钻入深处,黑乎乎的远看像条蟒蛇,走近又能看到它的细小分根,像巨大的百足虫了.不禁有些犯悚.这里土质坚硬,以坚石为主,这树根全凭一股韧性,数百年的努力,深入石缝之中,牢牢地粘附在此.为上边的松树输送营养和水分,真像是勤劳质朴而低调的中国农民.我们在走时,尽管非常谨慎,还是不小心把一根棍子掉到一个石缝里去了,过了一会儿才听到响,看来这里暗藏陷阱,深且狭,不可掉以轻心哪.我们壮着胆子往前走了几步,看到越来越斜,坡度越来越大,安全起见,往外返,直到松树,休息片刻.便向第二个目的地--长城西大楼出发了.

   西大楼是铁矿峪,大榛峪一带长城的最高点,面积也是最大的,目测长宽都超十米,上下两层,上层可能当年大部是木,瓦结构,年代久远已经荡然无存,惟途几面残墙,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但基部和一层的砖石仍然相当完整,比起周边的敌楼来要坚固不知多少倍.可见是当年有非常意义的重点工程.爬上楼顶,视野相当开阔,往东,群山如深海狂澜,长城大起大落,途经大榛峪,驴鞍岭,响水湖,都是下到谷底再升到山巅.极目远眺一直可以看到内外长城的交结点--北京结,甚至更远的鹰飞倒仰,冬天山上万物皆伏,惟长城如苍龙愈显力道.我跟驴友们感慨说没遇上下雪,要是在一片银海中,,这龙的精神会更加抖擞.东南和正南方向是由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形,山尽处的怀柔水库结冰了,像一面形状不规则的镜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刺眼.往西看,是九宫山一带,山体陡峭,山巅密集扎堆,像一群胳膊相挽的兄弟,我想起了张养浩的<<潼关怀古>>的四字:峰峦如聚.借用到这里也是合适的吧.呵呵.

    我们就在西大楼里吃的午餐,在这我们小队伍的户外史上也创记录了,生炉子开火锅之后,1230一直吃到15,主要是大家都实在人,带的食物太多,不消灭又不甘心,于是在午餐中不断修改计划行程,从最开始的一直沿长城走到响水湖,到最后变成贾家关直接下撤,哈哈,美食的诱惑胜过了一切.W叔的两斤多羊肉就把我们吃撑了,还有Z姐的各种休闲食品,跟个小超市似的,还都进口货多,加上海底捞香辣锅底,切菜大叔,太行石,洪哥他们带的羊杂,菌菇,自炒虾皮菜,Z姐还带了汾酒,这下几个北方爷们可以过把山上喝酒的瘾了.腐败值爆表了!

    这天天气预报有五六级风,我们一行在从铁矿峪到天华洞再到西大楼的过程中,都是在山谷里或者山体的南坡,幸运地躲避了大风,享受了北风吹散雾霾后的蓝天和阳光.直到西大楼,这个至高点也正是风口,在楼里都能感觉到刺骨的寒风,一时不知所措,想另找个地儿午餐了.所幸西大楼长城是南北走向,我们正好在城楼南边避风晒太阳了,天无绝人之路啊.我们吃完饭上楼合影时,才感觉到狂风肆虐,立足不稳了.赶紧撤.不得不服当年坚守于此的明军,一年四季忠于职守.真非常人所能及.

我们下午三点开拔,下撤基本上是在长城里边走,一路的砖头和野桃树,偶尔有些带刺的杂树,部分地段,相当陡,,兼有松动的砖头,所以恐高的切菜大叔放慢了脚步,一步一歇地挪下来,不过每当我们等他,回头往上看时,长城和蓝天显现出一种古典美,绿衣服的菜叔点缀其间,便忘却了危险,开心地笑起来.快到贾家关时是一段跟鹰飞倒仰差不多的陡坡长城,我们绕开它,走长城内侧的果园,于四点左右下到贾家关.沿村道绕行至响水湖,坐五点半的车回怀柔,916快车顺利回城了.

   此次天华洞野长城之行相约的都是关系比较好的熟人,所以玩得很尽兴,把午餐吃成了火锅大餐,虽然最后没有时间走大爬升长城,只能改为绕道村庄去响水湖,但大家还是很尽兴.正所谓无兄弟,不户外,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户外,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白鹰发表于2015-02-10 09:53  
分享到 
(808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