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故事

 

线路与攻略

 

这次梅里转山,9月25日从德钦到永久村,10月3日从尼农出雨崩后回到德钦,外转走了6天,内转2天,一共8天,行程大概200公里,当然其中有些是坐车路段。重装走这么多天,于我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决定去之前,犹豫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虽然出发之前看了攻略,但是计划肯定赶不上变化,还是要按照天气和体力情况来走。这次实际走的外转行程是:德钦到永久村——永是通前面某个小卖部——临近作阿江德的某个小卖部——辛康拉垭口——察瓦龙——来得村——梅里水,然后坐车去飞来寺。内转的行程是:飞来寺——下雨崩村——尼农村,然后坐车回德钦。



早上在飞来寺看日照金山

 

攻略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路只有走过才知道,攻略上的东西就算看过也未必会放在心上。攻略也可能出错,比如出发前找的两幅转山地图上都把卢阿森拉垭口的海拔写成3840米,比实际高了1000米,让我以为那天要翻越两座三千七八百米的垭口,而中间的曲那塘海拔只有2460米。

 

 

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是奇特的自然地理奇观,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江并流而不交汇,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造化之力形成,在云南西北、西藏东南一带。这里的地质奇观实在太多,我是不懂的,不过梅里雪山处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区域,所以简单介绍一下这几条江,也算长点见识。

 

这三条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怒江从西藏流出后,经云南,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安达曼海。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出境后成为缅甸和老挝的界河,称为湄公河,后流经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后注入南海。金沙江的上游是通天河,到青海玉树之后开始称为金沙江,在四川宜宾汇合岷江,开始称为长江。

 

这次转山,首先看到的是金沙江。在去德钦的路上,绵绵小雨中,大巴车停在路边一家藏人开的餐厅,大家下来吃早餐。餐厅背后就是金沙江,透过餐厅的窗子就能看到下面浑浊的江水。见到澜沧江是在去永久村的路上,小面停在德贡大桥检查身份证,桥下就是澜沧江,一样浑浊的江水。第一天从永久村出发后爬到较高的海拔,能看到澜沧江在山谷奔流。后面去雨崩也要越过澜沧江,飞来寺在江的东面,雨崩在江的西面。见到怒江是在从阿丙村去察瓦龙的车上,而察瓦龙就在怒江边上。然后就是翻山越岭,在梅里水又回到澜沧江。外转内转一路上见到的大小河流,都是汇入澜沧江和怒江。



去雨崩的路上在布村越过澜沧江,旧桥旁边是刚刚建好通车的卡瓦格博大桥

 

 

松萝和高山杜鹃

 

松萝和高山杜鹃都是高海拔地区才有的植物。这两种植物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它们出现的地方,让人感觉纯净、原始、无污染、远离尘嚣。从永久村出发后一个多小时,在路边看到正在盛放的高山杜鹃,当时就十分惊奇。高山杜鹃是在五六月盛开的啊!过后应该就凋零了,这次也只是在那天上午看到三四朵。今年五月下旬来云南的时候,在丽江老君山九十九龙潭,海拔4000米的原始森林里,漫山的杜鹃花在一连串的海子周围绽放,那是我看过的最美的风景之一。所以,再次看到它们,就算只有几朵,也让我高兴了一整天。



在永久村见到收松茸的人,松茸100元一斤呢

 


松萝



杜鹃花

 

 

住在小卖部

 

一路上两次住小卖部,就是前两天,第一天是木板铺就的通铺,第二天是带床垫的床位。这两天天气不好,时常阴沉沉的,下午五六点的时候都在下雨,有住的地方总比在雨中扎营轻松。从永久村到多克拉垭口,一路上的小卖部都是永久村的人经营的,翻过垭口就是西藏地界,那边的小卖部由阿丙村的人经营。说是小卖部,其实基本都带有饮食和住宿功能。村民们开小卖部不需要交税,也是为了方便转山的信众。

 

第一天住的小卖部在永是通前面,老板汉语说得不错,人也好,东西便宜一点卖也没问题。当然,一路上昊天和小K的砍价能力总能帮我们省钱。11个人的木板通铺老板只收了我们100元,是老板自己做的盖着蓝色塑料布的大帐篷。这里还能做分量超实在的鸡蛋面!不过我还是先减轻重量,消灭在昆明采购的方便米饭吧。早上吃了老板做的鸡蛋面,味道很好,吃到面条怎么也比方便米饭或方便面强。一碗面15元,由于分量足,两个人分吃一碗,哈哈,我们真省钱。



住的第二个小卖部

 

第二天住在快到作阿江德的一个小卖部,虽然时间还早,但是走了几个小时的缓慢下坡,也没看到一个小卖部,天又在下雨,所以在这个小卖部休息的时候,我们都不想动了,其实离作阿江德也就四十分钟路程。这里吃住就没那么好了。挂面都没有,在老板那买了一些米,加上我们自己带的脱水蔬菜,煮了一大锅粥。早上则是晚上没吃完的粥,加上自己带的麦片饼干黑芝麻糊之类。住宿条件嘛,讲价后一个床位25元,看似比之前的木板通铺好,但是有一种可怕的小动物:跳蚤!虽然洒了EMMA带的驱虫粉,昊天的腰上、小K和太阳花的脚上还是被咬了很多包包,百度上说是跳蚤咬过人体后导致的季节性湿疹。这些包包一周才能消。

 

和第一天晚上一样,这晚也没怎么睡好。住宿的地方,顶棚是透明塑料薄膜,而那天恰好是中秋,半夜的时候,月亮开始在头顶照耀,半睡半醒之间,仿佛在路灯下睡觉一般。

 

 

最美的路段

 

翻过多克拉垭口,下陡坡到咱俗塘,就开始走进绿色的天堂。一路缓慢下坡,两旁是巨大的松树,或直插天空,或横卧在地。不知名的小树上,挂满松萝,随风飞舞。除了潮湿的小道,路边的一切土地,包括石头上,长满绿色的植物。空气是湿润的,从偶尔开阔的视野中,能看到山间的云雾。清澈白亮的河水向前奔流,在路边则涛声轰鸣,隔远了则安安静静。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虽然强度不大,也会汗出如雨。但美景总能让人目不暇接,早就心旷神怡,忘乎所以。



松萝随风飞舞



从卧倒的大树根部长出一棵小树



河水



涂色板一样的秋色

 

 

辛康拉垭口扎营

 

这是艰难的一天。上午从作阿江德到卢阿森拉,一路上坡下坡,非常累人,因为已经两天重装,两天都没睡好了。卢阿森拉垭口天气晴好,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梅里雪山的真容,那座最高的雪峰,攻略上说就是卡瓦格博。大家扔下包就开始拍照嘚瑟。在白云都欠奉的蓝天下,经幡环绕的垭口,经幡、碧树、青山、雪山由近而远,这天地,这美景,怎能不使人欢腾雀跃。某人还脱了上衣,光着上身拍照呢,那身肉就不形容了。



爬多克拉垭口的紫眸



碎纸在爬多克拉垭口



在多克拉垭口前找信号,那天是中秋呢,给家里打个电话



卢阿森拉垭口合影



某人在卢阿森拉垭口展示肌肉

 

卢阿森拉垭口到曲那塘是下陡坡,比上坡路还累,非常考验膝盖。下到曲那塘,过桥之后我们找到一家小卖部,有面条和米线、肉和蔬菜,简直太棒了。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澜沧江啤酒,EMMA同学对之赞不绝口。考虑到自己肚量不大,碗不算小,一碗米线足够填饱肚子,没有要一瓶啤酒,现在想来十分可惜。



曲那塘前面的小卖部吃米线,我有一个同样款式和颜色的碗呢

 

大家吃饱喝足,稍作休息,就向辛康拉垭口前进了。一路爬升,从2460米到3740米!路上时不时有摩托车在这些狭窄的山道上疾驰而过,从曲那塘翻辛康拉垭口到阿丙村,只要一两个小时,一个人300元。而我们第二天中午才到的阿丙村。大师走得快,早就绝尘而去,到前面探路和找住的地方。漫漫爬坡路,悠悠雪山情。一路上盼望着小卖部的出现,每到一个小卖部,就休息一下,补充食物和水,好积攒一点力气。到垭口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很累了,EMMA更是累到不行,扎好帐篷后没吃饭就睡了,大家还以为她高反了呢。

 

垭口上有一家小卖部,有三个人在小卖部外的水泥平台上扎营,已经没有地方,所以我们扎在前面路边比较平整的地上。扎好营后昊天就忙着张罗晚饭了。小卖部没有米饭,只有挂面,重要的是缺水。我身上的水不到200毫升了。爬升太累,实在不愿背太多的水,水快没了就在小卖部灌水或者买瓶装水。但是在这个垭口上,用水都是下雨的时候接的,非常宝贵,老板给我们一点之后就不愿多给了。语言也基本不通。于是水多的人凑了一些水,又在小卖部买了几瓶水用来煮面,洒上脱水蔬菜,好歹对付了一顿晚餐,早上就只能吃干粮或者下山之后找小卖部解决了。



早上在辛康拉垭口晒太阳

 

要不是大家睡得早,一起欣赏八月十六的月亮也是美事。我是实在舍不得睡,在外面闲逛,终于等到月亮升上来,在云朵后面若隐若现。睡之前拉开帐篷门,月亮已经从云朵后露出面容,在两棵松树之间的树梢,发出柔亮的光辉。

 

除了这些吃喝上的不方便,辛康拉垭口是观景的好地方,所以小卖部外建了个小平台。晚上赏月,早上也能大饱眼福。我们就在早上欣赏了另一个角度的卡瓦格博,以及一连串的雪峰,虽然不能确定名字。大家没有急着走,等太阳出来后把帐篷睡袋翻开晾晒,反正行程不远,下到阿丙村之后就可以坐车去察瓦龙了。

 

 

带刺的果实

 

在阿丙村的停车场,我们分坐两车前往察瓦龙,一人70元,斑马、大师和我先走。这里坐车都是按照汽车的排序,前面的车不走,后面的车就不能走。在昌西村附近有一条河汇入怒江,河边有一座庙,我们停车去参观,他们后面那辆车没有,在第二座庙赶上我们。参观后将走时,昊天捧过来几颗仙人掌果。他和东街去摘的。虽然怒江就在山谷奔流,但这边气候非常干燥,土路上尘土飞扬,路边以及山上长着巨大的仙人掌,上面结着暗红色的果实。



小河汇入怒江



路边的仙人掌

 

小心翼翼地拿了一颗,没有袋子装,只好放在脚下。就这样手也被刺了好几下,昊天和东街手上的刺可想而知。昊天手上的刺估计现在都没拔完,而东街则扔了那件他一直穿着的抓绒衣。下车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没有把果子拿走。不过后来我们还是吃到了仙人掌果。在来得村吃完晚饭后,东街拿出几颗,袋子装着的。洗净后用小刀剖开,用勺子挖着吃。里面多是坚硬的黑色种子,没有多少果肉,但是很甜,有些像猕猴桃。

 

 

天堂往右,摩托车往前

 

这是最戏剧化的一天,值得好好说说。到察瓦龙后,前面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后面的转山行程;一是去甲应,那是一个离卡瓦格博更近、去的人很少的村庄,但是能看到卡瓦格博的背面,而飞来寺看到的是正面。虽然已经很累,但我还是想去甲应看看。然后晚上的时候,斑马跟我说,路上恐怕没有补给,要准备三四顿路餐、三四升水。天哪,我的包已经够沉了,而且已经背着它走了四天!所以还是乖乖地继续往前吧,据说后面的路可以一直坐车,这多轻松啊。于是强人斑马、昊天、碎纸、太阳花和彩虹去甲应,紫眸、小K、东街、EMMA和我则往前,大师为了赶后面的行程,虽然跟我们一样往前,但是先走一步。



察瓦龙的街道



察瓦龙四川饭店的昊天

 

强人们6点半出发,我们8点半才出发。到坐车的地方一问,到格布村前面的垭口100元,到来得桥200元。坐到来得桥可以免翻4100米的达古拉垭口,坐到格布就需要继续翻垭口,或者再找车去来得桥。不过大师是到格布村前面的垭口,所以我们坐车前去会合,一个从香港来的哥们也跟我们一起。然后是坐车在尘土飞扬的悬崖边土路上疾驰两个多小时。到了之后,大师已经等我们两个小时了。他在那里见到了活佛,不过我们无缘得见,活佛已经先走一步,翻山去了。还有一帮格布村的年轻人在那,等着用摩托车帮活佛运送行李。大师跟他们商量,用摩托车送我们去来得桥,小K帮忙讲价,最后商定800元送我们去来得桥。

 

已经到中午,我们吃饭先。旁边小卖部老板良心真是大大的好,一桶泡面才4元,袋装面只要2元!要知道,之前小卖部的泡面都是8元、10元的。我在这里吃了此次梅里之行第一桶泡面,味道好得没话说。香港哥们吃素,吃了两桶泡面,他要徒步翻山走。后来我们在出雨崩的路上又碰到这哥们,他正从尼农进雨崩,真是神奇!

 

下午阳光灿烂,上摩托车之后,兜风就开始了。要说个中感受,真是不好形容。摩托车性能强大,坐着三个人或是载着大量的行李,还能风驰电掣。骑手的本领也足够高强,在这种土路上飞奔简直不在话下。不过对于我们多数第一次坐摩托车在这种道路上行驶的人来说,只能想到一个字:太虐了!当然不包括大师,中间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大师的话是:太爽了!诸位想象一下,这边气候干燥,土石公路在每天的阳光暴晒之下,一有车开过,那就是尘土满天,十几辆摩托车疾驰其中又是如何!紫眸和我坐的这辆车,骑手更是宗师级的,经常靠外行驶,下面就是悬崖,也不知深几百米,河水在谷底奔流而过。我们这辆车一般后面才出发,一路超越前面的车,跑着跑着就到最前面了。不跑快不行啊,跟着前面的车只能一路吃灰。而我带的唯一的魔术头巾放在卢阿森拉垭口了,不吃灰也不行!大家知道,藏人骑摩托车是很快的,十几辆车奔逐的场面,没见过也能想象得到。于是停下休息的时候,大家互相看看,嗯,眉毛都是灰色的了。



紫眸和我的坐骑

 

我们就这样坐摩托车度过了最难忘的下午,四个多小时!因为绕了很远的路,一直往北,经瓦堡村、珠拉村,到扎郎村,才折而往南,最后到达玉曲河边的来得桥。下车的时候,当然已经一身灰,背包也是,后来我回家之后把几年没洗过的背包给洗了。从来得桥到来得村还要爬坡,得走一个半小时,拿起登山杖的时候,左手软绵绵的,在摩托车上一直紧紧扶着后面的车架,已经酸痛到不行。到来得村住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身上的衣服给洗了。

 

 

上说拉不容易,下说拉更难

 

话说爬说拉垭口那天,是我吃得最多的一天,吃了五顿!从来得村的3090米,爬上说拉垭口4815米,再下降到2100米的梅里水,真的是非常考验人。我们住的那户村民说爬到说拉垭口要5个小时,从垭口下到梅里水要6个小时。还好我们6个人,加上在辛康拉垭口见到、在这里又遇见的一个哥们,700元租了他家的两匹骡子驮包,得以轻装爬垭口。

 

谁说糌粑酥油茶抗饿的,为了有力气爬说拉,早上吃了不少,可是出发之后,不到两个小时就饿了!到梅求补功之后,赶紧吃了一碗泡面。正好碰到后面赶来的大师、东街和EMMA,于是一起走,大师在前面压阵。大师的节奏把控能力真是厉害,他把速度压得很慢,所以一点也不累,中间都不用休息,就这样一点点爬上了垭口。说实话,远没有之前爬多克拉垭口时那么累,当然也有轻装的原因。



大师是这样走路的



好不容易爬上的说拉垭口

 

7点半出发,12点半爬上垭口,还真用了5个小时。翻过垭口,就又回到云南了。从垭口下去,先是陡坡,然后是缓坡,从缓坡到扎西牧场这一段非常漂亮。这一段视野开阔,高处是裸露的碎石坡,低处一丛丛的杜鹃中散落着一种不知名的树,红彤彤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亮闪闪的。下到扎西牧场,看到小K在吃面条,赶紧也点了一碗,还加肉呢。已经下午2点半了,上午不到10点吃的泡面,毕竟管不了几个小时。在阳光灿烂的下午,美丽的高原草场,转山行程只剩下一段下坡路的情况下,吃一碗带肉的面条,别提多惬意了。



红叶在阳光下闪耀



扎西牧场

 

他们先走,我吃完后追赶。吃饱了有力气,走起路来当然神勇,不到20分钟就赶上了走在后面的东街和EMMA。然后慢慢地,就不想走了,倒不是膝盖痛,只是这缓慢下降的石头山路走得人昏昏欲睡。于是时不时找一块石头,坐在上面仰望天空,就当是舍不得从这些美丽的山中走出去吧,走夜路也不是什么大事。

 

6点的时候,又在一个小卖部见到东街和EMMA,他们点了蛋炒饭。我喝了灌啤酒,也吃了碗蛋炒饭。老板炒完饭之后就关门嗖嗖下山,还问我需不需要背包,真会做生意。好吧,虽然我对背后的大包已经讨厌到极点,但是已经走了这么久,也不在乎后面的一点路了。下到澜沧江边的时候已经快7点半,大师等了两个小时!

 

包车到飞来寺,在酒店安顿好后,第一件事仍然是吃。就在酒店对面的大理馆子,点的我喜欢的腊排骨火锅,还有大理V8啤酒,正好庆祝我们梅里转山顺利完成。



强人们在甲应

 

 

雨崩神瀑

 

住在来得村的时候,隔壁家住着几个姑娘,从拉萨来,她们内转完后才走的外转。翻说拉垭口的时候又碰到她们,说雨崩很漂亮,可以去走走。于是下垭口的时候紫眸和大师商量去雨崩内转,小K和我都说行。东街和EMMA因为疲劳,所以不去。

 

本来计划去雨崩用三天,第一天进雨崩,第二天去冰湖,第三天去神瀑然后从尼农出。但是我们到上雨崩的时候才发现人那叫一个多,客栈早就没有床位,扎营也要交钱,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打算冰湖不去了,第二天去神瀑之后就出雨崩,提早一天出,正好可以在德钦和强人们会合。大家从上雨崩下到下雨崩找地方扎营,下雨崩地方更大,更开阔,而且在去神瀑的路线上。紫眸和小K找到一家客栈,可以在他们的草地上扎营,一顶帐篷50元;我问到一家客栈,可以在他们楼上打地铺,一个人50元。大家决定扎营,消灭从飞来寺采购的食物。之前说到的一起租骡子的哥们和我们一起来雨崩,也不想走了,和我们扎营。



去雨崩的路上看到的雪山和冰川



下雨崩村早上看到的日照金山,可能是缅茨姆峰

 

雨崩村是一片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坳,离卡瓦格博更近,大师、小K和我早上看过日照金山之后才出发去神瀑,紫眸不去。下雨崩到神瀑有700米爬升,顺着雨崩河上行,刚开始是一段缓慢上升的平路,走着非常舒服,景色也很美。因为今天要出雨崩,路程不少,所以去神瀑时有些赶时间。在平路上,我走得飞快,在爬坡时,则运用从大师那学到的缓慢节奏,一步一步慢慢爬。

 

到神瀑时,那里已经很多人了。神瀑下,一道彩虹近在眼前。很多人走在神瀑下,甚至有人光着上身在那沐浴。据说在雨崩神瀑沐浴可以洁净心灵,姑且信之吧。于是摘下帽子,穿着不防水的皮肤风衣和速干裤,在神瀑下走一趟,在一道小瀑布下用水杯接了一杯水,喝上一口,清冽甘甜。走过神瀑,虽衣服尽湿,但心中充满快乐。



雨崩神瀑



神瀑下的人和彩虹



下雨崩村,远处山坡上是上雨崩

 

从神瀑下去的时候,才有时间好好欣赏雪山下这片神奇的地方,群山环绕,蓝天白云,经幡飘扬,河水流淌。除了人太多,雨崩真的很美,徜徉其中,恐怕大多数人会流连忘返吧。

 

 

为什么去梅里转山

 

对藏人来说,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转山是朝圣活动,洁净心灵或者清洗罪孽。没有宗教信仰或者非佛教徒,又为何去转山呢?对于我们喜欢户外的人来说,可能这主要是徒步活动。但是,一路上看到经幡、寺庙、转经筒,还有虔诚的信徒,或许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少,我们的背包里放着大师在昆明圆通寺里求的画着佛像和写着经文的卡片,我们也会在外转开始的地方支信塘庙前许下愿望,我们也可能转动一路上寺庙外的转经筒或者进庙朝拜。我们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飞来寺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问少林方丈空闻“何以虔诚行法,超度幽魂?”空闻说:“幽魂不须超度。人死业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或许能够提供一点启示。

 

 

故事在继续

 

已经写很多了,有些像话唠。徒步路上更多的故事,强人们去甲应的故事,雨崩分队与甲应分队在德钦会合后去丽江逛街喝酒的故事,还有之后大家分成更多小队,或去大理晒太阳,或去昆明闲逛,或去腾冲漫步,或去泸沽湖浪漫,或去皖南骑行的故事,就不再说了。或许会写写一路上的饮食和住宿,给其他想去的人一点参考,看时间吧。前面所说的,也只是我眼中的故事。故事永远不会停止,小伙伴们眼中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注:部分照片来自斑马和昊天。
























南湖发表于2015-10-19 22:20  
分享到 
赞过
(2142次阅读/9个评论/19人赞过)
    海风轻轻吹
    收藏。。。
    caaaabb
    景色漂亮

    带你去转山

    好景色,好游记。还有熟人啊,向日葵和他媳妇

      转山大哥,有空一起玩啊
    塞外客
    好美!强鼓掌
    九点
    徐大才子,我好眼红啊!
    我是帅气的小K
    林泉写的不错
    思念的果子
    绿色的网真漂亮,给读小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