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生物多样性完全来自于自然选择状态下的生物进化——达尔文展介绍(文字来自该展)
前言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0周年。为了纪念这两个伟大事件,北京自然博物馆从美国自然博物馆引进大型展览《达尔文》。展览使用精美的图文、珍贵的实物,丰富的视听展示,以及活泼的互动项目详细介绍了达尔文的生平和他发现生物进化的过程。
今天,生物进化论已经家喻户晓,可是在150多年以前,在神创论、上帝是万物的造物主观念的笼罩下,“胆敢”怀疑并推翻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提出物种是变化的观点是多么不容易呀。在150多年以前,达尔文明确提出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有着亲缘关系,有着共同的祖先,所有生物都在自然选择的驱使下发生进化,正是自然选择和进化才造就了今天生物的多样性。
让我们走进展览,走近达尔文,跟随他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看一看,仔细了解一下本来要做神父的达尔文是怎样发现生物进化论理论的!
展览主要内容
一·引言
介绍达尔文的生活以及发现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过程。展览中展示活灵活现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和达尔文使用过的放大镜,还介绍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现今生物学研究的影响。
二·达尔文之前的世界
在达尔文出生之前,大部分人还都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包括人类和所有生物也都是上帝创造的。认为物种间没有亲缘关系,而且出现后就一成不变。而地球也被认为只有6000年的历史,因此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让物种改变。人并不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位于自然之上而且和大自然没有一点关系。在达尔文之前,世界仍然被看作是永恒而不会改变的。展览中展示了许多早期对生物形态的描述。
三·达尔文的早期生活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就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采集动植物和矿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总是“不务正业”。父亲一生气,于1826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达尔文痴心不改,仍然沉醉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展览中展示一段录像,是达尔文的重孙介绍19世纪时的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状况,以及达尔文理论在当时和现在的重要性。
四·贝格尔号环球旅行
公元1831年,达尔文收到一份邀请,以随船自然学家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5年的环球之旅。达尔文随船探索了南美洲及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岛屿。期间,他写下满满数十册有关动物、植物及地质的详细观察记录,也搜集数千种标本,并将这些标本装箱寄回家乡,以供后续研究。贝格尔号之旅的经历不但让他终生难忘,也奠定了他此后毕生苦心研究的理论根基。
五·加拉帕戈斯群岛
展览中展示了一些来自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物标本。在所有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中,每个加拉帕戈斯岛屿都“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加拉帕戈斯象龟,每座岛上的象龟都有细微的不同。达尔文描述道,当地人只要看一眼象龟的壳,就可立刻分辨每只象龟是来自那个岛屿。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发现让他百思不解。这些动植物中,许多只出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时甚至只出现在特定的一个岛上。这些物种当初怎么到达这些岛屿?为什么这些物种与世界上其它类似岛屿上的物种不同?
六·进化论思想的形成
环球旅行后,达尔文住在伦敦,投入到了贝格尔带回标本的研究工作中。渐渐地,一个伟大的理论在他心中成形。在伦敦期间,达尔文将零散的进化论自然选择想法汇集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展览中展示了许多达尔文手稿,显示达尔文构思完整生物进化理论的过程。五年后,达尔文离开伦敦闹市,搬到了位于乡村的达温宅。在这里,终于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但是他把这个秘密隐藏了21年,直到收到青年博物学家华莱士的一封来信。信中的内容与达尔文构思了几十年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才促使他将自己的理论公布于世。终于,巨著《物种起源》于1859年问世了。这本书和后来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在当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使达尔文成为当时最受推崇、但也最具争议性的科学家。
展览展示了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的达温宅,以及达尔文使用的图书十余册。
七·今日进化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无数的科学家,无论是研究病毒、DNA译码或分析化石记录,都以达尔文的理论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石。目前,现代科学家可以用达尔文无法使用的方法解答自然界许多问题,例如DNA分析可以在看似不同的族群中找出意想不到的亲缘关系;精确的化石定测年法显示进化会以不同的速率进行。
八·人类的进化
展览使用大量的古人类化石及模型展示人类的进化过程,用事实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