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万里行:《吃在漠河》
在漠河只吃了四顿饭,其中一顿还是在黑龙江边吃的野餐,自然没法评说整个漠河的餐饮,就说吃过的两家店吧。
到漠河时是清晨六点,零上一度的气温和我们出发时还是夏天的北京反差不小。沿着与加漠公路(111国道)呈丁字形相接的商贸街步行二三百米,在路左侧看到一家小店门上写着油条包子豆浆,这让又冷又餓的我们立刻走不动了。进店坐下,两人点了一碗豆浆、一碗豆腐脑、一个牛肉包子和两根油条。豆浆味道醇厚,豆腐脑很香,一周没吃油条了能在这里吃到很是高兴,尤其是那个牛肉包子可以称为优秀。味道好价格却不贵:豆浆豆腐脑都是两元,油条一元一根,牛肉包子三元一个。老板随口又报出近十种不同馅料的荤素包子,价格都在2-2.5元之间,此外还有馄饨。这太诱人了,但此时肚子已经吃饱只能下次了。
次日早晨卷土重来。这次是连吃带拿——中午12点上火车且这趟列车上没有餐车,多买点包子权作午餐。这次了解到店里的包子品种有如此之多——素馅的包子有: 韭菜鸡蛋包 ,角瓜鸡蛋包,青椒甘蓝包,土豆泥包,豆腐粉条包;肉包有九龙牛肉包,叉烧肉包,鲜汁肉包,芹菜肉包,青椒肉包,十三香肉包,干肠肉包,东坡肉包,红肠肉包,还有台门老肉包,酱肉包,卜留克(也叫芜菁)肉包…“都是轮流做的”,老板说。老板是一对年轻人,其中那位姑娘用心的为我买的几种包子分别装袋、写上品名并装了醋包,由此看出他们经营的认真。“就不打工了”,姑娘说。店面不大,看上去前店加后厨不过十几平米。能看出店里来的不少是常客,言语中能听出彼此间的一种熟悉与亲切。女儿直到回家还在称赞包子的味道。祝福这家小店,祝福这对年轻人!
晚饭在离这家小店不远的碗碗香抻面馆吃东北菜。红烧肉炖干菜36元,笨豆芽炒韭菜18元,米饭3元,打包桶1元,共57元。东北菜老实在了,菜一上来我和女儿就傻了眼:一大盘韭菜炒豆芽,一大盆东北炖菜,光红烧肉就能装满一小碗。不知挺好的豆芽怎么就笨了?其实应当是我们点菜时有点笨——忘了东北人的实在。没啥说的,努力吃吧。白天运动一天也确实饿了,这一顿多吃了百分之三十,吃到最后还是不得不装了满满一打包桶明天继续吃。买打包桶时称赞老板娘饭菜真香,她却道出她另有难处——有的客人一看菜量大吃不了,就说有的菜没点,让退。
真是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呀。
2019.10.1
一直走发表于2019-10-01 17:50
(492次阅读/0个评论/0人赞过)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