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探路之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言外之意就是说,开了头之后就好办了。果然,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因为这话用在我的户外初步路线——香山探路之旅——之上,甚是妥帖。

      自从那天趁着LD特许走了一次香八拉之后,就好比是户外这事开了个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其不可收的程度,从LD外出访亲后的短信开头可知:“去哪儿驴啦?”

不过我的回答是相当地简捷:“香山呗。”因为自从那次香八拉之后,我就给自己发下宏愿:要把香山的路线探个清楚,同时也把这个作为自己初入“驴行”的基础训练和纪念性的礼物。到今天为止,如果不算香八拉那次的话,应该是一共走了五次,应该以后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一直到我老人家对自己的体力有了信心再说吧。以下一一道来,同时配发相关地图及路线图(请到我的相册中查阅),欢迎阅读、斧正。

一、塔后身村-挂甲塔-新望京楼(蓝色路线)

      66日这个周六可以再一次上山了,也就是从这次起我老人家发下香山探路的宏愿。这次我的计划路线是走到新望京楼,象香八拉那次一样,出发之前的头一天晚上我就在ozi上设置好了路线,准备听着ozi那不够迷人的女声指导到达目的地。我的计划是从香山北边沿着我上次香八拉回来的路线反向走到挂甲塔,然后离开香八拉路线奔新望京楼。这条计划中的路线前边有一段是在林中的小路,心里实是有些担心大清早走是否合适,会不会露水太重,会不会有蛇呵呵(关于蛇记不清楚当时就那么想,还是现在回想起来的,自从白草畔有人被蛇咬了之后,就忍不住会想)。

      早起得很早,但起来发现头一天晚上的准备不够充分,收拾完东西驾车出去的时候已经是五点四十了,到了香山已经是六点多了。准确地说,我的航迹并不是从玉皇顶停车场开始算起的,而是从比玉皇顶还要靠上的一个野停车场开始的,这个停车场只有收费没有票,不过价钱还算公道,不管时间一律五块,不好的地方是很早就有人在收费。在公园门口的停车场,如果你来得足够早的话是没人的,他们的收费是从他们上班开始算时间的,所以如果你能早去早回的话,是可以节省费用的。呵呵,人老了就是话多,扯远了。

      不过还要从车接着讲。六点多钟到了香山,习惯性地想在香山北门停车,这样可以少走几步路嘛。人真是奇怪,既然出来是为了出汗锻炼,为什么还想着少走路呢。不管了,反正当时确实是想把车停在北门停车场。可是还没过香山老年公寓就堵上了。等车的工夫,我下车向前走了几步向前看看情况。回来时后边一位老兄问了一句,我答了一句,这老兄又说,前边右转到上面那个停车场不就得了嘛。

这句话让我临时决定按他说的办,所以当车流重新挪动起来后,我走到能右转的地方,就右转了,后边那位老兄跟着。走到顶头我又不认识路了,于是停车琢磨,这时后边的车右转超过,赶紧紧追不舍一直到停车场。下了车感谢说呵呵幸亏你老兄引路,否则我还不知道怎么走呢。

      这位老兄是香山的常客,于是决定跟着他走。结果发现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的体力。虽然前边一段强撑着,还得到了他的夸奖,但终于举手投降,请其先走了。后来我新望京楼还有至少20分钟路程的时候,已经迎到回来的他,不过呵呵等我回到车旁的时候他还没回来,因为他的车还在——不是我忽然发了神威,而是他走了大圈奔植物园大回转去了。

      这次的路线是从这个停车场往回走到岔路口右转进塔后身村,从村中穿过,经挂甲塔、顺着消防公路一直就到新望京楼了。因为一路是消防公路,所以还比较好走。

      这段路程单程不到六公里(见地图上蓝色轨迹)。我一路走的都是消防公路,只是在回来的路上,有极个别的地方抄了点近路。回来研究路线,发现从挂甲塔上去可以沿红色路线向北直接插到消防公路上,能节省500米左右。

      因为天气预报有小雨,所以我带了雨衣在包里,凭空增加了不少的重量,看到刚才提到的那位老兄只配带一个腰包,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后悔,跟不上他之后,觉得包又重了不少啊。而且一直到新望京楼都没有下雨,真是给郁闷坏了。可是从新望京楼下来不远就开始下雨了,心里那个乐呀,觉得总算一路背着的雨衣没有白背。穿上雨衣继续走路时,看那些在路边树下避雨的人,心中得意;可是后来又看到许多雨中漫步的人,又有点想效仿,可想了又想,还是没有。

      回来的路上到了去老望京楼的岔口那里,着实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转个大圈,后来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算了。初次探路嘛,不要太激进了。

 

二、第一防火道(深绿色路线)

      第二次香山探路,已经是两周之后620日的事情了。

      事情还得接着从上一次探路说起。上一次探路回到停车场,看到那位老兄的车还在,刚要疑惑之中沾沾自喜,忽然想起来人家是绕大圈去了,于是也就没喜起来。可是虽然没喜起来,接下了却又悲了一次。开车回去路上,一路狂奔,于是很自然地错过了从老年公寓过来的那条路,一直开到了不知是什么地方。好在我老人家根据大方向,在顶到头一个丁字口上犹豫到被后车按喇叭之后英明的选择了右转,于是车走到了植物园西门门前。虽然知道这是在植物园西边,但接下来怎么走仍然是一头雾水。于是将车停在门口,导航软件换了又换,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这条路给我一个印象,路边有很多车停在那里。从路边李苦这个成语推断,这些地方一定是不收停车费的——呵呵,不禁自己又表扬自己一把,多学点知识还是有用的。

      所以这次我就把车停在了这条路边。果然没有被收停车费。

      这次出来的较早,路线又没有特别设计,因为不打算走太远的路。可能是因为能在香山这种地方找到免费停车场太激动了,下车之后拿着包就走,都忘记从后箱中拿瓶水来。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这次探路被某些网友说成是极限运动——其实没这么夸张了,因为我八点多就回到车那里了,大早上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即使不喝水也没大关系。

      这次的实际路线是停车之后顺着路往北走,看到路牌指向去玉皇顶停车场就左转,然后到一个什么地方记不得了右转,就直对着梅兰芳墓下的那个收费停车场了。在梅兰芳墓那里瞻仰了半天,也没找到上山的路,倒是找出一个疑问来。按中国传统的墓葬方式,通常是在最上位有个祖墓,然后下来是按辈份从长到幼地顺序,长者离祖墓近,幼者离祖墓远,同辈的平行,兄在中间,弟在两边。可这梅兰芳墓有点不同,在其墓的上方既有长辈也有晚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唉,不小心又扯远了。

      因为在这里找路未果,于是决定顺着围墙一直向西,看哪里能上山。其间也看到原有护栏的泄水孔护栏没了,也曾钻进去试探,但终于因为路窄没敢深入。一直走到围墙的终点才发现有个栅栏铁门,铁门上有个小门开着,进去以后是一条国防光缆的维护小路。于是就一路走上来,最后终于和以前收集的网友的轨迹重合了,知道走上了正路。继续走,就上了第一防火道,顺路往西,一路顺利无话,中间看到刘半农墓时,正好有人从墓下边的山路上来,问了原来这里可以下山,心中暗想他日再探此路,继续向西。一直到了第一防火道的尽头,接下来是窄窄的山路了,决定从此下撤,没办法,谁让我没带水呢。从这里下去,后来从地图上看就是老爷沟这条路。下撤之后就是上次停车场向上走的那条路。

      这次探路的轨迹是从西直门内开始的,总路程包括在展览路附近一次不近的漂移,在下山时有一段没能记录上轨迹,一共是35.3公里。扣除从西直门内到香山的大约22公里,这次香山探路竟然有13公里?我表示严重怀疑。香山的路线主要是从北辛庄向北-植物园西门-去玉皇顶停车场路口左转-梅兰芳墓-沿围墙走直到尽头-铁栅栏门进围墙沿国防光缆维护路走-第一防火道-路过刘半农墓-公路尽头走左侧小路老爷沟下撤-玉皇顶上野停车场北边消防公路-玉皇顶停车场-梅兰芳墓-植物园西路返回。见地图上深绿色路线。

 

三、第二防火道(黄色路线)

      因为上次没带水,只走了个小圈,所以直接导致觉得不过瘾,于是第二天,也就是621日,勇敢地走了个大圈,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回来的路上就觉得脚累坏了。

这次的路线经过认真规划,但仍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的计划是从植物园西北门外左转,沿植物园围墙一直走,然后走小四棵树、第一防火道北边那条路到第二防火道然后左转去老望京楼,然后从打鹰洼下撤。

      结果计划一开始就受到了挫折。在植物园西北门那里左转沿墙走的计划行不通,因为往左是个院子,而且铁门上锁,里边貌似工地。只好变更计划进了植物园,路中遇到地大爷大妈二人带着孙子,大致问了下路就在植物园中前行。在左转时犹豫了半天,因为那里写着消防公路禁止进山诸如此类的话,而我作为户外新人,还远没有被训练或自修成对这些视而不见的水平,最后看有人从中走出,象是登山人员,才终于决定进去。后来发现这条在修的消防公路其实就是我计划中的沿着植物园围墙的路——因为地图清晰度的问题,我假想这条路是围墙了。

      进去不久就在路右边发现了一棵奇松,研究半天才发现这是一个人造景观。因为没带相机,于是也没留下影相资料来。

      这一条路边经常有小路口,于是探了不少,多数是从消防公路的一段到另一段的小近路,也有一条是进去之后路变得越来越窄不敢前行放弃了的。(后来看了地图发现,我这么抄近路的结果是导致我和小四棵树失之交臂。因为如果它就在消防公路边上,被我抄近路给抄过去了。)就这么一路走到了前一天上了第一防火道的地方,决定下去看看除了通到我前一天下来的栅栏门那里,是否还能通向别的什么地方,因为昨天我是上到另一条小路左转以后上的第一防火道,今天我如果不拐弯一直下去,一定能找到什么地方的。

      果然找到了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梅兰芳墓。这条路下去有不少岔口,我只拣最直接的或最宽大的道路走,于是就发现自己走到了围墙边,再下去发现自己到了梅兰芳墓前面的那个收费停车场附近。巧的是在这里又遇见了在植物园西北门碰到的大爷大妈和小孙子,他们看到我手中没拿水(放在包里了),还友善地提醒我天热要带水。

      从这里又原路返回,才发现去路是通向马连良墓的。瞻仰了马连良墓,顺便吃了午餐后,寻了下来时的路返回到第一防火道。

      接下来,我没有象前一天那样顺第一防火道继续向西,而是按原计划再向北走了一点,顺着第一防火道北边的一条路向西而去。这条路一直走过去直顶到第二防火道,按我的计划到了之后左转就可以到老望京楼。

      快到第二防火道的时候,邂逅了两位老人,是在植物园里边工作的,出来转山。其中一位老人体力稍有不支,打算原路回去;而另一位老人则打算继续转大圈,但看样子很想有个伴,于是我临时决定跟他一起往相反的方向,即在第二防火道右转走。

      这位山东老人大我将近一轮,可体力比我强多了。顺着防火道一边走一边聊,都忘记了自己是来探路观景的了。快到了黄道岭了看地图才发现在我心中著名的三柱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回头已经遥不可见,可是黄道岭也没看出个什么道道来,后来的四棵树也没找到是哪四棵——看来香山这些好听得令人神往的地名也不过仅仅是地名而已吧?

      到四棵树就有了去樱桃沟的路牌了,奇怪的是没有收费的关卡。一直下去就是樱桃沟。其实在黄道岭附近我的脚板就开始觉得累了,不过还能坚持。到了樱桃沟感觉一阵清凉,于 是跟老人挥手告别,感谢他老人家指路,他也感谢我陪他走路。我终于决定要休息一下了。

      从这条路到樱桃沟正好是水杉林的西头,石桥附近。我在沟边的长凳上休息良久,恢复了些体力,回头看那家曾经在彼喝茶打牌的茶院就在不远处,于是拾步上去,看到有食品出售不禁有些口馋,于是冲着售货大姐喊一声,来碗面,要最辣的(这里是茶院,不是饭馆,只有方便面呵呵)!

吃完了面,精神百倍,体力倍增。顺着樱桃沟杀出植物园,直奔家中而去。

      这次是耗时最长的一次香山探路。累坏了。

      先写到这里,待续。

 

怀山发表于2009-07-19 21:59  
分享到 
(1800次阅读/1个评论/0人赞过)
    青松
    怀山兄快成香山通啦,这香巴拉的线路攻略有价值,期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