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神仙山爬山纪事

爬  山

——神仙山爬山纪事

许久没有扎营了,于是特别地想念那些扎营的日子,想念夜晚在山顶喝茶聊天看星星,想念那自由流淌着的山风。

爬山的目的其实一直都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山,喜欢走在山路上的那份感觉,喜欢路边的那些树木花草,喜欢野外那清新的晨露、明丽的晴空、自由的山风,还有深邃的夜空。

在山路上,我总是喜欢看向远方,看那山势的起伏与延绵,看那峰崖的陡峭与矗立。在山壁的转折之处,或在山脊的行走当中,我也一定会转过身去,望望刚刚走过的路,看一看身后的风景。

对于爬山来说,交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快捷便利的交通,能够让我们更快更远地到达许多地方;另一方面,每每新修一条道路,也就意味着又一方原始的风貌即将被破坏。

所有人都有着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权利。都市人在羡慕山野田园那悠闲时光的同时,山野田园人也更羡慕都市人丰富的物质生活。人们常常会戏言,正好可以相互交换——但实际上,山野之人倒是真的可以放弃自己那空徒四壁之家,都市之人又有几人能真正地放弃都市的生活?或许,如果真有其居,山野之人可以在都市底层依然保留自己的快乐;而都市人如果不能继续保有自己财富之于生活之无忧,又能真正有几人可以安于山野之悠闲?

东方更多崇尚道法自然,我亦然如是。自然之法,更多表述于山水。于是,山水自然,不再是纯粹的山水自然,而是道、是法。山水又如何能仅止于山水,山水又如何不能不述诸于人文。

隐士只是一个传统的梦罢了:隐士,于隐之时,于隐之地,何为所知?既为所知,何以为隐?诸多红尘眷恋之下,隐与不隐,不过是一场闹剧。是以,大隐隐于市。

市井之所,市俗之人,心底自然向往着清静。于是,去爬山。再是,去扎营。

背上大包,是为装备;走在路上,是为户外。各人各自有所求,亦各自有所得。彼之户外,我之爬山,亦如是。

或许,让他人舒服是修养之表现。那么,不让他人不舒服,则是做人之根本。我之爬山,走在路上;我之做人,且求根本。

当路逐渐修至山脚之下,爬山就少了诸多在路上的乐趣。或前或后,或快或慢,左一弯,右一折,几步石阶,几处林荫,各山各水,一行一程,莫不如是,不过此多些、彼少些,或者彼多些、此少些罢了。山水之后,能够记下的,多是变幻之天况,极端之气象,非常耳。

山行遇雨,时骤时疏,或停或走,终至山巅。

山谓神仙山,因神仙而得名。然仙为何仙,神为何神,终因久远而不得。神仙山位于唐县境,乃太行支脉一峰。其方圆周围,地图另标有大茂山及古北岳恒山,乃三座独立山峰,图示皆位于唐县境。







另有种种考证,大茂山乃古北岳恒山之后世他名,神仙山及神尖山亦同为大茂山之别称。亦或称神仙山是大茂山主峰,另称为太乙峰。

神仙山现有奶奶庙一座,峰巅处则供奉着北岳大帝,均为道家传承。总觉得道家的人物面容总是慈和的,让人感觉更亲和些,也更潇洒些;更自由些,也更洒脱些。





大致在前队到达时又开始下起雨来。那时我刚刚走出松林,就要前行至山下的垭口或是鞍部。及至我也到达,雨还不大,我还可以先到奶奶庙前登高一望。几分钟后,全队都到达后,雨也差不多就大了起来。

扎营最烦的就是下雨了!潮湿,泥泞自不必说,第二天如果无法晾晒,湿漉漉地收拾之后回家更有一番麻烦。看着云天雨势,我从心底里就开始不愿意住帐篷了。心底一番挣扎犹豫之后,最终就借宿在了奶奶庙中。

腐败与喝酒一直是扎营的乐趣之一,今晚亦如是。腹饱酒酣,夜雨当停,茶淡声轻,各自安眠。

雨已停,风未歇。初时红月东升,红绸红灯更红烛。窗外风啸声急,室内或眠或醒。及至烛尽光幽,顿觉寒侵静谧。寅时初刻,当空已晴蓝澄碧,皓月扬辉,四野仍雾浓波稠,漫山浮涌。室内又时有鼠啮之声,风啸之音,似梦非梦,何处心安?或谓,风起,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日晨,终雾漫群山,露重湿衣,天晴湛蓝,风过无痕。及至起帐收营,穿浓雾于松林,涉重露于山脊,行蹊径于草畔,降跬步于崖阶,踏归程于回首。



此次爬山,始于阜平县炭灰铺村之南安沟口(?),经三眼井而上。今简易水泥路已修至三眼井之上数里,其前即可见某僧尼所居之居室,另可远望神仙山巅之庙观。

此次爬山,亦终于炭灰铺村。下山首至胭脂洞村,沿简易水泥路经木柳柱和破寺而达。此段简易水泥路,临崖侧均无阻挡,因路陡、弯急弯多且连续,通常家用轿车无法通行。

胭脂洞村,现仅有留守人员约八九十人,全村院落均傍山叠落。简易水泥路尽处修有一平台,村人之摩托车亦仅能停放于此,而无法停至自家院中。木柳柱村甚有村民耗资二十余万元新修二层楼房,破寺则基本无印象。

第五维度发表于2015-07-06 23:31  
分享到 
赞过
(2517次阅读/4个评论/3人赞过)
    ppppaco
    null
    糖醋鲤鱼
    老了
    pandadashu
    有深度啊
    老顽童
    老五一思想,神仙都晕了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