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之旅(6.13事件)
初登河防口长城,便爱上了徒步游残长城。历经岁月的打磨,一段段残长城墙体多已坍塌,箭楼也已残破,但其古朴、沧桑、壮观、险峻,仍给人以美的震撼。
谈到古长城的壮观与险峻,自然首推箭扣。对箭扣心向往之已久,畏其艰险,迟迟不敢成行。受朋友之邀,终于完成了箭扣之行,没想到,这次旅程竟成了一场绝命之旅……
2009年6月13日,天气预报当日晴,气温18-33摄氏度,紫外线照射强。
我们一行8人,自西栅子村上山,由小布打拉望北京结方向前进。
天气不错,能见度很高,习习山风带来阵阵清爽。沿小路上山,不多时,大段的城墙呈现眼前。登高远眺,长城连绵延展,如巨龙沿山势蜿蜒而卧,或伏于峦之脊,或腾于山之巅,忽地一折,又隐没在群山之中。蓝天为底、白云掩映、群峰做景,巨龙在天地间肆意纵横,好个壮观的箭扣长城。
箭扣线路与我曾经走过的山路完全不同,大半的路程都需要攀爬,个别路段手力比腿力更重要。第一座敌楼就给了我个下马威,几乎笔直的坡度,石阶已残断,只能下半个脚,需提前设计好上去的线路,两个落点间最大有近1米的高度,必须依靠上肢的力量把自己提升。后来才知道,比起以后的险阻,这还算是好走的路。
接下来是“天梯” ,其城墙高耸,似长剑般直指云霄。这段城墙长约一百多米,宽不足一米,60-70度的坡度,极其陡峭,需尽量降低重心,手足并用,才能安全爬升。这段线路石阶完整,虽险不难,磨练的心理素质。为防止落石伤人,我们拉开了距离。全队顺利登顶后,向下看上来的路,心才突突地跳。
真正难住我的是将军守关。5米高的崖石,直角的坡度,几乎没有完整的落脚处。微微突起的石头仅容得下脚尖,有些地方连个抓手都没有。
二、风雨路程
说是无雨,远远却飘来一大块乌云,天光也随之渐暗。似乎有雨滴落在脸上。
大家还在讨论的当口,雨水大起来,“先避雨吧,估计雨下不会太久”,有人指着旁边的山石。100米外就是一个敌楼,还是去那吧,刚钻进去,雨水便倾盆而下了。
“快关闭手机,避免招雷”,有经验的队友提醒着。
天完全黑下来,阴森地可怖。冷风携着雨水,从四处的了望孔中惯进来,让人瑟瑟发抖。突地一个霹雷,几乎在耳旁炸响,有人尖声惊呼,闪电划破天际,电光落出,可见山石上冒起的青烟。那是曾有人提议避雨的地方,好险!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风也停了。
“快来看,好壮观”,我们急忙跑出去,满天的乌云竟被撕开个大口子,露出兰色的天。
光线便从这里穿下来,映亮了天际。长城也清晰起来,依然巍峨壮观。
云飘动的速度很快,天光大亮了,天空和山体被雨水洗过,更加清丽。
鹰飞倒仰,只有雄鹰才能飞过。
天开云散,我们继续前行,由于是反爬路线,我们沿鹰飞倒仰的山顶下行。山峰如刀削般笔直,城墙几乎完全倒塌,100多米高的悬崖,简直就是绝地。即变从城墙旁的小路绕过,依然无法绕过陡峭的路段,泥土和着雨水,非常容易打滑。只要能下脚就好,靠登山鞋和登山杖的帮助,一路基本顺利。
“救命啊……”,似乎有人在喊。
原以以为有人开玩笑,不久看到一个女生坐在泥地上,浑身泥土,满脸泪痕,但情绪还算稳定。她告诉我们她们一行五人,在攀登鹰飞倒仰时遭遇雷击,三人被劈,滑下悬崖,一人轻伤,二人下落不名,另一同伴已经下去救助。由于冒雨急行军,遇到雷电后坠落山崖。想到我们在敌楼避雨时,正有人在经历生死煎熬,不禁心头发麻,不知是什么滋味。幸好我们遇雨时没有强行攀爬,否则倒下的可能就是我们。
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下到鹰嘴处,透过林木,依稀可以看到事故现场。医生说两人身体早已凉了,无法抢救。
2名救援村民随后到达,村长很有经验,立即封闭了现场。并指挥人员把幸存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女生终于看到自己的同伴,不禁失声痛苦......
抵达北京结后,我们开始下山。北京结是三路长城交会之地,谓为壮观,一老者已在敌楼上支起三脚架,等待拍摄夕阳下的长城。我们要赶时间,和老人告别后离去。
到达庄户村,夕阳已西下。回首残阳下的长城,回想一天中的经历,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此次箭扣之行是我徒步经历中最惊险的一次,人于自然,应心怀更多敬畏。愿一切喜爱户外运动的朋友平安,愿死难者安息!
可以看出里面的故事。
报道过,新婚夫妻
我还是先宅着吧...太可怕了...
珍惜生命!
严重同意!
恐怖的不是人类自身的力量,而是自然界的力量。
愿所有户外朋友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