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1户外军官学校【库布奇-碛口】之平静的等待 碛口(三)
平静的等待 碛口(三)
这就是我们住的窑洞,昨晚的风高月暗,我们喝的都不能把持自己的脚步了,所以无论自动还是手动,都无法聚焦自己的眼神;也直到现在我们才有时间仔细揣摩这凝固的时间。垒窑洞的石料很均匀,砌筑也严丝合缝,石块面层细纹平整,檐下的斗式挑檐,形状大方,仍然在显耀着当时的辉煌。
中间的一间是房东,这是进去后才知道的,房东很沧桑,正要生活做饭,屋里很黑,看见我进来,就停止了手里的忙碌,伸腿半坐在炕上,似乎要与我攀谈。我问这是什么时候的房子?他比划着,吱吱呀呀,我很迷茫;他的方言我听不懂,于是就用干枯的手指在炕上的床布上写划,透过顺滑的手势,可以看出这个老人是个有文化的人。
交谈的过程是困难的,整理如下:“这些窑洞是建于清代或以前,是个姓李的商贾,听说死了女儿,离开伤心之地,搬到这里......建设的很精致......想女儿.....修了个桂兰轩......我这个窑洞是我爷爷从李姓家族买的......很黑....点煤油灯....时间长了比电还贵......”
山猫领队带着我们下山,等待被房主扣住的CEO汇子,谁昨晚喝10瓶啤酒没有给钱呀?
湫水河畔的黑龙庙
庙里人很少,卖禅香的人也不热情,你不买她也不追着你;一个香炉前,三个小青年,穿着很耀眼,长发还染了颜色,要我帮忙,用他们的手机摄下他们共同举香叩拜的瞬间,时髦的外表你还是流动着传统的血脉。离开时才发现,石墙上印着硕大的“忠”、“义”二子。
舞台上这位大姐唱的如诉如泣,基本全在高音区,是不是秦腔?唯一的观众也不忍心听下去,尽管一个字听不懂,还是礼貌的鼓掌,赞赏。
对于我的认同,大姐很高兴,下了舞台,又给我唱了一段,这次我听懂了部分,是《木兰从军》。
回来的路上,有燕小六队的人打电话,路上又出事了,好像是绿野的,场面血腥,女的都不让下车看。事故又让领队们绷紧了安全的弦。
8点多钟,到达北京已是华灯初上,脚踏坚实的大地,和司机老李握手言别,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