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关沟有感

     这次行走关沟还是和一直走老师同行,还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周四发贴,迅速报满,可见活动的火热程度。

     此次关沟之行,前期做了功课,学习了拉萨的关沟游记,对于其中的大部分景点都已是心中有数。我想对于景点拉萨的游记介绍的已经是再详细不过的了。我想记述的是这次行走关沟的一些感受,时间久了怕是就不记得了。

     “行走户外,再次同行,如同老友”

    这是早上集合报道时一直走老师所说的。这种感受可能在很多走户外的人内心中都曾涌现过的。大家热情地招呼,亲切的问候。那是一种摆脱了任何利益关系之后最为纯粹和自然的交流。现代社会多少人在工作中、生活中不得不做着不属于自己本真的事。行走户外,在欣赏自然之美,感受历史之美的同时,也是一种寻找自我的历程。人总要保留一些本真,不能完全的迷失,否则那将会是一种失去自我的困惑。

    在行程接近尾声时,老师也曾提到保留一份内心的纯真。我想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选择户外的原因所在,至少我是有这么一点点小想法的。虽然周末依然要起早,虽然回来后总会有些累,但是我的内心是愉悦的。逃离了工作中的种种是是与非非,可以放轻松的行走,这就足矣了。

    “你不欣赏我,我就跟你急”

    哈哈,听上去有些蛮横不讲理的味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还记得老师的这句话,这句好似一句玩笑话,却让我思考了不少。这是在青龙桥火车站讲解时老师所说的一句话。前面的内容因为贪玩没有细听,只在最后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是在说国家的前进与发展思路吧。仔细想来的确是这样,我们总是在强调以往的功绩与辉煌,而不承认他人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状态是不利于一个个人或是一个国家的进步的。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固步自封,难以前进。

    曾经读书时学过“拿来主义”,就是要学会学习,对他人的东西懂得加以利用。如今生活中提倡“低调做人”,不要总是拿着自己的优势不放,甚至拿着过往的功绩炫耀不已。不是总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吗?还是应该潜下心来,抬头看看未来的路,多去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来的实际些。

    “我们没有任何犯错误的机会”

      这是在爬上那段小天梯,大家行走在通往关公洞的崖壁旁的小路上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一句话。想想也是,人的一生亦是如此,很多事情是没有重复的机会的,错过了,失去了也就没有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小心,不在意而犯下了错误。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多做准备。犯错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至少可以尽量争取少犯错。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里涉及了一个小故事,关于树木的成才与老去,由此而引申到人的成长与衰老。饱含着一份伤感。是啊,我们的生命其实何其短暂,在这短暂的几十年里,我们究竟要成为怎样的自己。其实有时候想想时间对于任何人还算是最为公平的了,每个人都要面对离去的那一天,与其哀叹,不如好好把握当下,把握现在的每一天。当我们老去,坐在摇椅上的时候,也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生,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哀怨。。。。。。

     “2010年3月13日,我们一行人书写了关沟新的历史”

     很感谢老师的这个结尾,当时老师说完这句话,大家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我不知道大家的掌声是出于怎样的原因。是对老师的感谢,是对这句话的赞同,还是什么。我也鼓了掌,不仅是对老师的感谢,不仅是对这句话的赞同,更是对我们这一行人的赞叹。其实说赞叹也谈不上。只是老师的这句话忽然让我感觉自己,我们的不一般。一直觉得历史都是留给那些流芳千古或是遗臭万年的人,至少是个名人。从不感觉它会与我有关。可是当每一天从我们身边溜走时它就正在成为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它的书写者。关沟有着不一般的历史,很多历史人物在这里书写下他们与关沟的历史,那么2010年的3月13日我们也同样为这一天的关沟写下了历史的一页。

  

心语发表于2010-03-14 21:49  
分享到 
(1193次阅读/3个评论/0人赞过)
    一直走

    “文学以情为本,重在内心表达”。本文写出了作者行走关沟时丰富的内心感受。

    另外,在社会、自然和历史面前大家是同学。这话近年我一再说。

    一直走
    我希望我们在结束英雄和史诗时代而进入一个平民和散文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和英雄壮举—尽管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仍然有它的价值。社会公众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更为平实的具体利益,但是普通民众能够生活的更幸福和更有尊严。出于这种认识,所以我说了我们创造了关沟历史的这一页。谢谢作者,此文已收入我的博客。
      微笑谢谢先生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愿意和先生,和大家,和更多的人共同创造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