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宁远12公里左侧是通往九嶷山风景区的路,是舜帝陵。
此时,却见一位老人挑着担子,步履蹒跚地走在前面。却又显得那样的潇洒,两只簸箕形的小筐一前一后,上下左右大幅度的摆动着,有如两只蝴蝶飞舞着,悠悠然。
我大步赶上去,走到近前,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啊!这不就是我们的《父亲》吗?!
我们的《父亲》又苍老了许多,但那略显混沌的目光,此时,却显得格外的明亮。似已从那深重的苦难中一跃而出,燃烧起青春的火焰。一股热流涌过我心头。
几千年的历史,百多年的屈辱,尽由我们的《父亲》展现在这个世界上。那一张饱经风霜,爬满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皱纹的脸上,无不记载着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屈辱。在《父亲》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父亲》,并没有被压迫和苦难所征服,也不曾被生活的重负所压倒,他坦然的面对,没有哀怨。而他却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他,终于迎来了光明的太阳。
“很高兴,看到您,您就像我的父亲”。老人家哈哈的笑着,裂开那没有牙的嘴。望着老人家孩童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陶醉了,沉浸在不可名状的幸福中。
我由衷地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老人家已是87岁高龄了,不会讲普通话,但我听得懂听得明白,老人家在祝福着我:一路平安。
看得出,老人家并非为生活所迫挑着担子去卖菜。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勤劳朴实的天性,将自己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人们,奉献给这个世界。
这淳朴,这善良,这执着震撼着我激励着我。我为自己的无能无力无知感到羞愧,我多么想用优美的语言去赞颂,用那悠扬的歌声去歌唱我们的《父亲》。
再见了,我的《父亲》,再见了,我们的《父亲》。