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问鼎海坨山

     去过的地方你还会再去吗?
    因为很想知道那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风景,我去了。就像认识一个人,就像做同一件事,每走进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早7:30北土城集合,是我非常不喜欢的时间和地点,因为这意味着我要5:00起床,赶最早的一班地铁,去唯一一个早开张的早点摊,值得吗?当登临海拔2242米的北京第二高峰,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呵呵。
     11:00到达大海陀村,心情很激动,贴着车窗巴望着,看着眼前的,忆着当年的,从海坨山庄农家院呼啸而过,于是又想吃柴鸡蛋了!
     步行40分钟水泥路到达海坨山 山脚下,休息调整,深呼吸,去年灾难般地登山记忆还在脑海里很清晰 ,压力还是很大的!
     早晨刚下过雨,石籽小路湿漉漉的,
山风习习,刚有点汗很快就干了,还没过瘾,就到了溪水石,一口气又到达半山的观景台,花开的很少,远没有去年的那个季节漂亮,胡乱拍了一些,休息片刻,看到最艰难路段就在眼前,全身都痒呀,恨不得马上挑战!大雨淋透了这里的泥土,树上不时还有雨滴落下来,凉风不断,销魂坡更加销魂了!桦树林依旧,松树林依旧,依稀还记得上次我们停下来拍照的那棵树,那片草地……
     13:40抵达鞍部的时候,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可能是因为一上来是茫茫人海,漫山是五颜六色的帐篷,人比花鲜艳!回头看 树梢随风涌动,静心听松涛阵阵,还是惬意的很
     补充点能量, 13:50卸下背包,只身登上大海陀,看着遥不可及,一个来回才用了1个小时,原来我的能量真的超乎我想象,呵呵!大海陀的壮阔景色与鞍部不可同日而语,就连平常不理会儿的,到这儿绝对惊艳,比如拍照的美女露着大白腿,不是只有男人喜欢看;比如安一队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羡慕流口水呀!还有人背上来一个半米*半米的超大音响,是要晚上狂欢的节奏吗?有个烧脑户外到处都是他们的指引路标(因为名字特别,还有人一直在旁边絮叨着我们玩的游戏都是要动脑的,我去,所以印象深刻),还有快乐同行队,到达后一起欢呼喊口号的,不得不引起注意,还有苏阳的魔族户外,我以为这么文静美好的名字该是个美女吧,谁知道是我弟弟一样的爆炸头男孩,下山前送了他们2瓶水,因为实在不想再带下去。
     15:10左右开始下山,过了松树林,看到岔路,毕竟销魂坡下山太滑了,所以选了据说很险的另一条路,果然出师不利,刚走了2 段直上直下的断崖,脚底打滑出溜了一段,幸好被一个突起的树根挂住,还好没有大碍,后面都走得小心翼翼,有惊无险。下到溪水石,调整了一下,知道后面的石籽路是最舒服的路段,也就踏实了,中途下起了雨,还好装备齐全,没有被淋,看到还有上山的重装的驴友,真心的佩服,还有人提了3,4斤肉片的,话说这样的雨天雨夜,到顶上吃和在山下吃有多大的区别呢,哎,总有人不理解自己,也有自己理解不了的!
      雨下得很大,坐了小面从山脚下到停车场,已经没有心情和标志性的大石头合影,恰逢3号车要坐满人 发车,(忘了交代,此行4个大巴,200余人),最后那趟不知道要等多久,因为我从大海陀下来的时候还有悠然的队友才往上登,那速度也得落后两个小时吧,17:10我们发车回京。一路磕头睡,20:00左右到达北土城,解散,各回各家,我到家21:30了。
     这次又爬过瘾了,登顶大海陀,走惊险的下山路线,都弥补了上次的遗憾!体力更胜从前,销魂坡也不过如此,记忆有时候是会骗人的!加上情感的因素,自己幻想的意境,总是给事实过多的包装,还是简单点好,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其他无益!




红桑葚发表于2015-06-14 21:07  
分享到 
赞过
(1328次阅读/0个评论/3人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