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595次浏览/0个回复 分享到 
神臂弓
帖:8月24日5时30分左右,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发生坍塌,四辆大型货车坠桥,目前已经造成多人伤亡。

桥梁设计寿命一般都有几十年,但总投资超过18亿元人民币、2011年建成通车的阳明滩大桥这样的现代大型桥梁建了一年就出现垮塌,很奇怪?而哈尔滨大桥垮塌,仅仅是诸多新建危桥的冰山一角。就在去年8月份,1997年建成通车的钱江三桥,仅仅因为两辆车的一次撞击事故就发生了垮塌。而不仅如此,近几年,各地“桥垮垮”、“桥瘫瘫”、“桥塌塌”的新闻也不断爆出,坍塌的竟多是新建的桥梁!我们不禁要问,如今的大桥为何如此“羸弱”?而大桥垮塌,垮的是建筑的质量,塌的却是人们对质量的信心。

儿时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赵州桥”,只知道这座建于隋朝,历经1400多年风霜的古桥,领先世界同类桥梁1200年,见证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那时压根就不会想到,遭遇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的赵州桥,还会以其穿越千年的雄姿,亲眼见证它的某些不肖子孙把房造裂了,把桥建塌了,把建筑物搞得如此短命!当今建设的技术含量无疑与老祖宗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祖宗们凝聚在赵州桥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兢兢业业的精神,穿越了没有、传承了没有?这才是最要紧的问题!

另一方面,理当记载于中国建筑史上的“穿越故事”,近年来不时泛起涟漪,令人慨叹不已。

北京京西永定河上有座“洋灰桥”,已超期服役近30年了,至今安然无恙。1982年,也就是“洋灰桥”服役60年时,门头沟公路部门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的书信,寄信人善意提醒: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60年,如今时间已到,应立即停止使用。寄信人是“洋灰桥”设计者的后人。

而类似的“提醒函”,这种履行了近百年的工程质量诚信追踪,同样发生在武汉景明大楼、上海外白渡桥。

1999年武汉景明大楼的业主收到一份来自英国建筑公司的来函,告知“景明大楼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了2年”,声明此后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都与该公司无关。这座由英国人设计的、位于武汉鄱阳街53号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共有6层,被武汉市列为历史优秀建筑保留,目前状况良好。

2007年岁末,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英国霍华思·厄斯金公司——上海外白渡桥100年前的设计与建造单位的信函,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同时还重点强调“建议检修水下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诚信,是一个比建筑工程更为硕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据说,工程质量“提醒函”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是一种行业共识和规矩。如此跨越世纪的质量保证,穿越时光隧道的诚信,  除了震撼、叹服,还能说什么呢? 当下诸多“穿越剧”在银幕、荧屏上争先恐后蜂拥而至 ,被网友戏称“当今社会十个人里,九个半人都穿越”,现实版的“穿越剧”则一再在中国上演。这种“穿越”,绝无子虚乌有胡编乱造的“噱头”情节,也并非庸俗无聊时光倒错的煽情故事,而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信誉,无利可图惟有诚信的承诺。

 

哈尔滨垮塌的大桥与穿越世纪的“提醒函”,两厢观照,足以教人沉思。在光可鉴人的“洋镜”面前,我们的一些同胞假如还有一点荣辱意识廉耻之心,是不是会自惭形秽?

















神臂弓发表于2012-08-26 23:32
分享到
  595次浏览/0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