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场急救概述
本章学习提示:
1 救护者应采取哪些自我保护措施?
2 及时,合理抢救伤患应注意什么?
3 呼叫救援,拨打急救电话应说明什么内容?
4 怎样迅速判断患者的伤病程度?
当有人遇到意外伤害或发生急病时,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人员应尽可能地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为患者提供救助。
一 、现场急救的目的
1、维持生命 2、防止伤势恶化 3、促进恢复
二、救护者的基本责任
1、救护者应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救助
2、迅速判断患者的伤病程度
3、尽快寻求帮助,拨打救援电话
4、用正确的方法救助患者
三、现场急救的原则
(一)注意环境安全
救护人员在事故现场,首先应当确认现场是否安全,常见的现场潜在危险因素有:
1、水灾余火
2、带电物体
3、有害物质
4、落石 滑坡 洪水 泥石流 滑坠
5、受损汽车可能发生的爆炸
6、其他危险因素
(二)救护者的自我保护
1、迅速观察现场,确认环境安全后再进入现场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救护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感染措施:
例:手套 口罩 ,避免北尖锐物品扎上,人工护膝时使用呼吸膜或者袋装面罩
3、救护患者后应及时洗手
(三)及时合理的进行抢救
现场如果存在危险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先将患者运送到安全处再进行救治,反对盲目冒险坚持原地救援,也反对不采取任何救援措施盲目搬动患者。
四、紧急呼叫救援
紧急呼叫救援时,电话内容包括:
1、现场联络人的电话,姓名。
2、事件发生的地点坐标,(徒步登山过程中要说明到达现场的途径)
3、 事情发生的性质以及过程
4、患者伤病情况(伤病种类以及严重程度)
5、已采取的救治措施
6、呼叫救援者应确认接听者完全接收到求助信息后方可挂断电话
五 现场急救程序
救护者应在第一时间检查可能危机患者生命的伤病情况,并尽快做出适当的处理
(一)观察现场环境
1、首先观察环境有无危害救护者和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可贸然进入现场。
2、有危险因素应设法排除,无法排除应呼叫救援
3、确认现场无危险因素后应迅速检查患者病情
(二)检查患者反映以及呼吸
1、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映,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
2、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映,无神志且无呼吸或者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濒死样喘息)应立刻高声呼救,请其他人呼叫救援。
3、呼救后,需对没有反映,无神志、无呼吸的患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抢救。
3、如果患者有反映,应检查患者伤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呼叫救援或者迅速送患者去医院。
4、如果患者因呕吐物或者分泌物过多而出现呼吸困难,在救援到达之前,宜将患者摆放至侧卧体味。
(三)现场急救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1、注意了解患者受伤的过程,如果患者在交通意外或者高空坠落受伤,怀疑有脊柱损伤时,切勿随意搬动患者
2、发现患者有严重出血的伤口,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3、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处于俯卧位,为了进一步检查和抢救需要,宜将其转为仰卧位。转换体位时应使患者头、颈、脊柱保持一致,整体移动,以避免加重损伤。如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