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刀背~澳水尖连穿



铡刀背~澳水尖连穿

 

自从安一队开发出铡刀背这条线,现在已经走成户外热线,窄窄的山脊,陡峭的山崖,虽然线路不长,但走起来攀爬跳跃,惊险刺激,十分享受。铡刀背西侧的山谷是姜口峪村,东侧是下寺村。铡刀背我已经有详细的游记记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站在铡刀背的北峰看澳水尖,就像一个穹顶的山丘,虽然是周边的最高峰,却看得没有一点气势。铡刀背北峰与澳水尖之间的垭口是下寺村与南离河村间的通道,从垭口向澳水尖爬,有一种走在高山草甸上的感觉,满山坡都是荒草,而且还是牛羊喜欢吃的纤草。看着这样的情形,自然会想到山顶平缓,草厚如毡,坐卧其上,清风徐徐,蓝天白云,一副坝上高山草甸的样子。

爬到山顶,眼前一亮,心中一惊,想象中铺满厚厚草垫的山丘像被刀砍去了一半。澳水尖竟然是个半拉子山,山顶尖尖,果然不负澳水尖的名称。山顶的石头间有些平地,但面积不大,许多驴友选择在这里路餐。

沿着澳水尖山脊向北走,坡度下降得比陡,回头望澳水尖,感觉澳水尖东面的山体,像是在垂直的崖壁上揳进去许多揳子般的石条,这些石条斜向上突出山体,凌空且凌乱,给人张牙舞爪的感觉。澳水尖的东边是一条阔绰平整的山谷,里面建筑较多,那条沟叫大峪沟。东北方向远处的山谷可以看到规模性的建筑,山顶也被修成了盘山道,那里就是云居寺。盘山道方向的高点就是白云坨,白云坨的后面就是圣水峪。

从澳水尖开始,一直沿向北的山脊走,山脊比较窄,东边是笔直的陡崖,西边是很陡的草坡。北方的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建房坐北朝南,大河向东流。北京的山形体现了这个特点,西北平缓,东南陡峭。从澳水尖下到低洼处,前面是立崖,看路痕,有的是攀岩上去,走山脊,还有的绕立崖而行。绕行线路有的地方从立崖边擦身而过,看着脚下的万仗深渊,真要两股战战,恐高者绝对禁止走这里。腿一软飘下去,绝对万劫不复。

大峪沟的底部山形就没有那么犀利了,两边的山已经从陡崖变成了缓坡,山坡上荒草萋萋,真是一派高山草甸风光。如果夏天来这里,真的可以感受到坝上草原的味道。

三合庄到大峪沟的村道在山谷非常明显,沿着越来越低的山坡走上这条乡间道,可以看到这条路修建的很好,一面劈坡,一面临沟,虽然是土路,但车辙丰富,看来这条乡间道经常有农用车通行。土路从一个水泥坝上穿过,水泥坝围了个小水库,水库里没有水,但淤泥很厚,可以看到有野猪在里面躺卧的痕迹。

从小水库以下,乡间路变成了水泥路。两边的山坡上柿子火红,诱人口涎横流。柿子树很高,没法手摘,节气也晚了点,树上的柿子半数已经软了,用工具够下来的柿子掉下来多数不能全身。走出山谷就是大路,但双向两车道路边不能停车,只好左行300米,到每次来三合庄停车的地方上车。

我在从山脊下乡间道岔口的地方,继续沿山脊而行,试图从山脊右侧探一条去往三合庄的近道,但没有成功。断崖多,不敢放肆,只好返回。

20171117日星期五
















O不说也罢O发表于2017-11-17 22:55  
分享到 
赞过
(1251次阅读/2个评论/20人赞过)
    追霞客
    好地方,强看来只能下次自己去了!色强呲牙
    美美
    三上澳水尖,没有赶上一次透亮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