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驴穿越暴雨顶完整版(为毛图片复制不过来呢?格式还是一样的乱)


爬山回来已经三天,身体疲劳还没缓过劲儿来,今天,腿不那么酸疼了,胳膊摔伤也恢复很多,但是这周我精神状态非常好,想起那层层叠叠秀丽的峰峦,想起野花芬芳植被茂密的山野,想起山尖千变万化的云朵,想起和队友们一起爬山友爱互助的情形,我心中就有无限感动。同行队友里有军人、医生、服装设计师、信息工程人员,钢琴老师、也有退休职工,大家来自四方,素不相识,聚到一起爬山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 

                    
         (一) 爱山,就到山上去呀


   说不清我是从何时喜欢上爬山的,原来也去过像香山、百望山、盘山等公园性质的山,这种山地公园人工痕迹太多,我盼望能有一次真正的山野之行。
5月22中午我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安一队暴雨顶环穿活动
 


          (二) 你看你看我妈的脸

    听说我要去爬野山,我妈的脸一下子就阴天了:“去哪儿爬?你考虑国自己的体力吗?什么人都能爬山是吗?”去延庆,没事,挺安全的,人家领队多次带队经验了,落后了也没关系,还有收队呢……“我看你还是别去了!””没事妈,50人的队伍呢!“不敢正视我妈的眼,使劲跟她磨叽。“天这么热,得多带水,穿长袖,跟紧队伍,手机充足电,食品带足,还有止泻药……危险的地方别去!"偶妈开始妥协啦"嗯嗯,这些我都知道,帖子里说得带三升水呢……也就是六瓶500毫升矿泉水那么多……""六瓶水?光水就这么多,我看你还能爬山?还是别去了!"“都报好名了不去怎么行呢?”“姥姥,你就让我妈去吧!队伍里也有新人,不止妈妈一个,总得有第一次嘛!”旁边的儿子帮我说情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不听话!”我明白,妈这话的意思就是——no zuo no die
妈嘴上反对我去爬山,行动上还是默默支持偶的,和她说完这事儿后,她就去厨房帮我弄食物去了:香肠、饼干、苹果、香蕉……这时,一旁沉默不语的老爸说话了:“嗨!干什么去!我也管不了!”看到我妈往塑料袋里塞东西,他说:“带上咸鸭蛋”“还带鸭蛋?吃咸了得多喝水,在山上,水可是宝贵!”偶妈反对老爸的建议。“爬山出汗需要补充盐分“偶爸说。为了带不带咸鸭蛋,他们争论起来

              (三) 临行准备


    临行前夜发信息和贺队确认是否带三升水,我看帖子上就这么写的,三升水对于我真是太重了。希望贺队这样回复我:“可以少带点……”不久收到贺队回信,看了完全泄气——“是的”,也就是说三升水的量没有任何商量。我知道这是贺队怕这样炎热的天气队员在山上缺水,其实三升应该是有富余的。我乖乖准备了三升水,装了一个2的大雪碧瓶和一个550毫升康师傅矿泉水瓶还有一个不锈钢保温壶,再加上食品等必需品,背包已经重得让人几乎崩溃,背着这个包走平路都费劲,何况去爬一千二百多米的山?

    事实证明,炎热天气爬山多带水是正确的。这次活动中,我听到好几个队友说自己水带少了,要求三升,有的却带了一升。在山顶就餐时,一个廊坊的女队友看我带的水多,就向我借了一瓶水。后来,超级重卡等几位老队友对我说:“户外忌讳借水,关键时刻,一口水就能保命的。水也不能向你那样一口气灌一瓶子,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否则都变成汗蒸发掉了,你会更渴……”一位职业是内科大夫的大姐说:“那个人根本就不应该向你借水,她总参加户外活动,这个规矩不应该不知道。听到大家提醒,我才意识到水在山上是多么的宝贵,难怪刚才我往瓶子里倒水险些洒了时,好几个队友异口同声的惊呼:”小心别洒了!!!”经过这次活动,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即使食物可以少带点,水一定要带足。
    临行前的傍晚,我到家附近的一个户外店买了一顶遮阳帽,活动帖子上说周六天气炎热,需要带宽檐遮阳帽。我曾在这个店买过一个魔术头巾,这里的户外用品价格不高,性能基本可以。又到楼下超市买了一袋子曼可顿全麦面包(后来发现这个品种巨难吃)和两根王中王火腿。晚上从父母家回来开始打包:大雪碧瓶装最底层,两个小瓶水放背包两侧网兜里,地图、藿香正气水放前面扁袋里,面包香肠鸭蛋榨菜装一个塑料袋放中层,西红柿黄瓜香蕉苹果装一个塑料袋放最上层。还有,我又装了一个腰包,里面有相机、手机、身份证、回程动车票、现金、小毛巾、手纸、梳子、BB霜,几页纸(本来想带一个笔记本,觉得太重,撕下几页纸)、一支笔,好了,整个搬家的节奏。装完后,掂了掂两个包加在一起的重量,全盘崩溃

                    四 彻夜难眠


    倒腾完东西已经是夜间十二点,手机定好清晨四点的闹铃,带着手表躺下睡觉,老于说你带着手表睡觉神经病啊!因为怕起晚了,睡不踏实,迷迷糊糊醒来时一看表才凌晨一点半。也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五)出发


    清晨四点,闹钟准时叫早,起床煮了一碗挂面,匆匆吃完背包下楼。

    到汽车站存车处存好自行车(存车处五点开门),长途汽车站第一班发往北京六里桥的汽车正要发车。售票员告诉我如果去健德门的话,到刘家窑下车坐地铁就行。大巴车出了站,沿着金光道往东奔去。晨曦照进车窗,困倦却缕缕袭来,但在隆隆颠簸的汽车里又无法入睡,这时,同座的胖纸却打起了呼噜。

                  (六)领队


    介绍下这次活动的领队——贺队。贺队是北京某部队的军人,业余喜欢爬山写作。五年前他和几位经常一起爬山的驴友发起成立了业余登山团体——北京西山安一队,并开始在中国最活跃的旅行社区——517自助旅行网上发帖组织驴友登山野营。贺队博学广闻,性格乐观随和,心胸豁达,户外经验也非常丰富,加上本身是军人,组织纪律性强,所以颇具凝聚力,他每次组织活动,参与的人数都很多,队友活动回来评价也非常好。安一队的信誉度节节高升,队伍也日益壮大,成为517网北京地区最活跃、报名最火爆的团体之一。

    贺队组织活动几年来,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每次看大家回来传照片,发游记都很羡慕。没有参与过,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的:1.安一队出发地点在北京,而我在廊坊,如果去的话,首先要坐最早的汽车,火车是没戏,没有太早的(现在有一趟通勤高铁了),到了北京站,再坐地铁去集合地,这样一来,迟到是很可能的了,让一车人等一个迟到的,实在是过意不去。2.周末一般要监督孩子写作业,如果去爬山,只有把小孩交给父母,自己出去玩,让老爸老妈看孩子,我于心不忍。3.几乎没有任何户外经验,怕跟不上队伍拖了后腿。

                (七)人在旅途

   
去北京爬山,光是坐车就是一种挑战。先从廊坊坐长途汽车经过一个半小时到北京刘家窑,然后坐地铁到集合地,再从集合地乘坐大巴车经过两个半小时车程到达爬山目的地。活动结束后乘坐大巴车返回北京,集合地解散。再乘地铁去南站,坐动车返回廊坊。这样的行程,想一想都怵头啊!

到了健德门,出地铁前给贺队打电话问出哪个口,回答C口。走出地铁往左(我分不清方向)沿马路到达红绿灯,又遇见一个身着草绿色速干衣,背登山包的年轻人,我问他是不是去爬山,他说是的,我又问他是不是跟安一队,他说是啊!马路对面的林荫路上,一辆旅游大巴正在等候,贺队和另一个人正在接待队友。穿过马路走到贺队面前和他打招呼,“赶快上车找座坐下吧!”贺队说。终于在约定时间前赶到了集合地,我松了一口气


(八) 一样的帽子


  走到车厢后部,我和一位身着迷彩衣的美女坐到一起。“你也有这么一顶帽子呀!”美女说着从包里掏出一顶和我的军绿色迷彩帽一样的帽子,我把头上的帽子摘下和她的放到一块儿,一样一样的啊!连牌子都是一样的,“我昨天才买的”我说。“我也是昨天买的呢!”两个人都笑了

(九) come on Let  us go


    为等待一个迟到的队员,发车时间比计划晚了半小时。发车不久,贺队开始讲话,介绍此行车程、路线、活动开始终止时间、注意事项等,说户外要记住携带打火机,虽然很多山林有防火警告,但万一探路遇见危险,靠求生哨是无济于事的,找个高处点火,浓烟肯定会被救援队发现。贺队讲话完毕,然后是队员们自我介绍,先是牧木、飞翔的蜗牛、重型超人、超级重卡(怎么木有变形金刚呢?)等成员自我介绍,他们都有丰富的户外经验,是安一队的中坚力量。然后是墨涵、梅花雪等美女发言,她们也是安一队的活跃分子。大家介绍自己的来历、职业、爱好及户外经历等等。为活跃气氛,主持人建议大家表演节目,有唱歌的,有说笑话的,大家哈哈一笑,掌声一起,面孔不再陌生,心与心也拉近了距离。


(十)山在那里


多年前,有人问乔治马洛里问什么要登山,被记者追得走投无路的英国探险家不耐烦的随口回答“因为——山在那里”。于是,“山在那里”成了登山界的一句名言。1924年,马洛里和欧文挑战珠峰北坡时失踪。虽然攀登危险重重,探险者却从未停止迈向巅峰的脚步,山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人无惧危险前赴后继?登山又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

    远离闹市走进山野,能使人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山上空气清新,负离子多,使人神清气爽,登高远望,可以开阔心胸。“登山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能协调四肢、增强心肺功能、减肥塑身,还能治疗近视。登山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登山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以上引号部分从百度抄滴
    但无论高海拔极限登山还是低海拔登山,都具有潜在危险性:严寒、缺氧、雪崩、裂缝、落石、滑坠、滑坡、山洪、泥石流、高原病、迷路、坠崖、受伤、缺水断食……等等,但魅力常与风险共存。
     我们今天要爬的山叫暴雨顶,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北部刘斌堡乡与白河堡乡交界处,海拔1253,属军都山脉。山高坡陡,迎风坡一侧夏季多暴雨,故名。像我这样的菜驴能不能完成这次穿越,还是一个未知数。


                (十一)进山


   上午十点半到达登山目的地,大家收拾背包顺序下车。在山脚开阔处一处垭口,全队人员在碎石坡上合影留念。

    进山了。登顶前我只拍了这一张相片,爬坡时一直没敢拍,担心失足跌下山崖。
    开始上山。山上没有现成的路,只有乱石和荆棘、灌木,刚开始地势比较平缓,接着逐渐爬升,走了没几步,我的腿肚子就疼开了,开始我和领队只隔一个队友,现在前面的领队早已没了踪影,再往后一看,我身后只剩两位收队了 
    我艰难的走着,心通通的跳着,别的队友却脚步敏捷面不改色,渐渐的,我落在了后面。这才刚开始啊!我还能上山吗?打退堂鼓?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往上走,背着沉重的背包,揪着岩缝里的草努力往上爬,我感觉我就要坚持不住了。登山不是我想象的,早已没了拍照的功夫和心情,将近70度的陡坡,手脚并用攀登都困难,何况誊出手来拍照呢?
    这时,身后的队友警告我,不要抓着草往上爬,草拽掉了,人也就跟着滚下去了。于是我放弃了草,去抓石缝里的小树和荆棘,不一会儿,满手都是血口子,火辣辣的疼。

                  (十二)卡农

 

上山的路非常滑,每向上一步都十分艰难,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滑下山崖,这时身后一位小队友说:“别怕,有我在后面!""脚要放实,尽量用脚侧面蹬地,登山杖带子套在手上,像我这样套好……”他一面说一面用手往上推我的背包,我的脚蹬下的落石哗啦哗啦往下掉几乎要砸到他,看到我爬得太艰难,小队友不由分说抢过我的包背在了自己身上。一身轻松的我很快恢复的体力,跟上了前面的部队。队友一直坚持帮我把包背到了山顶,不知怎么感激他,他说:“在户外,你不要这么客气,帮你背包我该感谢你,我一直准备重装出行呢!”他的话让我心里涌起阵阵暖流,我会永远记住他。
  “户外驴友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没有年龄地域的限制,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来去自由,互相赏识就相邀同饮一杯酒,时间合适可以再约同赏下一处风景,这样的人际交往聚散全看际遇,看似不稳固却弥足珍贵。”——摘自女博士jianna的《哈巴雪山登山手记》

(十三) 登上第一座小山头

 

    随着高度上升,视野也渐渐广阔,在队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我终于登上了一座山头。站在山顶极目远望,群山叠翠,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各种形状的云朵: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猛狮、有的像楼宇、有的像花瓣……极尽你的想象。
   
山脚下村庄星罗棋布,农田俨然,气象万千。女队友正在岩石缝里小心的抠一种类似石莲花的多肉植物,打算连根弄下回家栽种。看他们仔细的抠,我伸手就揪了一根装到书包里,大家惊讶的喊:“那还能活?!!!”没事,人家的花是养不活,我家的花是养不死,我了解这种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现在它已经被我种在石莲的花盆里了,如果能够成活,它将是我家海拔最高的来客
 

 

(十四) 碎石长城


    登上垭口就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古长城,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沧桑,长城早已风化破碎,瘫作了一堆乱石。古长城蜿蜒起伏,直通暴雨顶。 
                   (十五)通向顶峰
 

    下山时,我和前面的黄背心都摔了不少跤,他的手扎了刺,大家忙活半天才给他弄出来,他说他的登山鞋在网上买的,才九十块钱,感觉质量不好,脚趾头都出来了。

     接下来是向顶峰的一段爬升,沿着荆棘中的小路往上走,只利用登山杖即可,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茂密的树丛和荆棘容易划破胳膊。

     中午十二点49分,我们这部分队尾人员终于登顶。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层峦叠嶂,谷壑幽深,白云变化万千。
     那是白河堡?那是棺材山?那是……周围山地的名字确实叫不出,这里不多说了。
     登顶后接着就是下降的路了,沿蜿蜒的山脊前行,埋在荆棘中的小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野花,有丁香、绣线菊,还有很多我从来没见过的山地植物,走在山花丛中,穿行在丛林里,沐浴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享受着惬意的荫凉,上山时的疲劳一扫而空。
                 (十六)烂漫山花
 

山上的野花,开得泼辣、恣肆,没有人工养殖的花草那么金贵却生命力盎然。“我叫不出这些花草的名字,但我确实爱她们。”

              (十七) 下山

 

     下山比上山还难,有的山坡几乎是垂直下降,脚下打滑,光秃秃的岩石上也没得可抓,具不完全统计,摔倒六次,严重的三次,幸好没骨折。同行队友给我受伤的胳膊喷了云南白药气雾剂,为了不掉队,也顾不上身上的疼痛了,后面的苏队一个劲儿的对我说:“别急,累了就休息会儿,脚步不要迈那么大,不行的话我帮你背包……”下山和上山时同样没留下照片。只有山顶和山脚有拍照。
     终于下到山脚,浑身是土,胳膊摔肿了,手也划破了,很狼狈休息会儿,还要徒步十公里(?)的拖拉机转山道,不过再没有折磨人的上升和下降了。

同行的大姐是内科大夫,说起人的生老病死,感触颇深,她说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太痛苦,儿女也被折腾的筋疲力尽濒临崩溃。说当医生很难,有的绝症病人家属要求大夫隐瞒实情,大夫就得编各种谎言对付患者的追问,什么你只是老慢支啦!就快好啦等等,有一个癌症病人临终竟然对她说:“你说我是肺炎,肺炎会治不好吗?你欺骗了我!我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大姐说所以自己现在要好好锻炼身体,免得将来老了缠绵病榻拖累儿女。苏队则提倡大家多吃素多运动,现在肉类隐患多,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大家边走边聊,小路上的车辙里有很多蚂蚁窝,硕大的蚂蚁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忽然看到路旁有个不知什么动物
的大洞,正想去拍照,前面的苏队招呼快走,遗憾没拍成。这时,山间云层越来越厚,头顶竟然响起隆隆的雷声,一场风雨正在酝酿中。脚下的路没有尽头,我几次询问苏队会不会走错路,苏队说应该没错,他也是第一次走这里。天越来越沉,两侧壁立额山崖变得狰狞恐怖,苏队一面走一面用布条和树叶留下路标,后面还有两个掉队的人——一个弱驴,一个收队。对讲机里不时传出领队们的喊话,看来后面的人已经落得很远了。天黑下来,我们还没走出山谷,我的心里不仅惴惴起来。暴雨顶真的要来暴雨了么?没有任何雨具的我如何躲藏?不会迷路吧?如果迷路在山里过夜,没有御寒衣服怎么办?剩下的半瓶水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暴雨在头顶盘旋了一阵儿,竟然离开了。这时,我们也走出了山谷,看到了进口山崖上“云龙山”几个大字,拖拉机道尽头是一个铁栅栏门,估计原来要在此开发个旅游项目,中途夭折了。

终于出山了,准备回返,树荫底下是我们此行乘坐的金龙大巴。
回廊坊动车组
终于到家了
 
廊坊南站

南站广场歌舞升平


 

 

傲雪001发表于2015-06-09 13:33  
分享到 
(764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