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德赞——年度最佳混搭
如果说对于西藏第一座寺院的印象是经历过岁月千百年来的洗礼,寺院的今天该是如何的陈旧,或许更多的有了一些沧桑和破败之感。但是当我站在哈布日神山之上俯瞰到下面那不是一座,而是一整片规模盛大的寺院之后,完全颠覆了,这西藏第一寺的名头不是盖的,简直就是藏区之中的“土豪寺”啊,坐拥那豁大豁大的一片土地,加之院墙的围拢,俨然成了一座小王国,不愧是赤松德赞想象中的“宇宙盛景”。
“跳大神”也能拥趸无数“粉丝”
也真是巧,邂逅桑叶寺的那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不明就里地跟着人群往里走。一下就看到一个巨大白色布幔罩住了乌孜大殿前面的大广场。烈日当头的午后,却难掩信众们的“夏日激情”,早就将布幔周围围堵得针扎不进,水泼不透。
可能这就是与佛有缘,居然赶巧碰上了桑耶寺每年藏历5月15、16、17三天的跳神舞。除了藏历5月,每年藏历的元月15日也举办跳神舞的表演,为寺院开光祈福,同时信众们能在仪式中“沐浴”在佛法的庇佑之中,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
此时的乌孜大殿成为了僧众们换装的“后台”,没有表演任务的小僧人们则跑到大殿的二层三层的阳台上观看表演。帷幔之下,桑耶寺的大德高僧们端坐在大殿对面稍远的位置,负责吹牛角、唢呐和敲击舞钹的僧侣乐师与高僧们端坐在一排。
乐声响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曲,更多是乐器配合出的声响,用来为表演者伴奏打节拍并带给观者一种震撼的听觉冲击。表演开始前的四十多分钟里,乐师们变幻着节奏和牛角吹出的重音,压抑低沉,烘托出整场开场前的肃静氛围,大德高僧表情凝重,面目表情始终如一。
开场乐声持续了四十多分钟之后,表演的僧众们缓步迈出,身着盛装,佩戴着表情狰狞的面具,配合着相同色调的演出服,完全像换了一个身份。他们时而三两成群,时而单人独舞,时而列队迈步而出,或跳动着挥动双臂,或在乐师的打击声中快速旋转,旋转,在舞蹈和乐声中“驱魔降妖”,祝福苍生。
跨界混搭 开山鼻祖
盛大神舞的盛况也无法阻挡乌孜大殿霸气之势,一个堪比小王国的桑耶寺,仅仅是主殿的乌孜大殿就占地6000平方米,吸引着民众纷纷来此的原因除了这无与伦比的盛大宏伟,更重要的是乌孜大殿的“跨界混搭”——让藏式、汉式和印式的三种建筑风格融于一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样寺”,加之“佛法僧”俱全,桑耶寺自身的高逼格成就了自己西藏第一座寺院的威名。
底层的藏式大殿,最独具特色的是建有三个大门和三个廊道: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和无相解脱门,虽然难解其中的含义,但是亲身穿越这三个大门,好像对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能在转经回廊里欣赏闻名于世的精美壁画。
而中层的汉式大殿则是“传说”中法力无边的莲花生大师的“主场”,不仅供奉着莲花生大师的佛像,更能在精美的壁画当中有缘欣赏到大师从出生一直到来西藏降妖除魔的全过程,看着这些生动的壁画,好似是一部完整的“默片电影”展现在眼前。
如果说看惯了中规中矩的传统佛殿,但是在三层的印式佛殿则颠覆“三观”,大殿外面没有围墙,大殿里面更没有柱子,这种走另类风格的佛殿与藏、汉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跨界混搭可是早在公元779年就早已完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大殿延伸出的阳台也颇与现代人的审美相契合,站在象征“须弥山”的乌孜大殿之上,能够欣赏着寺内和寺周边的盛景。
整座桑耶寺的魅力,除了藏汉印完美融合的建筑风格,更有闻名于世的“镇寺”壁画,上天入地,谈古论今,将西藏的历史活脱脱呈现在世人面前,当漫步在其中学着慢慢读懂和理解其中历史的沧桑变幻,走出壁画中的“秘境”,重新站在哈布日神山之上,重新俯瞰着乌孜大殿和一整片象征宇宙的桑耶寺盛景,只有亲自站上山顶的那一刻能够理解和领悟。
贴士
交通路线:
泽当客运中心每天都有发往桑耶寺的班车,票价20元,或自驾从乃东县泽当镇向西北方向行驶47公里。
服务
名称:
桑耶寺
门票:
门票40元
营业时间:
早9:00——晚18:00
其他收费:
车辆统一停放在桑耶寺前的车场,每辆5元,同时需要车辆登记。
住宿推荐:
桑耶寺周边有简易住宿,但是如遇盛大佛事活动,住宿相对困难,可以选择在扎囊县城住宿,条件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