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糟糕的烹饪实践——学做酸黄瓜
周末,群里的李姐晒自己DIY的酸黄瓜。水灵饱满,色泽艳丽的图片上,有小红辣椒圈,斜切的大姜片,整条的蓑衣黄瓜,刀工好棒。
我的视觉很快就转移到我的味觉,嘴里开始了过往的酸酸甜甜的回忆。把我馋的呀,强烈要求公布制作配方。李姐可真的不以为然,说:你做不了。就再不太搭理我。
出于触底反弹的心理作祟,我终于把配方要到了手:花椒煮水凉了,再用盐把黄瓜腌制一下……对方一通叮嘱。
我信心满满的去了市场,买了三条黄瓜、一盒姜。回家洗干净黄瓜,切了黄瓜蓑衣——把两根筷子放到黄瓜的两侧抵住开切,咚咚当当,转个方向,继续切另一面,又一阵咚咚当当。可拎那黄瓜,感觉并没有匀称的鱼鳞瓣儿的样子,而是厚的厚薄的薄,太不像样。
开始制作的时候了,可第一步遇到的难题是——花椒水如何做?本来要找老李,可这点小事不好麻烦人了,再说找到了老林也不赶趟了,就自己动手查百度一下后,终于得到了答案,于是我就继续往下做。一把花椒粒加冷水放入锅里,熬到滚开,加入料酒,颜色成了茶色,放凉了。
把黄瓜用盐搓好,杀水。这一步真的不熟悉,心急不耐烦,等了一会儿,就把黄瓜拿出来,用水洗净。
剩下来,把备好的黄瓜、花椒水、白醋、少许糖,全部放到一起,用小奶锅浸泡起来。看上去还象个样子,但过了一阵子,自己开开心心的动手一尝,滋味清汤寡水,毫无声色可言,心里难过极了。酸黄瓜又委屈的在厨房放了一夜。起来一看,黄瓜开始打蔫,腻腻歪歪的拿起一块放进嘴里,跟吃棉花套一样,太不是滋味了。
赶快调整配方比例,多倒入一些白醋,但颜色因为放了料酒而茶色,与以往我看的买到手的俄罗斯黄瓜不一样,终于忍不住把黄瓜倒掉了,怕吃坏了肚皮。
过了几天,跟老李说:酸黄瓜做失败了。
老李爽快地说:我给你带吧。失败的愁云中,出现了一丝开心的曙光。但没能自己做出来,还是很灰心,很黯然神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