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缺氧等级
大家都知道3000以上属于高海拔(有的人认为是3500米,我觉得看个人体质吧),高海拔会缺氧——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相应的空气里的氧气也减少。感觉吸气不足甚至困难(因为你缺氧所以需要大量吸气,从而感觉吸气不足)、头疼(大脑需要耗费大量氧气,缺氧导致头疼不难理解)、心跳速度比平常快(走路像以前在低海拔地方跑步一样快的心跳,躺着跟以前做轻微运动一样快的心跳)、无法入睡或很难入睡(前面那么多难受的症状了,还能睡好,我得佩服他!!)。
头疼还有一个原因:血压高的人都会感到头疼发蒙,即使你本来在低海拔生活的时候并没有高血压,但是到了高海拔的地方,你的周围的气压变低了,你的血压不变,所以你身体的血压被升高了。人身体的血压好比一个气球有一个固定的压力,气球在你身边的时候,不会有变化,但是当你松开气球让它飞到天上时,它在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由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周围气压减小,气球的压力不变,气球会变大膨胀,最后会撑破气球。你的血压也是一个道理,也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你的血压也被升高了,所以会出现头疼发蒙的高血压症状。所以一起去西藏的朋友,本来在北京买的真空包装的东西,在西藏拉萨下了飞机一看真空包装变成了胀得鼓鼓的的东西!
是不是高海拔以下就完全没有缺氧的表现呢?从我登山的经验来看,从海拔100米(北京地区爬山起点的最低海拔高度)到2000多米(比如灵山、海陀山),是一个逐渐感到吸气不足缺氧的过程,到了大五台山顶(海拔3000米)更是出现头疼症状,但是下到两座山之间的哑口2500米海拔的位置,头疼消失。缺氧这种高反症状不是说只有到了高海拔突然就有了,好像某人在3000-3500海拔放了一个栏杆一样,谁在栏杆下面就没事,栏杆上面一点就立马高反、缺氧、头疼,这样听起来也不可思议。
所以即使你平时在1200~1300米海拔(妙峰山、阳台山、1150米萝芭地)登山的距离、累计爬升和累计下降的数值看起来很高,也不要想象自己到了多高的海拔也没问题,不信可以去西藏登山试试,同样的登山距离、累计爬升和累计下降。
说点西藏地区,到了拉萨(海拔3500米)刚下飞机,马上感觉脚底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漂啊~漂,我可以走太空步了!!当晚很灵验的开始头疼,躺下睡觉也还是头疼,头疼一直持续到离开西藏,即使后来到了西藏海拔最低的林芝地区(海拔3000米不到),还是轻微头疼——所以建议从四川飞到林芝小机场;或者坐火车进藏;不想全程坐火车太累的,可以飞到四川再坐火车进藏。总之我在西藏全程都是能休息就休息,能少走就少走,能少带就少带,最好能一直在车上睡着,到了景点叫我一声*^_^*
以下表格套用了登山强度的表格,缺氧等级是独立的,跟登山强度等级等其他等级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