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房山深处的童话世界

   上太湖,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上方山西侧的深山沟里,属圣水峪行政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寂寞小山村,却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冰瀑群,给户外“驴友”打造了一个水晶般的“童话世界”。

      山里出奇的幽静,一条结冰的水泥路沿着沟谷蜿蜒而上。半小时左右,便可到达山谷左侧的上太湖村。几个残破的农家小院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一架石磨静静的躺在村前,一条被驴友们在冰雪里踏出的小径曲曲弯弯,伸向村后半山腰的冰瀑。冰瀑下已经聚集了熙熙攘攘的猎奇驴友。

      透过稀稀拉拉的树丛远望冰瀑,并没有感觉有何惊人之处。可当走到冰瀑下面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处宽约三十多米、落差达50多米的“四叠”冰瀑,气势跌宕,恢弘磅礴。近端详,这冰瀑虽然也同样挂满了千姿百态的冰凌、冰笋、冰柱、冰幔、冰花,但这里的冰幔别具一格。也许是地形地貌再加上降雪恰到妙处,第二层冰瀑形成了一张宽达三十多米的玉屏,雕花镶银,繁花玉坠,有的如玉柱鼎立,有的如剑锋倒悬。上端的三四层冰瀑又是因地而生,因势而形,因崖而挂,千锋万帐,如盖如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细思量,这里的冰瀑与这里的山野和山村是那样的相得益彰,不仅富有原生态的自然之美,而且透出一种乡村姑娘不施粉黛的清纯妩媚,也释放出一种山村小伙明眸皓体的粗犷阳刚,别有一番韵味藏山涧!

◎◎◎◎◎◎◎◎◎◎◎◎◎◎◎◎◎◎◎◎◎◎◎◎◎◎◎◎◎◎◎◎◎◎◎◎◎◎◎◎◎◎◎◎◎◎◎◎◎◎◎◎◎◎◎◎◎◎◎◎◎◎◎◎◎

【鹿鸣户外】1月23号房山上太湖赏天然冰瀑一日行摄
http://www.517huwai.com/activity/52216

隐藏在房山深处的童话世界
http://www.517huwai.com/blog/42809

◎◎◎◎◎◎◎◎◎◎◎◎◎◎◎◎◎◎◎◎◎◎◎◎◎◎◎◎◎◎◎◎◎◎◎◎◎◎◎◎◎◎◎◎◎◎◎◎◎◎◎◎◎◎◎◎◎◎◎◎◎◎◎◎◎

      这才是第一道冰瀑,其雄奇壮美已足以令人迷醉,因而让初次接触冰瀑的游人在此乐不思行,久久不肯离别。孰不知,卧于沟谷的第二道冰瀑才是上太湖冰瀑的精华!

      从第一道冰瀑到第二道冰瀑几乎没有成型的山路,这段山路并不远,也就两公里左右,但崎岖陡峭,有时穿行于山脊,有时横切于悬崖,不仅需要体力,而且需要胆量与毅力。大约半小时登上山崖。居高临下,俯视谷底树影中蜿蜒的冰河和大大小小的层层冰瀑,犹如挂在山颈上的一串珍珠项链,又好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逶迤于悬崖沟壑之间,时隐时现,忽急忽缓,舒舒展展,懒懒洋洋,在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情这景,确有“万重琼树宫中接,一直银河天上来”之妙!

      第二道冰瀑,是上太湖最为壮观险峻的冰瀑。冰瀑下昔日的“太湖”已不见飞瀑流泉的踪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垂帘雕玉、流光溢彩的冰上芭蕾“舞台”,条条冰挂如钟乳悬垂、银锥倒挂。串串水珠从冰凌、冰幔上落下,又如琼浆玉液滴滴晶莹。在冰瀑左侧,几丛小灌木裹上了厚厚的冰装,点缀的玉树银花,有的像奔鹿、像骏马,有的像飞鹤、像企鹅,或卧或立,似动似静,形态逼真,妙趣盎然。在冰瀑右侧,昔日悬崖下的水帘洞如今形成了一个神奇的“冰帘洞”,悬挂的冰坠、冰帘与冰面上形态各异的冰坨、冰花即相接相吻,又若即若离。我们躬身小心翼翼的钻进冰瀑后的冰帘洞,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熙熙阳光把冰挂折射得色彩纷呈,美轮美奂,垂于头顶的冰挂唾手可得,咬上一口嘎嘣清脆,让你从牙根清凉到心尖。

 

      关于上太湖村名的来历,驴友们在网上有这样一种误传:“湖”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湖泊意思,应该是“壶”,原意是山上的流泉像水壶一样。这的确是以谬传谬,误导了驴友,据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说明,上太湖村的确是因湖而名。韩村河镇官方资料显示,上太湖位于上方山西侧,海拔400-500米,清代成村,但“太湖”之名始见于辽代,是因山间有天然湖泊而得名。当地村民也为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在与老乡的攀谈中得知,上太湖村处于海拔1056米的白云坨主峰下,山泉水常年不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湖泊、深潭,其中太湖是最大的一个湖泊,上太湖、下太湖都是因湖而名。这里的春天更加优美,溪水潺潺,瀑布飞泻,满山漫坡开满了杏花桃花,来这里踏青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回望残阳下的上太湖村,沉寂的山岭、沟壑、冰瀑。喧嚣与熙攘只是暂时的,沉寂才是归宿,更是一种境界。


































【上太湖冰瀑】

   上太湖,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上方山西侧的深山沟里,属圣水峪行政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寂寞小山村,却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冰瀑群,给户外“驴友”打造了一个水晶般的“童话世界”。

      山里出奇的幽静,一条结冰的水泥路沿着沟谷蜿蜒而上。半小时左右,便可到达山谷左侧的上太湖村。几个残破的农家小院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一架石磨静静的躺在村前,一条被驴友们在冰雪里踏出的小径曲曲弯弯,伸向村后半山腰的冰瀑。冰瀑下已经聚集了熙熙攘攘的猎奇驴友。

      透过稀稀拉拉的树丛远望冰瀑,并没有感觉有何惊人之处。可当走到冰瀑下面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处宽约三十多米、落差达50多米的“四叠”冰瀑,气势跌宕,恢弘磅礴。近端详,这冰瀑虽然也同样挂满了千姿百态的冰凌、冰笋、冰柱、冰幔、冰花,但这里的冰幔别具一格。也许是地形地貌再加上降雪恰到妙处,第二层冰瀑形成了一张宽达三十多米的玉屏,雕花镶银,繁花玉坠,有的如玉柱鼎立,有的如剑锋倒悬。上端的三四层冰瀑又是因地而生,因势而形,因崖而挂,千锋万帐,如盖如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细思量,这里的冰瀑与这里的山野和山村是那样的相得益彰,不仅富有原生态的自然之美,而且透出一种乡村姑娘不施粉黛的清纯妩媚,也释放出一种山村小伙明眸皓体的粗犷阳刚,别有一番韵味藏山涧!

      这才是第一道冰瀑,其雄奇壮美已足以令人迷醉,因而让初次接触冰瀑的游人在此乐不思行,久久不肯离别。孰不知,卧于沟谷的第二道冰瀑才是上太湖冰瀑的精华!

      从第一道冰瀑到第二道冰瀑几乎没有成型的山路,这段山路并不远,也就两公里左右,但崎岖陡峭,有时穿行于山脊,有时横切于悬崖,不仅需要体力,而且需要胆量与毅力。大约半小时登上山崖。居高临下,俯视谷底树影中蜿蜒的冰河和大大小小的层层冰瀑,犹如挂在山颈上的一串珍珠项链,又好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逶迤于悬崖沟壑之间,时隐时现,忽急忽缓,舒舒展展,懒懒洋洋,在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情这景,确有“万重琼树宫中接,一直银河天上来”之妙!

      第二道冰瀑,是上太湖最为壮观险峻的冰瀑。冰瀑下昔日的“太湖”已不见飞瀑流泉的踪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垂帘雕玉、流光溢彩的冰上芭蕾“舞台”,条条冰挂如钟乳悬垂、银锥倒挂。串串水珠从冰凌、冰幔上落下,又如琼浆玉液滴滴晶莹。在冰瀑左侧,几丛小灌木裹上了厚厚的冰装,点缀的玉树银花,有的像奔鹿、像骏马,有的像飞鹤、像企鹅,或卧或立,似动似静,形态逼真,妙趣盎然。在冰瀑右侧,昔日悬崖下的水帘洞如今形成了一个神奇的“冰帘洞”,悬挂的冰坠、冰帘与冰面上形态各异的冰坨、冰花即相接相吻,又若即若离。我们躬身小心翼翼的钻进冰瀑后的冰帘洞,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熙熙阳光把冰挂折射得色彩纷呈,美轮美奂,垂于头顶的冰挂唾手可得,咬上一口嘎嘣清脆,让你从牙根清凉到心尖。

 

      关于上太湖村名的来历,驴友们在网上有这样一种误传:“湖”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湖泊意思,应该是“壶”,原意是山上的流泉像水壶一样。这的确是以谬传谬,误导了驴友,据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说明,上太湖村的确是因湖而名。韩村河镇官方资料显示,上太湖位于上方山西侧,海拔400-500米,清代成村,但“太湖”之名始见于辽代,是因山间有天然湖泊而得名。当地村民也为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在与老乡的攀谈中得知,上太湖村处于海拔1056米的白云坨主峰下,山泉水常年不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湖泊、深潭,其中太湖是最大的一个湖泊,上太湖、下太湖都是因湖而名。这里的春天更加优美,溪水潺潺,瀑布飞泻,满山漫坡开满了杏花桃花,来这里踏青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回望残阳下的上太湖村,沉寂的山岭、沟壑、冰瀑。喧嚣与熙攘只是暂时的,沉寂才是归宿,更是一种境界。


































鹿鸣户外2016发表于2016-01-19 10:34  
分享到 
赞过
(911次阅读/4个评论/3人赞过)
    荷塘清莲

    文笔不错呲牙强

      过奖过奖,剪刀加糨糊的工夫。呲牙
    墨涵
    每年都有组织去,每周都有好多人去看,今年更壮观,咱也去看看。呲牙
    秋泠泠
    万重琼树宫中接,一直银河天上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