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X4硬派机器 行者无疆---09年十一黑戈壁464KM无人区穿越
这一带人称“黑戈壁”。戈壁表面的砾石呈深黑色,雄浑苍莽。远远地隐约可见前方横亘的山脉像马鬃一样飘逸。行使五十多公里后,“马鬃”变成了无数小山头。山体均呈黑色,都不太高,却很富于动感,似竞相奔跑的小马驹;山顶不时冒出一座碉堡,更显黑戈壁的神秘和悠远。
马鬃山是新疆哈密东部同甘肃肃北县交界的一条山脉,西起星星峡一直到肃北,方圆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盛产最多的是黄金,星星峡的金窝子,肃北的明水都因金矿而闻名。马鬃山的西南麓曾经是马步芳的盘踞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在荒原上寻找到废弃的马步芳兵营。这段路许多车辙在草丛中纵横交错,而且由于大山的阻隔省界上几乎没有车辆的往来,正确的路往往是最不起眼的车辙,个别上坡路段被雨水侵蚀需要一定的越野技巧,这是最能体会越野乐趣的一段路。
这一方天地叫马鬃山镇。
马鬃山镇坐落在中蒙边境,属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自治县。从地图上看,马鬃山镇面积是全县的一半,和江苏省相当。
马鬃山镇gov-ern-ment所在地叫公波泉,也称“公婆泉”,意为两泉相挨,大为公,小为婆。
中国地图曾标过“公婆泉”,现在标为“马鬃山”;现在,进出马鬃山镇的公交车仍标为“酒泉——公波泉”。
已是三月中旬,这里依然寒冷,风如刀一般刺骨。
小镇用水靠公婆泉,照明靠风光互补发电机组。镇东北、西南角,各有一片风光互补发电机组,高高的风扇剧烈转动,“唰唰”声遥相呼应,响成一片。
小镇大约由八九栋楼房和十几栋平房构成惟一的十字街——东西长约三百米,南北长约二百米。街面差不多都是商家饭店,门面都不大,招牌却都冠以“商行”、“酒店”。
十字路中心耸立着一座碑和三只羊的雕像,碑上用蒙、汉文写着“三羊城”和“和泰荣兴”。羊呈红色,脚踏石碑,高昂头颅,威风凛凛。经打听得知,红羊叫“北山羊”;三只羊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儿子”——象征家庭和睦、小镇泰安、经济繁荣、六畜兴旺。
最高最漂亮的建筑物是“国门学校”,一幢四层楼,可容纳三四百学生。目前,包括学前班只有四十名学生,二十名老师。
街道很干净,两边停放了不少进口和国产越野车。经了解得知,全镇牧民几乎家家有车。牧民们似乎都无师自通,自然就会开车;在草场一马平川的戈壁和宽广的丘陵中驰骋纵横——放牧,好不自在。
可惜俺的四驱得利卡,就没那么自在了,涡轮烧坏后,不得不在嘉峪关租用了一部赛佛车继续西行之路......
西北的天空
汉明两代长城
马鬃山的黑喇嘛城遗址和马步芳军阀部队遗址
这么多年后,历史的味道更加的沉重了
若干年前我们可曾记得他们在这条路上的辉煌?
黑戈壁的黑喇嘛庙
行走5KM,第一部小切的后减震器被干掉了
戈壁的魅力在于,它会让你忘了时间,忘了你自己
体会那荒凉沧桑感,除了天与地,就是唆唆草和漫地的沙石砾
被马鬃山环抱着的黑戈壁,对于越野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梦想的天堂
不能说敢与成就男人梦想的天堂--环塔拉力赛相比较,但也足够让越野爱好者在里面体验一下越野拉力赛的感觉
这就是JEEP精神,心为越野,探索无疆
戈壁滩里的使者---野骆驼
无颜六色的山............
我爱这戈壁,没人的喧闹,只有我和你
由西奔东,我们一路风尘仆仆
行驶了200KM后车队开始在皎洁的月光下扎营,酣睡,迎接明天美丽的日出......
晚上起了大风,冻得我们是一夜风流
披星戴月的又出发了
又是奔波了一整天,终于到达了“路的尽头”,---塞罕桃莱(蒙古语:美丽的胡杨)
胡杨的千年不倒,也许只是对我们的一种精神领悟吧,难道真的千年不倒吗?
如果人生的落幕也如这片朝霞中的胡杨林那样美丽,又有什么遗憾呢?
盗墓笔记--我们可是玩真的,嘎嘎! |
这种经历,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体会一下,估计永远不会,因为我缺少面对荒凉的那种勇气。
哈哈,我知道那是一种美,就是害怕去面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