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在大漠深处的白色匈奴废都
(写于2009年9月3日,七月十五~~)
贾平凹的《废都》解禁了。想当年第一版时候,一口气看完一整本,给一句评论:看完《废都》,再看桌子腿都是一公一母儿~~。呵呵,可能负责中国老百姓精神建设的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官员也看到这一点,担心俺们抵御不了那人之本性的诱惑,所以封禁了它。
话题扯远了,拉拉杂杂只有“废都”这个题目和俺要说的有关。还有关联的,或许就是《废都》中深夜坐在古城墙头吹奏古埙的老者形象了,不知在这个废都的城头是否也曾同样呆呆地看着清月,低低回唱出一曲《哀郢》吗?
俺要说的是匈奴“废都”、被遗忘于毛乌素沙漠深处的“白城子”——统万城:“一统天下万方之城”。
白城子
匈奴“废都”白城子,即统万城,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是古代匈奴人建造的国都,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它被称为“白城子”。南北朝时,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随后建造了国都统万城。统万城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造的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都城。不过,这一切都犹如昙花一现。大夏国仅存在了几十年就宣告灭亡,匈奴或南附,或西迁,永久地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统万城的短暂历史可以说是匈奴“最后的辉煌”。当初据说征发各民族10万余众,施工5年而建成。相传在筑城的时候,每筑一段城墙就用铁锥扎一扎,扎不进去有奖,扎进去就杀工匠,拆了重筑并且把人也筑到城墙里去。白城子是用三合土建造的,因此整座城呈白色并且坚固异常,这种三合土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大量使用。
今天的统万城只剩下残破的遗址,在当地,它被称为“白城子”。在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位于陕西北部、靠近陕西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线的白城子,正处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资料摘自百度百科)














呵呵,今儿七月十五,阴间大鬼儿小鬼儿放假的日子。本计划去屈家营听祭鬼古乐,可惜身在外地,无法成行。想起《废都》中的古乐器——埙,据说深夜演奏能把鬼招来,可惜晌晴白日之下入不了这种意境。

上一篇:
蒙泰恩发表于2010-05-07 08:28
这贾平凹的《废都》真是功过参半,让世人了解了秦川的特殊风情,也让世人产生很多误解啊
三合土是什么土?
呵呵 月明下独坐此处吹奏古埙.......... 白衣飘飘 孤魂为伴 若这孤魂再是美丽女鬼.......完美
著名考古专家戴应新说,统万城依地势而筑,西北高东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风,又顺势利用城北的河水为市内用水和城外护城河供水,构思十分精巧;它的城墙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西城墙厚达16至30米。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有的城墙之中还设有储存粮秣、武器等库房,城墙四隅的角楼皆高于城垣,西南隅角楼高达31.62米,这在中外筑城史上非常罕见。
——来自百度百科·统万城条目
相传在筑城的时候,每筑一段城墙就用铁锥扎一扎,扎不进去有奖,扎进去就杀工匠,拆了重筑并且把人也筑到城墙里去。
俺也听过这个传说,沙土地筑城吗,为了兼顾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