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3499次浏览/71个回复 分享到 
一直走

《历代山水游记欣赏》

序言

     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江南烟雨、塞北雄风,白山黑水、大漠孤烟,辽阔的地域造就了大国儿女独有的情怀,漫长的历史也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历代山水游记。这些文字带着祖国山水的魂魄,透出华夏民族独有的精神美和形式美感,至今抚慰着子孙们的心灵,并会世代流传。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和灵感的一个源泉,也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抚慰和启迪。此外,前人临文时对所述事物的总体把握及修辞的简练准确,对我们今天克服后现代表达的繁冗文风也有启示。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几篇吧。
                                                                                                2009·4


一直走发表于2014-03-12 21:25
分享到
  3499次浏览/71个回复 
    一直走
    现有9篇。
    一直走
    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江南烟雨、塞北雄风,白山黑水、大漠孤烟,辽阔的地域造就了大国儿女独有的情怀,漫长的历史也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历代山水游记。          ——一直走  2009
    一直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和灵感的一个源泉,也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抚慰和启迪。一直走   2009
    一直走

          《赤壁怀古》  作者: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直走
      词才百余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元好问
    博爱

    赤壁赋  老师收了没有

      酷哥晨晨
      微笑也观之,好文也调皮
      一直走
      好建议。
      一直走
      选苏东坡畅游长江时写下的那首赤壁怀古吧。
    黑子小黑
    老师,兰亭序呲牙算不算?
      一直走
      收啦,我调整一下帖子结构,把陆续发出的各篇都编入主贴,这样醒目一些。
      黑子小黑
      呲牙嗯哪!老师这个好。。以后我们也之乎者也的写游记吧。。(*^__^*) 嘻嘻……
      一直走
      自2015·3因原来的一直走无法登录而造成我已无法编辑这个帖子,只能在跟帖中用新的一直走登录补充内容。
    一直走
    现有8篇。
    美羊羊
    这帖子好,我喜欢
      一直走
      谢谢鼓励,还有后续,敬请关注。
    一直走

    《游沙湖》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一直走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直走
      全文仅二百余字。
    青悦
    强
      一直走
      谢谢青悦顶贴玫瑰
    一直走
    这文字带着祖国山水的魂魄,透出华夏民族独有的精神美和形式美感,至今抚慰着子孙们的心灵,并会世代流传。
    云隐山
    谢谢一直走老师,非常好,做个书签,静下心来仔细读。 微笑
      一直走
      谢谢云隐山关注和喜欢这个话题咖啡玫瑰握手
    青悦
    玫瑰
      一直走
      谢谢青悦关注这个话题咖啡
    一直走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2)山阴之兰亭,修禊(xì)(3)事也。群贤(4)毕至,少长(zhǎng)(5)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6),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7)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8)。或取诸怀抱,晤言(9)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0)。虽趣舍(11)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zēng)不知老之将至(1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13)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4),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15)为虚诞,齐彭殇(shāng)(16)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直走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
        2、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5、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7、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骋:使动用法。
        8、俯仰一世:周旋应酬度过一生。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
        9、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0、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11、趣舍:趣,趋向,取向。舍,舍弃。
        12、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14、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15、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6、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7、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来自网络   谢谢作者)
      一直走
      这篇文章实际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一次郊游聚会的情景,也抒发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不少朋友在学校都读过此文,重新发在这里一方面是为丰富这个帖子所需可以权作一次旧课重温,另一方面也是再接受一次先民对子孙的精神抚慰——一直走2009·4
      一直走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zēng)不知老之将至
    一直走
    前人临文时对所述事物的总体把握及修辞的简练准确,对我们今天克服后现代表达的繁冗文风也有启示。——一直走
    一直走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直走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文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来自百度,作者待考)
      一直走
      不足300字。
    荒野独行
    握手
      一直走
      咖啡谢谢荒野独行支持。
    一直走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直走

        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散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岳阳楼面对的万千景象,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天下的壮阔情怀。注释中所说的“互文”,是指可以交换描述对象的一种文学手法。比如在文中也可以写为“不以己喜,不以物悲”。——一直走
      一直走
      仍然不足500字。
      木莲
      鄙人是岳阳人,必须说,范仲淹当时在写这文章的时候是纯想象的……
      人没有到岳阳楼去,就是对这一副画写出来的这篇文章~~~
      一直走
      好的,知道了。
      一直走
      这个问题不在本帖讨论范围。
    黑子小黑

    桃花源记呲牙

      一直走
      嗯,陶潜是借此文说他的理想。咖啡
      一直走
      《桃花源记》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直走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
      一直走
      他生活的最后几年,中国历史已进入南北朝。
      一直走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借此表明了他理想中的天地。
      酷哥晨晨
      豁然开朗并怡然自乐。鼓掌
      一直走
      嗯,陶渊明的理想。
      一直走
      仅400余言。
    一直走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直走
            这是一篇写于九百多年前的优秀游记。作者当时40岁左右,遭受政治打击被贬为滁州太守。但是作者不沉溺于个人际遇的感慨伤悲,而是在处理政务治理民生之余能够徜徉于山光水色之间,陶然于诗情画意之内,写出这样清新明丽的文字。今天读来不能不让人感到欧阳修和苏东坡、范仲淹等人身上所体现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修齐治平”关心天下精神的感人力量。读这篇文章,既是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接受先民对我们的精神抚慰。一直走2009·5
      酷哥晨晨
      陶然于诗情画意之内,写出这样清新明丽的文字。强
      一直走
      全文不足500字。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