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
    2012-09-26 21:06灰色
     “ 1937年8月,侵华日军攻打南口,遇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遂向中国守军阵地施放了毒气弹,致使许多抗战军人死亡。战斗结束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组织民间武装,结伙到山地上去捡抢。当他们登上古长城西高楼烽火台时,看到一个中国士兵靠在烽火台东北角的垛口旁仍面向西南,左手紧握枪身,步枪依托在城墙上,右手食指弯曲着扣住扳机,两眼微眯眯,似乎警惕着注视着敌人的阵地。一个农民到这个阵亡的士兵身旁,双手抓住枪身,从垛口凹处把枪抽出,往怀里一拉,随着“砰”的一声响,捡抢人胸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中。捡枪人的同伴们听到枪声,起初一惊,通过仔细观察才明白:由于那个捡抢人没有经验,拽枪时枪口正对准自己胸部,恰巧枪膛中有子弹,这个士兵手指还扣着扳机,于是,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不久前,我到离休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彭城同志那里去核实史料。他至今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6年后的1943年,当时任昌宛怀县县长的彭城同志从这里经过时,在西高楼烽火台上看到了这个士兵的干尸,虽然手中的步枪已经被人拿走了,但是仍像生前一样,斜靠在古长城烽火台的垛口旁,面向着当年的日军阵地。”

     

    不知道发现的那具遗骸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