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
-天-葬-
-天-葬-是色达等地藏族人最体面的丧葬方式,但不是所有的藏区藏族人都施行-天-葬-。我去稻城亚丁时,导游是个藏族妇女,她听说我从色达过来的,就很好奇地问去看没看-天-葬-,并让我讲讲看-天-葬-的事。我是2018年12月3日去色达看-天-葬-的。
色达的-天-葬-台在色达五明佛学院的西边,五明佛学院就是我们看到的满山谷红色房子的地方,这些红房子鳞次栉比,大小不一,这些红房子就是学生的宿舍,谷底金壁辉煌的高大建筑就是教室。我看到的最小的红房子大约只有四五个平米,免强能住下两个人。整个山坡被宽大的台阶步道分割成几个区域,房子按区域编有门牌号。佛学院海拔在4000米左右,冬季的晚上贼冷,又没有条件进行集中供暖,取暖就靠学生自己解决,所以每个房子都用煤炉取暖。有卖煤的大卡车拉着装在纺织袋里的块煤出售。我看见有个女学员躬腰背起一袋有100多斤的煤块就走,真佩服。山谷饭店很多,基本上都是川菜系列,大众餐饮,佛学院的学员当然是这些餐馆的主要客源。清晨可以看到色达上空青色的雾霭,感觉很诗意,其实那是烧煤的青烟,可能是劣质煤吧,空气中充满了呛人的味道。
从五明佛学院大门口向西行约1公里,右侧可以看到一条上山的小道,这个小道是通向-天-葬-台的。-天-葬-是可以参观的,从公路到-天-葬-台约0.5公里,爬升也就100米,但要坐车去,就要绕一下,也超不过5公里,却要你40元钱。-天-葬-台下面是游客的停车场,可以停大巴车。停车场前面是-天-葬-文化区域广场,有感悟墙、骷髅堂、发塔和-天-葬-师休息室、配套房舍、白塔等建筑。
感悟墙是对人生的感悟箴言,雕刻在大理石墙上,去天-葬-台必须从这里路过。从-天-葬-文化广场感悟墙拾阶而上,第二层是骷髅堂和发塔。骷髅堂是寿山石似的一个假山造型,底部有个伏身才能进去的入口,里边是穹顶,一圈一圈地串满了-天-葬-后死者的头骨,头骨收拾的很干净,每个头骨牙齿齐全,说明这些死者是青壮年。骷髅堂的东边是发塔,发塔为柱状,我感觉是一个铁架子,外面围着一层黑发。如果没有人介绍,你真想不到上面的黑发是从死者头上连皮剥下来的,有烫发有直发,有黑发有黄发,有扎辫的有散发的,却没灰白发,说明发塔上的逝者是中青年妇女。
再向上一层就是游客的参观区,是个山坡,一道铁丝网将游客和-天-葬-台隔离开,隔离网上拴着告示牌:禁止对着尸体拍摄。-天-葬-台是个四周砌着围墙的平地,对着山坡有个缺口,修建有台阶,正上方的上坡上栖息着大量的秃鹫,远处的山上还许多秃鹫在目视着-天-葬-台。有的秃鹫迷路钻入参观的人群中,也不害怕,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下午一点左右开始有-天*葬-的逝者被运来。首先在文化广场那里进行一个仪式,然后背着或抬着围绕白塔转圈,如果逝者是小孩子也会抱着转塔。说是转九圈,但据我的观察转够九圈的很少,有转一圈的,有转三圈的,也有转五圈的,有的就没有转圈,完成了转塔仪式的便将逝者运到-天-葬-台。将近一点半时,-天-葬-师骑着摩托车过来。-天-葬-师将-天-葬-台山坡缺口的地方拉上布帘,将逝者与游客和秃鹫隔离,然后开始他的工作。逝者家属有的就在-天-葬-台里看着-天-葬-师对尸体解体,多数家属会退到-天-葬-台矮墙外看着亲人的-天-葬-过程。
据说逝者先存放在五明佛学院进行超度,超度完后再送来-天-葬-。-天-葬-的时间是每天下午一点半,逝者少时三五具,多时有二三十具。这里的秃鹫已经养成了定点进食的习惯,每到-天-葬-时刻就会到山坡上等待。虎视眈眈的秃鹫一直盯着-天-葬-台,有的秃鹫不等-天-葬-师打开布帘就冲进-天-葬-台。当-天-葬-师打开布帘时,秃鹫蜂拥而至,激起尘土飞扬,整个-天-葬-台里挤满了秃鹫,根本看不到逝者,还有几只乌鸦和喜鹊也跟着起哄。大约十分钟的时间,逝者便成了骨架。第一批的掠食者便退出争食,一步一艰难地向山坡走去,它们已经吃的撑得飞不起来了。此时的游客也开始散去。-天-葬-台近处或下风口臭味浓烈,游客或逝者的家属都掩鼻观看。
我观看时,站到了参观区上边的小土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味道。
看过-天-葬-就是看色达佛学院,佛学院的夜景是不错的,四周看完后时间也还早,可以找个茶馆喝茶聊天,等着华灯渐起,再出来看夜景,不过这时也是煤炉火起,做饭取暖时间,山谷的焦煤味渐渐浓烈。
2019年1月7日星期一写
骷髅堂
发塔
转塔
将逝者运进天-葬-台
左侧的石头建筑就是骷髅堂
吃食后的秃鹫已经飞不起来,只能走到山顶
-
-
2019-01-08 01:14美美飞舞的亡灵!回复
-
-
2019-01-07 22:13学做真人人说到底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