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后河
后河,端午。
六月十三,周五,下班后的天渐渐灰暗,黑云缓缓涌动,暴雨即碰即发,德胜门919站台,我们向这里汇聚。背上行囊装备,向快乐进发,如同十三只振翅欲飞的海鸟,在暴风雨来临时,集结,无所畏惧,迎着风暴飞翔...
20点30 酝酿多时的暴雨,终于掉下来,急急的砸在车窗外,却凉在我们的心尖上;驶往延庆县城的919,载着我们平稳前行,快乐开始荡漾在车厢内“间谍”“加菲”“陶子”“神话”“半介书生”“飞”“末”都是快乐因子,又一次凑在一起开心热闹自是不必说了... 23点 陪伴半程的雨水,早已停歇,空气清新了不少,延庆县城街道了无行人,等待我们的只有寂静的街灯和爬活的司机,事先“天晴”领队联系好了的面的师傅早已等候多时,由他们开车把我们送到山脚下。
23点30 三辆小面拉着我们一行十三人停靠在聚龙山庄,卸包上肩,打点行头,调整心绪,上山的路伴着点点繁星开始了。天高无月,星辰寂寥,羊肠小道,碎石沙路,灌木丛丛,我打先锋,天晴压后,大家收起谈笑依次紧跟,盏盏头灯,蜿延数百米,入夜的山,默然漆静,耸立前方,唯有山风阵阵和伸手不五指的周遭,还好有背囊内劲爆的音乐,响遏山谷,倒是没有寂寞和害怕;低头,背负几十公斤物资装备,迈腿缓步向上,不多久呼吸粗喘,汗水四下流淌,坚持,补水,汗水,稍息,再坚持。。。
24点30 第一目标地--垭口,终于到了!近1000M的爬升,大家都先后坚持到达,很了不起,原地休息。子夜的垭口,山风很大,却很惬意,不见青山绿树,尽有山的黑轮廓,衬托夜的沉寂与神秘...翻过垭口,崎岖山路掉头向下,脚下不由自主的加快些,后背却尤若千斤,困意浓浓,偶尔步履湿滑一下,枝叶牵绊,亦能驱赶瞌睡...下到山腰,转过小段平坦山涧路,突闻水流哗哗声,好振奋人心啊,如泉止渴般应声寻去,加快步伐,钻进茂密的丛叶小径向下,水声越来越近,空气渐渐湿润起来,大家的心开始雀跃,后河我们来了---太久没听到河水哗哗的声音了!也太久没能看到河水的哗哗流动了!只因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生活太久,只因我们离开您已太久,此刻,子夜刚去,白露未起,我们寻你而来,只为与你相处几日,不惊不扰,静静地沿着你的“足”迹,默默尾随感受... 14日凌晨1点20 借着头灯点点光亮,踏露赶到二号营地,已有二拨人马先到,正忙乎扎帐,我们也是人困马乏,安静的山谷,顿被大家唤醒,卸包,生火,埋锅造饭,搭建帐蓬,好不热闹,睡意全无,各自拿出自家好吃一起分享,“陶子”自做的寿司,“天晴”的煎蛋、煮面、二锅头,“叔玛索”的青啤、粽子...暂且垫垫肚去去凉意,无暇边上的喧闹,匆匆入帐,半宿无梦。困!
14日早晨8点 谷间,青山,绿树,煦阳,鸟声,水响,后河开始了新的一天,展露与晚上不一样的美;懒洋洋的我们,三两起床,来河边洗漱,蹲在河间圆石上,可以发呆可以想象,清澈透底的河水,几尾鱼儿结伴闪过,捧一手清凉的河水,任指间滑落,光脚涉水到河中间,小心感受这清清的流水,似在拨弄我的心弦,无尽的舒坦啊;放眼河边,满眼绿意,凉风习习,树荫中,我们的营地色泽鲜艳,帐蓬各据一角,煮茶,下面,算是早点了。按领队安排我们下一站扎营地,选在库尾,时间尚早,于是大家各自活动,于是,地垫铺开“升级”围上,“地主”斗起来,最腐败的是另一支队伍早已拉起外帐凉荫中搓起麻将来!!休闲到这份自是无话可说了!爱美的女孩们已按捺不住周围美景的诱惑,穿上好看的裙子,戴着采来的花环编成草帽,拉上摄影帅哥,上山得瑟去也...
14日中午12点30 日正谷顶,我们的队伍开始拔营向一号营地----库尾进发。顺着河流的方向,我们欢闹地穿梭在茂林密叶中,且行且停,河水潺潺,谷风幽幽,我们好不开心快活,任那枝枝树叶亲吻我们光露的手臂,任那河里溪水溅湿我们的裤腿,任那明晃晃的日头晒在头顶,汗水一次次逃离体内,走一路,落一地,欢笑回荡在山谷,背后的行囊高高在肩,脚下利索地腾挪过一条条小溪,酷酷地让青山绿水尾随我们身后,道道风景定格在镜头里---僻溪中戏水的两只小鸭、深谷里孤独老乡小屋、断崖边保平安的观音…
14日下午3点30 传说中的库尾终于到了。一路从我们身边返回的驴友,个个满载垂钓的鱼儿归去,钓足了我们的谗欲;龙庆峡水库形成于峡谷之间,狭长,深不可测,斜阳下的峡谷,群山环抱,绿树相间,慢慢披上金装,燥热一点点退去,库尾的水不多,岸边尽是退水的印痕,这里成了它们的天堂---野鸭,成群觅食的野鸭,对我们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悠闲自在地在湖面嬉戏,争抢给我们献 “殷勤”以讨得好吃食物,看着它们可爱的表现把我们一路的劳顿,扫得精光;稍作休整,大家把营地选在河水入库口处,”天晴”开始分工,支帐蓬,打柴火,取泉水,下鱼网,大家开始忙将起来,河水不能直接饮用,必须有干净的饮用水,于是我自荐去找泉水,来时我们经过的小屋有老乡住,应该有水源,走走回头路也无妨,还有两位美女孩童相助就不亦乐乎了!“叔玛索”(曾用名“叔薇“)、“小凤” (曾用名“小末“)都是好听又好记;近黄昏的太阳,依然火辣,没有背包在身,轻松不已,二十分钟折返到老乡小屋,向两位老乡说明来意,诚恳换来质朴,指引我们泉水方向,道谢,急急的奔去,我以为很好找,不想这下苦了这两位女孩童,山泉眼离小屋很远很远,想寻到它那是很遥远的事,还是“小末”感觉好,硬是独自一人溯溪而上,叉口处,找对了泉水方向,却被我否了,水溪被很多黄色小泡沫覆盖,水流不急,没有一点生机,望着日渐西坠的太阳,我们商量一个可靠方案---返回小屋让老乡帮助寻找泉水并担水两桶到营地,我们开心不已,这样两天的水也就解决了!果然老乡吃水的地方就是“小末”所找到的地方,感觉有时就是很奇妙,那地儿的水的确很清,周围很静,不忍去打扰,两美女不免得瑟不少好相片,自然之纯美,惹人嫉妒;泉水凉凉地,没有河水的杂乱,于是和老乡一起粗滤装桶,老乡担水走过崎岖不平河边小路,我们也和他商量着其它补给事宜,朴实的老乡始终没有提钱的事,倾之所有帮我们所需…感动的不只是他半小时山间担水路程,还有让我知道可用水源的减少带给我们节水意识需增强!圆满光荣地完成取水任务,大家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晚上的腐败可升级了!各小组的任务都完成不错,收获不少,柴禾满够晚上生篝火的,下网捞出的鱼真不少,大小不一,自己动手洗鱼,涮锅,生火,准备着小末的罗卜煮鱼…
-
2010-09-04 20:18gracewu文笔不错哦!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