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游吴哥(7)女皇宫

       “旅行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来检验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在比较里面,才能了解文化的不同——只是不同,没有优劣。” 这段话还是蒋勋说的,最近比较迷恋这个老头儿,不光是看书,在喜马拉雅上也有他的讲书,他的声音很柔和,晚上临睡觉前听他讲《从诗经到唐诗》,很容易入睡。当然我也有听郭德纲的段子,现在开始听岳云鹏的,都很不错。

        回到正题,之所以这一章一开始就引用蒋老这段话,是因为我下面会写在游玩女皇宫的时候,一些感慨。这些感慨不都是当时有的,更多的是回来以后这些天的反思,或者说在我构思这篇游记的时候,一些零星的片段,现在把它们传起来。我现在写游记总是很零星的时间,不像以前一天下来,一万多字的小五台三天两夜就写完了。如今,能大片写游记的时间不多,就在刚才,还有同事和我聊了几分钟关于健身的话题。思路断了一下,再回来不太容易,但是关于这篇女皇宫,我已经想了好几天了,甚至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都把成篇的文章构思好了,然后一有时间就把我想到的写下来。这就是我现在的写作模式。

        女皇宫,据史料记载,建于公元10世界末,不同于前面介绍的小吴哥窟,通王城,巴戎寺,和塔布隆寺,它是罗因陀罗拓跋摩二世为供奉婆罗门教主神而建立的,它开创了自己的风格—— 女皇宫风格。 1914年,法国的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个距离暹粒市38公立的寺庙。它墙上的浮雕美轮美奂,充分体现了丧尸高棉王朝强盛的势力和国家的繁荣。可以说,女皇宫是高棉古典艺术的精华,其墙上精雕细琢的浮雕更被视为是吴哥城中最精美的遗迹。


            这张照片就是整个寺庙最经典的部分,已经被隔离保护起来,游客只能在黄绳子外面拍照片,如果想拍得更清晰更好看,早上10点半或者下午2点,是女皇宫在阳光下显得最优美的时刻,别忘记带上小白。整个女皇宫其实并不大,用“小巧玲珑”来形容更恰当一些,和前几介绍的那些灰暗色带着青苔的宫殿寺庙不一样的是,女皇宫是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在我看来,整个的寺庙给人一种很“粉”的感觉,小,漂亮,安静,有点小公主的那种气质。



                我儿子,本系列游记的男主角儿,我的最爱。以他为身高为比较的话,就人容易看出整个寺庙有多小巧了,有点像是小人国的宫殿一样。对了,必须提一下,我在经过一扇门的时候,还因为戴着帽子没看清楚门框太低的缘故,狠狠的撞了一下头,痛得我一下子蹲了下来,眼冒金星。门那边一个法国老头儿之前还朝我比划,等我明白他的意思的时候,已经撞到头了。这个老头儿还挺有意思,过来摸摸我的头,标示一下安慰。不过他不应该在柬埔寨去摸别人的头,因为这里的人信仰佛教,如果是小沙弥的话,你摸了他的头,麻烦就大了,因为他会认为自己的修行都没有了。当然,我不会那么想,就是觉得有点撞傻了。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了很多自拍照,后来他们说,我的头挡住的风景,他们要看风景, not me.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拍再多的风景照,最后送到照相馆去洗出来成为照片的,还是里面有人的片子。所以出门旅游,多给自己拍照才是正经的,当然不能把风景全部挡住,至少得能看出来是在哪里拍的。我以前玩户外的时候,就是太保守了,不光是没有拍过几张好照片,拍过的照片里,衣服穿得也是很不好看,当时就是觉得要是刮坏了,怪可惜的,随随便便凑和着穿丢了也不心痛的服装就传出去了,结果,我自己都不想再看那些照片。

           

          所以,现在我出门旅游,都会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每一天都是自己生命中最年轻,最漂亮的时候,必须要漂漂亮亮的啊。我儿子的话,他的穿着体现着父母们的审美,当然不能对付了。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都不太好,买一件衣服都要买大一些,好留着能多穿几年,穿得像打锣的一样。我记得一次在加拿大的住宿家庭,赶上他们家要去参加婚礼,提前给他家的6岁小女儿买衣服的时候,问我的意见,我说:“好是很好看,可是明年就穿不了了。” Homestay 妈妈当时就很不客气的问我:“Are we shopping for next year? ”(我们是在为明年买衣服么?)。 NO!当然不是。衣服,什么时候都是合适才好。所以,我给儿子买衣服,一般都是两三套正合适的,够他换洗就行,不用很多,因为他会长得很快。鞋子会买得稍微大一点,也只是大一个拇指(我的拇指)的量。照片里我儿子穿的那双鞋子,我们走的时候把它们留在了暹粒的酒店里,上面占满了红土,我不想费事去刷,而且也不适合他穿了,留着别的暹粒小朋友或许还能穿,我不确定,我看见的好多在景区里的小孩子都没有鞋,光着脚跑。对了,吴哥窟所有的景区对柬埔寨人都是免票的,只收外国人门票,这点是不是很人性化。想想如果中国的遗迹景点都对中国人免票,那会是个什么情况?只是比较,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却能让人反省。

          

         我儿子这个时候还没有到三岁,快到了。我们打算过完年就让他上幼儿园,貌似他已经等不及了,他特别的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他一见到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就跑过去和他们玩,语言不通完全不是一个问题。他在吴哥博物馆里跟着韩国小孩子玩,重复韩国小孩子说的话,发音还很标准。和酒店里的中法混血小妹妹一起玩IPAD, 在景区和柬埔寨小朋友一起在树林里跑,还跟着他们去翻垃圾箱。在女皇宫,和这对儿法国兄弟简直就是分不开的嬉戏。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当然明白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孤单,而更多的是想到那句“人之初,性本善。” 人,越长大,防备心越强;人和人之间的阻隔也越多,最终才会发展到“ 黄金千两易得,知己一个难求”的地步。

        蒋勋在他讲唐诗的书里写过,诗人都是孤独的。要我说,这世上,有几个人是不孤独的。我儿子这么小的年纪,都会躺在床上发呆,我问他想什么呢? 他说,“在想问题”却又不告诉我他在想什么问题。当一个人,有思想的时候,才会觉得孤独。我儿子在慢慢的长大,而我也在渐渐的衰老,可是我已经不害怕衰老了,因为生命的传承是永恒的。
拉萨发表于2015-03-25 11:18  
分享到 
赞过
(2152次阅读/4个评论/5人赞过)
    数独行

        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恩,不想过多的拘束他,也不会给他一个世界很美好的童话概念。我的责任,是教他认识世界,与人和平相处。

      异域文化之中,稚子忘怯;

      风情画卷之下,才女情浓。

      谢谢。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