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倚山而建,系由正院(西院)、东跨院、后跨院、东山坡和门外殿堂五部分组成,从主峰上或空中俯视呈北斗七星状。慈善寺的山门在崖南,门楼上有文昌庙一间。入门后是接引佛殿,内供接引佛一尊。山门旁有砖砌围墙,形成独立院落。山门至主寺相去一里许,由一条依山曲径相通,相当清幽。主寺门前有一排殿堂,自南而北依次为观音阁、灵官殿、王三奶奶殿、弥勒佛殿、娘娘殿、火神殿
慈善寺重修前的魔王殿匾额
[1] 、龙王庙、吕祖殿、马王殿。主体院落分东西两路,西路佛教殿堂依次为一进韦驮殿、二进大悲殿(供奉千手千眼观音)、三进魔王殿,左配殿为达摩殿、地藏殿,右配殿为盂兰殿、圆通殿。大悲殿后为藏经楼(又称魔王老爷殿),是上下两层建筑,下层供奉着传说中的清顺治坐像,面南头东地望着京城的方向,有念念不忘京城之意。殿内西墙悬有七言308字“顺治归山诗”一首,据传为顺治所作。东路为道教殿堂,依次为财神殿、三皇殿和斋堂。东山坡上还有山神庙、天齐庙、玉皇殿等。
寺院后面名为“灵境”的东跨院就是冯玉祥将军故居,北房5间和厢房已修缮一新,现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玉祥将军事迹陈列室”。陈列室展出的内容十分丰富,分为:在祖国的大地上、挥师北伐、治军能手、将军在慈善寺的日子、实物陈列5部分。陈列室内有冯玉祥将军当年使用的卧具、桌椅、砚台、石磨、亲笔遗嘱、将军服等上百件遗物与老照片(含复制品),挂有冯将军与张学良在寺内的合影,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将军忠诚爱国的一生,史料价值很珍贵。院中有两棵生长茂密的国槐被称为“夫妻树”,一棵是1924年冯将军与李德全结为伉俪后合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