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徒步 ······

554次浏览/0个回复 分享到 
冰河时代

方冬季登山(队员)安全守则

 

第一条  为减少和避免北方冬季登山活动中的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  本守则适用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每年1015日至次年415日期间,在除城市公园以外,海拔3500米以下,开放的山地自然环境中开展的登山、穿越、露营、越野跑等各类户外运动。

第三条  北方冬季登山活动是高危险性体育运动,各种危险因素会互相引发和叠加,最终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且不限于:

1.            积雪导致行动缓慢和体力透支

2.            大风、低温、降雪等恶劣天气造成冻伤和失温,会导致截至和死亡

3.            道路被冰雪覆盖而无法辨别

4.            大雾、降雪导致迷失方向

5.            被雪崩、流雪掩埋或冲下山坡

6.            被雪层下的岩石绊倒而造成骨折或扭伤

7.            在冰坡、雪坡发生滑坠

8.            低温导致通讯工具失灵

9.            冰雪路面使车辆无法按计划到达指定位置

10.    领队出现判断失误或管控能力不足导致团队处于危险境地

11.    队友遭遇意外而影响团队行动

12.    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援,等等。

第四条  在报名之前,应当对活动的风险做出评估。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路线、团队和个人。每项因素如果不具备全部条件,该项分值为0,评估总分值低于60分,则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决不能报名参加活动。

天气(30分):活动期间该地区天气预报风力小于5级。

路线(20分):自己熟悉路线情况,有能力在夏秋季单独完成。途中没有断崖、陡坡等危险路段。

团队(20分):领队经验丰富,具有在冬季多次组织相同路线的经历,队伍规模在520人之间。

个人(30分):个人身体状况良好,体能充沛,具有轻松完成同等强度路线的能力,冬季登山装备齐全、可靠。

第五条  装备要求。冬季登山活动装备是以能够保证在行进中不出现冻伤,等待救援时在-20℃环境中,于背风处能独立坚持10小时以上为最低标准。

因此,必须携带且不限于:防水高帮登山靴、雪套、30升以上背包、速干保暖内衣裤、防风衣裤(冲锋衣裤或防风软壳衣裤)、抓绒衣、带帽羽绒服、能遮住耳朵的帽子、围巾或护脸、手套、羊毛袜、墨镜、铝膜救生毯、保温壶和开水、充足的食物、对讲机或手机、救生哨、头灯、打火机、药品,备用电池、帽子、手套、袜子等。

在此基础上,推荐携带:超轻炉头、气罐、套锅、防潮垫、发热贴、睡袋、帐篷或露营袋、羽绒裤、羽绒并指手套。

第六条  在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规则(按重要性排序):

1.穿着足够保暖的衣物,保护好头、脸、手、脚等容易冻伤的部位。

2.包不离身。

3.及时补充食物和水。

4.保持运动状态。

5.随团队活动。

6.遇到突发极端天气立刻下撤。

7.下午2点之前开始下撤或寻找营地,确保晚上5点之前返回安全地带或扎营完毕。

8.脱离团队要设法及时通知队友并尽快归队。

9.迷路时在原地等候或沿着明显的道路下撤。

10.等待救援时以保持体温为首要任务,尽量待在背风处,用羽绒服、救生毯、背包等一切物品隔绝周围寒冷环境,及时吃东西和饮水以补充能量,保持通信畅通,用声光信号表明所处位置,必要时生火取暖。

冰河时代发表于2012-12-30 14:09
分享到
  554次浏览/0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